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舞蹈是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之一,在教学中,使学生学习藏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风俗习惯等,有利于学生了解藏区人民的心理特征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审美习惯,对学生掌握藏族舞蹈的风格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习藏族舞蹈应构建的基本知识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现居住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五个省区,藏族民间歌舞多姿多彩,如同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该民族智慧的才华。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大自然造就了他们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藏区有俗语说:“会说话的人就会唱歌,会走路的人就会跳舞。”他们的生活注重以歌抒怀、借舞抒情,在生活的每一环节、每一层次、孕育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伴随着歌舞,歌舞是他们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然环境方面,根据藏族居住区地形、气候的差异,大致可分为河谷区、草原区和林区,依据不同自然条件,有些地区适于农耕,有些适于放牧,有些地区可以从事林业,但各地区往往经营两者乃至三者,形成了农、牧、林三种文化的融合。由于高原缺氧,人们劳动的节奏不能过于急促;气候温差大,人们多穿着宽大的长袍,劳动时,把两只长袖系于腰后,以便双手进行劳作;搬运物品时,一般不用肩挑,而是用背来背负;他们长年穿着皮靴劳动生活,筒靴的肥大厚实妨碍了小腿的灵巧运动,相对而言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得到相应的解放。
藏族人民的宗教意识较强,几乎全部信仰宗教,影响最大的是藏传佛教(喇嘛教)。在1951年和平解放前,藏区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农奴制,沿袭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如今的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生活富足,心情愉悦,他们依然勤劳勇敢、善良纯朴,性格粗犷豪放。
受藏区独特的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影响,藏族舞蹈有着独特的体态动律特征:舞蹈时,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九十度前俯;膝部动作贯穿舞蹈始终,主要包括小而快、有弹性的颤膝和膝部连绵不断的屈伸动作;胯与脚同向拧动;上肢较为松弛和被动,手臂动作大都是附随而动的,主要有“拉”、“悠”、“甩”、“绕”、“推”、“升”、“扬”等;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这12种基本步伐。
藏族民间歌舞种类繁多,下表将作简释:
以上所述不尽完全,只涉及较常用的藏舞名词,以供学生简单了解藏族舞蹈种类、名称及形式。
二、藏族舞蹈动作过程中的身体特点及相关教学剖析
著名藏族舞蹈学者阿旺克村将藏族舞的动律特征总结为:颤、开、顺、左、绕; 笔者从教学的实践出发,将藏族舞蹈的主要动律特征概括为:含、屈、颤、拧、展。
“含”指舞蹈时,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九十度前俯,做一般的动作时,胸口肋骨要收回,不能向向外撑开或上提,不使身体呈现僵硬挺胸状态,要求做腹式呼吸:气息吸入时,犹如闻花香,小腹微撑开;气息呼出时,要以小腹的力量向外推,小腹以上各部位保持松弛、通畅;后背要求放松,不做主动的塌腰、撅臀。如张继刚编导的《母亲》,作品中多用身体九十度前俯动作,编导从一个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母亲形象出发,刻意将藏族舞中的含胸、略前倾的上身发挥到极致。作为藏族舞主要特征的“含”,指的是一般体态特征,并不是说舞蹈中从不出现挺胸、塌腰等姿态。特定的动作会出现“挺胸”姿态,如达娃拉姆编导的《酥油飘香》,就大胆运用了“身体仰靠、双手搭扣体前、挺胸抬头”的动作,现已被普遍用于藏族舞创作之中;再譬如:《酥油飘香》中,在劳作场面的快板部分,演员们“背对观众颔首、伏背、塌腰、甩胯”,这些都是根据动机要求产生的特定姿态。学习的时候,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基本姿态,有了对基本姿态的准确把握、气息的运用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表现特定姿态。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含”而不懈,要用腹背肌力量去控制上身动作。为建立学生“含”的姿态意识,可将《母亲》的音像资料作为教材的一部分,集体观看讲解。
“屈”指舞蹈时,膝部连绵不断的“屈伸”动作,“屈伸”动作经常在慢板中出现,并贯穿舞蹈始终,是藏族舞训练的核心。如“弦子”舞,就体现出这一动律特征。做膝部的“屈伸”时,要求膝部保持松弛的运动状态,要有柔韧性和弹性。要求做“屈”的动作时不“懈”,做“伸”的动作时不“僵”,膝部动作要连绵不断,动律上要求做“长伸短屈”,并配合以气息。气息的要求是:“屈”时作“呼气”状态,“伸”时作“吸气”状态,腿部肌肉要对动作有较强的控制力,落脚时要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力量的支点在胯上。动作时,上身要松弛,上身重心的位置根据脚下的重心改变而改变,一般说来,都稍有滞后性,如:脚下重心在强拍上改变时,上身中心会在弱拍时移到位,顺序以腰先行,然后是躯干、颈部、最后到头部。掌握这一点很关键,这是藏族舞蹈的潜在动律特征和审美习惯。
“颤”指舞蹈时膝部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主要以上下运动为主,一般多见于节奏较快的踢踏舞中,又被称为“碎颤膝”。要求膝关节保持松弛而有弹性的运动状态,重拍向下,动作节拍均匀,连绵不断。如:“冈达”(前脚掌击打地面)就要通过膝部的“颤”来带动脚掌抬起,如果没有膝盖的颤动,是很难做到的。教学中,在做到单脚重心的动作时,要多训练学生踝关节与膝关节的协调,以及左右重心之间的交替。
“拧”指以腰为分界线,上下身的反向拧动,胯与腰是同向的,动作时,以胯部带动脚部做,而上身则相对要给反向和对抗的力。“拧”这一动律特征多出现在造型性动作中,有时在拧动的同时,配合脚下的“跳点步”,配合上身的前倾的动作也较多。
在动律训练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以胯发力的意识,再将力量带动到膝部及脚下。配合“跳点步”的拧胯动作重心变化较快,以2/4拍节奏为例,脚下的节奏型为:××× ×××∣××× ×××∣……每个单位拍中出现两个十六分音符和一个八分音符,而每个音符所做的脚下重心都在变换,以右脚先做动作为例,按所述节奏,脚下的重心变换为:右左右 右左右∣右左右 右左右∣……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身体走上下垂直的路线,不要因为脚下重心的快速变换而使身体左右摇摆,一拍之内的重心变换尽量要稳,以右脚先做动作为例,第一拍主要重心在右脚上,左脚重心的出现只作为过渡,即身体的重心主要在身体右侧,下一拍时反之,重心主要在身体左侧。在造型性动作中,上身大多前倾,以胯为发力点,身体呈“S”形,一侧胯的拧动形成“S”下面的弯,上面的弯则体现在反向的侧胸腰,教学中,要强调胯与胸腰的上提、舒展,不可“靠”、“压”、“懈”,另一侧胸腰自然放松,做肋骨“合”。
“展”,指上肢动作要舒展、流畅。上肢的撩、绕、悠、摆等动作,要自然松弛下来,最大限度拉长,在动律上要随身体而动。“舞袖”是藏族舞蹈的特色之一,由于袖子有一定的长度,要想使长袖飞舞,做动作时必然要给予力度,尤其是“抛袖”,力量要从大臂到小臂,并配合手腕的力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及预期目标
根据对藏族舞蹈动律特点及教学的剖析,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材的组织应以屈伸动律、颤动律、拧根拧胯、手位训练和步伐训练为纵线,将含、拧、展等动律特征编织其中,慢慢渗透。当学生已掌握基本元素,就采取观摩、学习和模仿“三结合”的方法。观摩:由于我校为内地西藏院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各种庆典活动中都可看到原汁原味的藏舞,可引导学生在观摩的过程中找差距,形成心理审美认同;学习:可在课堂上继续学习藏族风格性组合,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将藏族舞蹈动作拆开、揉碎,加以分析、吸收,这阶段就是在把各元素混为一体,酝酿为成品。教材选用如:牧区慢板、快板组合,弦子表演组合等,程度较好的学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学习热巴组合;模仿:历届“桃李杯”、“CCTV电视舞蹈大赛”、“荷花奖”等赛事中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藏族舞素材和题材的成品舞,给学生留课下作业,让他们根据已学知识、素材,利用课余时间做成品舞的模仿,可留的剧目有《唐古拉风》、《酥油飘香》等。预期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元素、有模仿的能力和利用基本元素创编的能力。
四、教材选用
经笔者多方调查、论证,建议采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慈仁桑姆教授编著的《藏族舞蹈教程》,此教材完整、细致,动作既古朴,又具典型性和现代性,舞蹈伴奏音乐新颖、优美,紧跟时代的步伐,藏族风格浓郁,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藏族舞蹈教材一般安排在高师学生入学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即入校后,学生们学习民族民间舞最先接触到的就是藏族舞蹈,通过藏族舞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形成清晰的脉络,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了良好的开端,民族民间舞教学就会在简单、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一、学习藏族舞蹈应构建的基本知识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现居住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五个省区,藏族民间歌舞多姿多彩,如同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该民族智慧的才华。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大自然造就了他们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藏区有俗语说:“会说话的人就会唱歌,会走路的人就会跳舞。”他们的生活注重以歌抒怀、借舞抒情,在生活的每一环节、每一层次、孕育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伴随着歌舞,歌舞是他们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然环境方面,根据藏族居住区地形、气候的差异,大致可分为河谷区、草原区和林区,依据不同自然条件,有些地区适于农耕,有些适于放牧,有些地区可以从事林业,但各地区往往经营两者乃至三者,形成了农、牧、林三种文化的融合。由于高原缺氧,人们劳动的节奏不能过于急促;气候温差大,人们多穿着宽大的长袍,劳动时,把两只长袖系于腰后,以便双手进行劳作;搬运物品时,一般不用肩挑,而是用背来背负;他们长年穿着皮靴劳动生活,筒靴的肥大厚实妨碍了小腿的灵巧运动,相对而言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得到相应的解放。
藏族人民的宗教意识较强,几乎全部信仰宗教,影响最大的是藏传佛教(喇嘛教)。在1951年和平解放前,藏区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农奴制,沿袭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如今的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生活富足,心情愉悦,他们依然勤劳勇敢、善良纯朴,性格粗犷豪放。
受藏区独特的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影响,藏族舞蹈有着独特的体态动律特征:舞蹈时,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九十度前俯;膝部动作贯穿舞蹈始终,主要包括小而快、有弹性的颤膝和膝部连绵不断的屈伸动作;胯与脚同向拧动;上肢较为松弛和被动,手臂动作大都是附随而动的,主要有“拉”、“悠”、“甩”、“绕”、“推”、“升”、“扬”等;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这12种基本步伐。
藏族民间歌舞种类繁多,下表将作简释:
以上所述不尽完全,只涉及较常用的藏舞名词,以供学生简单了解藏族舞蹈种类、名称及形式。
二、藏族舞蹈动作过程中的身体特点及相关教学剖析
著名藏族舞蹈学者阿旺克村将藏族舞的动律特征总结为:颤、开、顺、左、绕; 笔者从教学的实践出发,将藏族舞蹈的主要动律特征概括为:含、屈、颤、拧、展。
“含”指舞蹈时,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九十度前俯,做一般的动作时,胸口肋骨要收回,不能向向外撑开或上提,不使身体呈现僵硬挺胸状态,要求做腹式呼吸:气息吸入时,犹如闻花香,小腹微撑开;气息呼出时,要以小腹的力量向外推,小腹以上各部位保持松弛、通畅;后背要求放松,不做主动的塌腰、撅臀。如张继刚编导的《母亲》,作品中多用身体九十度前俯动作,编导从一个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母亲形象出发,刻意将藏族舞中的含胸、略前倾的上身发挥到极致。作为藏族舞主要特征的“含”,指的是一般体态特征,并不是说舞蹈中从不出现挺胸、塌腰等姿态。特定的动作会出现“挺胸”姿态,如达娃拉姆编导的《酥油飘香》,就大胆运用了“身体仰靠、双手搭扣体前、挺胸抬头”的动作,现已被普遍用于藏族舞创作之中;再譬如:《酥油飘香》中,在劳作场面的快板部分,演员们“背对观众颔首、伏背、塌腰、甩胯”,这些都是根据动机要求产生的特定姿态。学习的时候,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基本姿态,有了对基本姿态的准确把握、气息的运用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表现特定姿态。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含”而不懈,要用腹背肌力量去控制上身动作。为建立学生“含”的姿态意识,可将《母亲》的音像资料作为教材的一部分,集体观看讲解。
“屈”指舞蹈时,膝部连绵不断的“屈伸”动作,“屈伸”动作经常在慢板中出现,并贯穿舞蹈始终,是藏族舞训练的核心。如“弦子”舞,就体现出这一动律特征。做膝部的“屈伸”时,要求膝部保持松弛的运动状态,要有柔韧性和弹性。要求做“屈”的动作时不“懈”,做“伸”的动作时不“僵”,膝部动作要连绵不断,动律上要求做“长伸短屈”,并配合以气息。气息的要求是:“屈”时作“呼气”状态,“伸”时作“吸气”状态,腿部肌肉要对动作有较强的控制力,落脚时要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力量的支点在胯上。动作时,上身要松弛,上身重心的位置根据脚下的重心改变而改变,一般说来,都稍有滞后性,如:脚下重心在强拍上改变时,上身中心会在弱拍时移到位,顺序以腰先行,然后是躯干、颈部、最后到头部。掌握这一点很关键,这是藏族舞蹈的潜在动律特征和审美习惯。
“颤”指舞蹈时膝部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主要以上下运动为主,一般多见于节奏较快的踢踏舞中,又被称为“碎颤膝”。要求膝关节保持松弛而有弹性的运动状态,重拍向下,动作节拍均匀,连绵不断。如:“冈达”(前脚掌击打地面)就要通过膝部的“颤”来带动脚掌抬起,如果没有膝盖的颤动,是很难做到的。教学中,在做到单脚重心的动作时,要多训练学生踝关节与膝关节的协调,以及左右重心之间的交替。
“拧”指以腰为分界线,上下身的反向拧动,胯与腰是同向的,动作时,以胯部带动脚部做,而上身则相对要给反向和对抗的力。“拧”这一动律特征多出现在造型性动作中,有时在拧动的同时,配合脚下的“跳点步”,配合上身的前倾的动作也较多。
在动律训练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以胯发力的意识,再将力量带动到膝部及脚下。配合“跳点步”的拧胯动作重心变化较快,以2/4拍节奏为例,脚下的节奏型为:××× ×××∣××× ×××∣……每个单位拍中出现两个十六分音符和一个八分音符,而每个音符所做的脚下重心都在变换,以右脚先做动作为例,按所述节奏,脚下的重心变换为:右左右 右左右∣右左右 右左右∣……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身体走上下垂直的路线,不要因为脚下重心的快速变换而使身体左右摇摆,一拍之内的重心变换尽量要稳,以右脚先做动作为例,第一拍主要重心在右脚上,左脚重心的出现只作为过渡,即身体的重心主要在身体右侧,下一拍时反之,重心主要在身体左侧。在造型性动作中,上身大多前倾,以胯为发力点,身体呈“S”形,一侧胯的拧动形成“S”下面的弯,上面的弯则体现在反向的侧胸腰,教学中,要强调胯与胸腰的上提、舒展,不可“靠”、“压”、“懈”,另一侧胸腰自然放松,做肋骨“合”。
“展”,指上肢动作要舒展、流畅。上肢的撩、绕、悠、摆等动作,要自然松弛下来,最大限度拉长,在动律上要随身体而动。“舞袖”是藏族舞蹈的特色之一,由于袖子有一定的长度,要想使长袖飞舞,做动作时必然要给予力度,尤其是“抛袖”,力量要从大臂到小臂,并配合手腕的力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及预期目标
根据对藏族舞蹈动律特点及教学的剖析,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材的组织应以屈伸动律、颤动律、拧根拧胯、手位训练和步伐训练为纵线,将含、拧、展等动律特征编织其中,慢慢渗透。当学生已掌握基本元素,就采取观摩、学习和模仿“三结合”的方法。观摩:由于我校为内地西藏院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各种庆典活动中都可看到原汁原味的藏舞,可引导学生在观摩的过程中找差距,形成心理审美认同;学习:可在课堂上继续学习藏族风格性组合,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将藏族舞蹈动作拆开、揉碎,加以分析、吸收,这阶段就是在把各元素混为一体,酝酿为成品。教材选用如:牧区慢板、快板组合,弦子表演组合等,程度较好的学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学习热巴组合;模仿:历届“桃李杯”、“CCTV电视舞蹈大赛”、“荷花奖”等赛事中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藏族舞素材和题材的成品舞,给学生留课下作业,让他们根据已学知识、素材,利用课余时间做成品舞的模仿,可留的剧目有《唐古拉风》、《酥油飘香》等。预期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元素、有模仿的能力和利用基本元素创编的能力。
四、教材选用
经笔者多方调查、论证,建议采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慈仁桑姆教授编著的《藏族舞蹈教程》,此教材完整、细致,动作既古朴,又具典型性和现代性,舞蹈伴奏音乐新颖、优美,紧跟时代的步伐,藏族风格浓郁,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藏族舞蹈教材一般安排在高师学生入学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即入校后,学生们学习民族民间舞最先接触到的就是藏族舞蹈,通过藏族舞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形成清晰的脉络,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了良好的开端,民族民间舞教学就会在简单、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