浅谈以词语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教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tian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教学,本质上是语言的教学,是语言的学用、品味、赏析的教学。文本语言研读的深度与广度,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词语”这个核心。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核心  词语  运用活动
  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1]。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由此可见,教师要让学生在教材的语言中去寻求发展。
  语文课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言的运用活动为载体,以努力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素养为目标。而具体的训练方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语文课以语言为核心
  首先,以“词语”为核心的语文课,教师要陪着学生阅读——“读”语言。
  语文课就是要“玩”语言,如何“玩”好语言呢?首先要以“读”作为基础。不是以教师的阅读體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是教师什么都不要说,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注重学生的额真实体验,课堂要“真”,学生读文本的语言更要“真”。比如: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此段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作者在知道母亲病情之后的悔恨和愧疚之情。学生在文中去找到表达自己的悔恨和愧疚之情的句子时,很容易忽略这个段落,此时,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从字面去感受内容,再去感受情感。
  二、文课要以词语运用为主体
   余映潮先生说:一位连教材、课文都无法进行独立阅读、欣赏的语文教师,是一定设计不出有训练价值的语文课的[2]。
   课文研读,就是品析、欣赏课文的词语,这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细腻的工作,只有确有心得的阅读才能成就有质量的课。可采用“换词法”和“对比阅读法”还有“拓展阅读法”等。
  (一)“换词法”和“对比阅读法”
  如:
  《纪念白求恩》节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这几个句子采用正侧面描写、对比以双重否定句式的手法,突出强调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其中,在这个段落的精读部分(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可采用“换词法”和“对比阅读法”,将这几个句子换成如下形式:
  形式一: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
  无不为之感动。
  形式二:              所有的人都佩服,
  所有的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难道有人不佩服吗?
  难道有人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吗
  “换词法”让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下去体会毛主席所要表达的强烈情感:双重否定句式换成肯定句,将“没有一个不”换成“所有人都”,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去体会双重否定强调的无一人例外,每个人都佩服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对比阅读”在对比中,让学生品味对比的强调作用,使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凸显,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同志可贵品质的必要性。
  (二)“拓展阅读法”
  课堂内部的拓展延伸一定是以本堂课的内容作为基础,要加强文本与现实的联系。如: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句中,重点赏析“又”时,我们会发现其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时间上的“再一次”,二是春风下的美景盛况,三是作者浓浓的思归之情。在这个“又”字的品析下,我们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例子适当拓展,让学生更能体会语言的魅力。如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进行拓展:
  “我们又又两年没见面了。”其中“又”字蕴含的意义也有三层:第一层是“时间长”,第二层是“很想见”,第三层是“两人之间友谊很深厚”。由此可见,当我们在品味文章语言时,除了我们经常品析的重点实词之外,虚词更使一个必不可少的点,有时候,虚词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实词更加丰富。
  三、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写”是硬功夫、真功夫、苦功夫、静功夫,唯此才能提高自己赏读课文的能力[3]。语言运用的综合素养,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的能力。在初中的语文课程中,要有丰富多彩的“写”的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听写的语言活动
  第二、写关键词
  第三、情景再现(教师描述其画面,让学生参与写)
  第四、造句,在词语的运用上,根据词语的意思或设置的语境进行造句
  第五、句子变形,形式可以是将无修辞变成有修辞;将有修辞变成无修辞;
  将一个词变成一个句子等。
  如: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诗运用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显出雄浑苍凉的诗风,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一统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在课程的活动设计中,就可以设计如上几种语言运用的活动。比如对诗中“澹澹、竦峙、萧瑟”或者整首诗进行听写或默写;也可以使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设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语言运用活动,教师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句诗的画面,让学生带着任务听,然后参与评价,在融合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描写。
  总结语: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种性质可以说是决定了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离不开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关注,从一定层面上讲,学生对教材文本语言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是语文课程存在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诉求。离开了“词语”学习,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教师在课程的设计上,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词语”这个核心。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02页
  [2]《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余映潮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自序第2页
  [3]《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余映潮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自序第7页
  贵州省仁怀外国语学校 564500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幼儿园的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可否认,在对幼儿园小朋友进行教学过程中区域活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从目前的教育阶段来看,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发展还处于试验阶段。在自主式的活动区域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和引导者,给予了幼儿发展空间,而老师在过程中扮演了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在保证幼儿人身安全的同时引导幼儿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思考。  关键字:自主学习;幼儿园;自主区域活动;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教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也做出了相应的改编,要求课堂教学要结合日常生活,把课本知识和时政热点、以及学生身边生活相结合,创建以生活为基础,和科学为支撑的教学环节。既可以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鲜明特点,还能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在课堂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教学;对策  老师在课堂
期刊
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写作;素养;研究  一、教学设想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语文课程的重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和语文课有限的课时、语文老师有限的精力形成鲜明对比,且一旦把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育实践中,逐渐加强幼儿园大班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幼儿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还可以在户外活动中,通过充足阳光的照射促进幼儿钙质的吸收,不仅可以提升幼儿敏锐的反应能力,还可以为幼儿们创造更多共同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培养他们友好协作的高尚情操,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幼儿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开展  前言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与西方等国家的开放往来,我国在大部分的领域上借鉴了西方等国家的经验,其中对于教育事业更是频繁交流往来,因此我国教育事业开始了新的改革,由此思维导图出现在现在的教育事业当中。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是从学生正式开始走向学习道路之初就培养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另一方面就是为其它阶段的学生做好“探路”的任务。思维导图的引入,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从原来的追赶西方教育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古往今来孩子们都着迷于游戏,游戏代表着孩子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由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而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中,孩子们对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兴趣最为浓厚,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动力以及建构技巧,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建构游戏;合作;同伴;交往  一、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完成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写作教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整体掌握之后,教师也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写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教学工作中统筹引导整体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更加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文将围绕如何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实现教学目标的高质量设计,如何设计小学语文梯度化教学目标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梯度化;教学目标;设计  前言:  教学目标是所有文本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改革,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下,教师所开展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没有重视到学生自身的心理感受和实际想法,所以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时,十分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恶、排斥的心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应该注意自身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期刊
摘要: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用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往往会因为理论知识的枯燥而无法坚持学习美术。几何概括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策略,它通过几何图形或者线条对于复杂的事物进行分解概括,简化过程,方便学生理解接受。本文围绕运用几何概括法起形的实践研究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的方向,对于广大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几何概括法;实践研究  前言:
期刊
摘 要: 基于统编教材的课堂,追寻“无痕”的深度学习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无痕”的学习活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将追寻“无痕”的课堂深度学习研究的基本理念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也是一项崭新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 道德与法治 深度学习 追寻“无痕”  基于统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