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下的孤独诗(创作谈)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候,我坐在河边,看着河水流动。一粼一粼,一波一波,浮上来,涌出去。从来没有一滴水停止流动,这让我很感动。不仅是为了这条河流感动,也不是为了远处的大海感动,而是為自己感动,为走过的每一个路人而感动。
  在我们印象中,感动是一个偶然出现的词语。你可以为了一碗热腾腾的饭而感动,也会为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而感动,但感动不会是你生活的全部,而你生活的全部是最基本的质子,分子,离子。而这些东西,都来自于那场大爆炸。也就是说,你来自于千亿年的偶然,同时,你也是千亿年的必然。千亿年的宇宙进化,才诞生出一个坐在河边的你。
  这也是我写这两篇小说的初衷。《阳光下》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个沉痛的校园故事。这篇小说是为了致敬女孩林奕含。作为一名作家,我对死亡常怀敬畏之心,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我愈加难以忍受年轻生命的消亡。林奕含的故事让我心痛了很久。在生命的大好年华,她受到了地狱般的戕害。这种戕害还会持续,一直到她生命的尽头。然而,作恶的人永远得不到惩罚,甚至连一句谴责都没有,甚至还会有她所不能拥有的美好人生。这些宛如一束光,还没有到达我们的面前,就被黑暗吞噬了。这束光何其微弱,何其遥远,有的人带着满身的伤,跑了半辈子,终于到达光里面;而更多的人,早已不相信前面有光,即使有光,也不会温暖到他们的心。他们最终决定在黑暗中死去。而无数的人们,会从他们的尸体上走过,并且会更加接近光明。我不知道哪一种人生值得歌颂,但我为倒下的人们感到心碎。
  《有大片云朵燃烧的夜晚》讲述的是一个男人自愈的故事。他来自于一个破碎的家庭,半生都在外漂泊,而青春期爱上的那个女孩,成了他心中唯一的信仰。回到南京后,他没有找到她,却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方式。这是一种自赎。这里面穿插了大量的趣味性新闻,其实这也是男人的心路历程。云朵在天空燃烧,是最极致的光明,然而地面上的人们却触摸不到。黑暗中的光明,诱人,又让人感到绝望。谁也不知道光明到底离我们多远。就如同一百四十亿年前的那场爆炸,这是人类穷极所有词汇,都无法描绘出的一个瞬间,空间与时间被创造出来,并无限拉长,有了维度,有了星球,有了生命。我们不知道宇宙另一端离我们有多远。而小说的作用是,让我们知道了离宇宙那端的我们有多远了。
  我并不知道多少人死于黑暗。但当我坐在河边,看着河水上的碎银一波一波流向远方时,我却为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感到欣慰。中国文化追求脆弱而无用,比如宣纸、窗花、文字、明月光。然而,恰恰是这种无用的东西,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走出黑暗。无用之物能够化解苦难。于是诞生了文学,诞生了小说。无论小说的结局如何,由什么东西改写,情节有多跌宕,但我们都必须相信自己的价值:千亿年的星辰辉映,照亮了孤独的我的脸庞。
其他文献
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江南的宁波将迎来一个湿冷的初冬——毕竟小雪已近。古人解读这个节气:“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北方的中国,新疆与陕西等地已陆陆续续进入飞雪漫天的时候了,雾凇的景观,也频频在东北大地出现。  我赶在江南的雨雪之前,在深秋的小区散步,在慢慢地行走中,竟然也邂逅了几抹深秋的乱红。池畔的美人蕉依旧娇艳,红花檵木在雨水后还残留着晶莹的水滴,但最令人激动的,却是南天竹饱满如豆
期刊
鸟鸣穿透薄雾,河对岸的远山之巅悬升起了一道黑色长带。  寒风扑向废亭,像涌荡的潮水,和隐藏在林间的蛙叫一起搅乱了雨后的清寂。湖面如褶皱的镜,有蜻蜓爬上瘦荷,在镜面折射出一幅飘摇不定的水墨画。紫槐花早已凋谢,但芦苇依旧青翠,不远处的竹群高低起伏,一片飒飒之音萦绕在耳畔。他立于亭柱之侧,面朝脚下的湖面久久发呆,只有头发在动。长长的发丝向后飘扬,像散开千万条线。风减速的间歇,有几绺会软下来堵在耳廓边,但
期刊
阅读庞羽有一种异常亲近的熟识感,那段悄然已逝的学习时光突然再现。少年时代的阅读,没有任何职业的机心,全部的托付、等待和接受,对作品的态度,就像身处一种旧的伦理关系,清澈又用力,以真心和信任为底色。在那样的契机里,我有很长时间以研究的名义阅读了一批当时与我同龄的文学新人。这期《阳光下》和《有大片云朵燃烧的夜晚》,“熟识感”却是以令人不安的“疼痛”和“震惊”被唤起。好奇驱使我寻找庞羽已出版的小说集《一
期刊
商震,1960年生于辽宁省营口市。职业编辑。出版有诗集、散文随笔集多部。现居北京。  2019年9月8日早上,我们从徽县的宾馆出发去成县的“杜公祠”。雨不大不小地下着,很缠绵。风不大不小地吹着,风里包裹着初秋的寒凉。  我问同车的陇南市文旅局局长毛树林:“陇南的树,落叶吗?”毛局长说:“大部分树都落叶。”我说:“哦,你们虽然被称作‘陇上江南’,其实还是北方。”毛局长:“当然是北方了。”我说:“现在
期刊
张良庙  一方中国智者的归宿地  建在睢宁的圯桥  古邳是它的名字  水塘里隐约的汉城  是张良足迹湮灭的注释  黄石公的神秘兵书  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传奇  踢在桥下的泥履  臭哄哄 脏兮兮  三次教训一个刺客出身的公子  讓他明白敬畏与感恩  会带来多大的运气  于是一个朝代应运而生  而骄傲的老爷子黄石公  和他踢落的鞋子  从此成为一个符号  让老中国认真对待  每一个看似不讲理的老人  哦
期刊
仅从这两篇小说来看,庞羽是一位擅长创造“恍惚知觉”的小说家。她的语言萦绕在人物的思想、感知、记忆与情绪上,使其在语言中勾勒成像,这些是飘忽、轻盈而无特定方向的存在,于是,庞羽小说里的世界显影为无界限、无障碍、无远近的空间,绝类梦境,亦如同当代人的生活——我们不再拥有绝对的差异或彼岸,有的仅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走走”。《有大片云朵燃烧的夜晚》里,主人公博泽上天入地,周游列国,为了什么?没有目的,如
期刊
鸟之乐  石榴树长在露台上的花盆里,已有十多年,不高大,却也是一棵树。眼下虽已入冬,枝条上仍挂有五六颗石榴果。果子很小——皱巴巴的皮,黑红的质地,像几个沧桑的圆脸老奶奶。  轻轻碰了碰,枯叶纷纷下落,果实却不离枝头,只好将其一一剪下。许是过于成熟,肚皮上爆开了细细的裂痕。想着它们年轻时的丰满,也就是去年八九月间的事儿。  顺着缝隙将石榴果剥开来,密实的籽粒,晶莹剔透,绿豆般大小。放到嘴里,酸甜苦涩
期刊
一  我是一条老实巴交又带点傲气的老黑狗。  那天胡长子老太喊我小九。我一直没弄明白这名字的用意。也许我有八个兄弟姐妹但从没见过。也许是老太随口一撂,就像乡下人把伢子喊成三丫、狗蛋。也许是老太觉得我是大菩萨所赐,能伴她天长地久。  为这名字我的脑仁疼了两天。我的嘴巴又没有抹蜜,不敢问询老太咋这么倔强。老太的脾气可不好,身子比马二和都高一个头,和马二和打架都是骑在他腰上。就我这小身板儿,与她比多像大
期刊
1  吴敏跟别的来矿家属不一样,是一个会用黑眼睛说话白眼珠瞟人的女人。虽说不上多漂亮,但绝对不丑。让男人们看起来很舒服,跟她说话,就是享受。  煤矿本来女人就少,吴敏的皮肤又白,长得又富态,在乌黑的煤矿人眼里就成了白仙儿。  她跟随自己的男人孙忠富,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合同工离开了苏北农村的家,来到了煤矿后,就成了来矿家属。来矿家属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女人好吃懒做,就享男人的福,只管把下井的男人伺候好
期刊
尽管这里崇山峻岭、峰峦叠嶂,没有广袤无垠的大海,却有一个海底琼楼玉宇般的称谓:龙宫村!村子不大,但也有上千号人家。“阡陌纵横平川展,群山奔涌山屏翠,古树成荫掩村廓,松风竹涛扑面来”。这是晚唐诗人罗隐对龙宫村的赞誉!当我们来到村里时,已近黄昏,夕阳映照下的古村落,白墙青瓦,溪流潺潺,古树参天,一副江南美景,钟灵毓秀,四面青山,八方绿水。站在村头古老的大樟树下,抬头四望,群山叠嶂,云雾缭绕,山岚氤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