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朗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简单来讲,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学生的朗读,那么这堂课就可以算得上是失败教学了。有人会说,太绝对化了吧。我说不是的。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朗读”。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上,当一位老师向学生提出活动要求:请同学们朗读课文XX部分时,有的学生只是在那里大声的念书。这时他的大脑里对所读的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没有进行深层的领悟,他只是读出了书上的文字,而文字里的内涵他一点都没有加以理解。那怎样才算是朗读呢?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那么如何才能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字里行间作者的情感呢?我国伟大的理学家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一个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反应了他的语文表现力如何,同时朗读能力标志着他的文学修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
  语文新课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就给我们定了课堂朗读的三步走:第一步,要将文章里所有的字读正确,简单讲要解决生字;第二步,在正确的基础上读流利,也就是要有节奏;第三步,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感情,也就是要能体会出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这三步层台阶状。但是,我们有时在上课指导朗读时,只注意了学生的朗读次数,往往缺乏具体指导的用语,使朗读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也读来无趣,像念经似的,这是不能达到语文新课标要求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是逐渐地才摸索到一些指导朗读的方法的:
  一、体味生活,确定基调。
  有的学生在训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她很用心,但是几乎每一句话都显得有点矫揉造作,使人听了即不舒服,也没有读出作者蕴涵在文章里的情感。唱歌会根据内容先定调子。朗读也不例外,每次学课文时,我都要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确定读课文的感情基调。如《爱如茉莉》一课,这篇文章我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这是一篇表达家庭生活中细腻的真情真爱的文章。这样文章的感情基调就定在家庭生活中,学生就会联想自己的家庭生活。我首先和同学们讨论一个话题:课文我们已经读过几遍,粗略的分析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应是怎样的?同学们在讨论相互补充后会得出: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平和、细腻、充满真情。我再让他们思考:这篇文章总体上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呢?同学们自然会得出:平缓、有回味、轻柔。在同学们试读的时候,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不要奇怪,不要着急。有的男生读的很有气力,同学们会评价:他这是要上战场杀敌。我评价说:如果让你读《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你一定会读的很好,但我们这篇文章是写家庭生活的,而且是写父母亲相互照料的,我们该怎么读呢?他明白了。我让他再次进行试读,尽管他读的不是很好,但基调把握了。这样全班同学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帮助,全文的感情基调就都拿准了。
  二、品味语言,分层理解。
  全文的感情基调并不是说文中的每个地方都是那样的情调。我们要视语言环境而仔细揣摩,让全文的情感有层次。如《爱如茉莉》一文中,我在医院看到:妈妈躺在病床上……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一部分的感情里我引导学生注意三种体会:一是我的惊呆,我心里是吃惊的;二是妈妈的神态是微笑,说明她的心里是感到幸福的;三是爸爸的疲累却心甘情愿。所以从文字描述的场景来看我是不能也不敢大声说话甚至呼吸的,所以读这里的时候呢就应该是十分轻柔,却又充满感动的。尤其在读到两个“一切”时,那种包容的语气更是要慢,在轻柔中还带有一丝坚定。在读到我看到爸爸的表情,“不禁心疼的说”时,就要体会出我对爸爸的疼爱和责怪之情。而文章情感最高潮的地方就是文章最后一段“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短短的九个字,却字字含情。在这里我指导学生要在贯穿全文的基础上来品味这里的每个字。“哦”回了开头我的不理解,这是终于彻悟了,所以读这个字要有恍然大悟的语气。两个“爱如茉莉”却含着不同的意蕴。前一个对应和着“哦”来写的,我明白了开头时不明白的母亲说的爱如茉莉,所以读这个词的时候有“我懂了”的意味。而后一个则是在理解全文的情感上,由衷的发出的感叹、赞叹,是全文感情的升华,读到这里要读出品味爱、品味茉莉花香,赞叹人间夫妻间那种最纯洁的、如白的爱情。
  这样一篇含情脉脉的文章学生用朗读的形式就完全可以品味到它真情了。学生带着这样的体味,多次朗读,他们每次的收获都会递增。在教学中,我们会面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我针对有特色,风格独特的文章就会多一点对学生的指导。我更注重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从文本中学到朗读的技巧,从而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大的兴趣和了解,能够让他们在文学作品的海洋中尽情的徜徉。
  三、个人参悟,互评互学
  学生们学会了分析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那如何将这种情感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实现自己的享受,大家的共鸣呢?这就需要对朗读的发声技巧上进行指导了。那么,在朗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些什么呢?
  (一)正确处理重音。
  重音指示着节奏中或句子中最主要的内容。处理好重音,可准确地表达大小、强弱、轻重、褒贬等不同的概念。轻读、重读要根据文字语言主要要表达什么情感而定,重读时发音发到多重要根据语言环境而定。比如同样是强调性语言,在读到《狼牙山五壮士》拼杀时,那种英勇的气概就要坚定的重读;而在《爱如茉莉》中责怪爸爸不睡床的重读就只能是点读了。
  (二)合理安排停顿。
  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合理安排停顿的位置和停顿的时间,不但可以自然地调节朗读者的气息,恰切地显示原作的语气,生动地表现语言的节奏,从而清晰地提示出原作词、短语、句子、层次、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鲜明突出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而且还能给听者留出思索和消化的时间,以便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这一点的训练需要对一句话进行多方面的剖析,老师应该加以具体化分析、演示。在一些特殊的句子处理上要分析清这里为什么要停顿,那里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停顿而在本文中不停顿。熟能生巧,学生们慢慢地就会自己处理一些语言的讲法了。
  (三)注意语速适宜。
  朗读的具体形式,主要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它们的运用取决于作品的体裁、内容气氛和人物个性特点。适当掌握朗读的速度,可以使语言节奏生动,形式丰富,表情达意准确。
  (四)恰当运用语调。
  恰当运用语调的变化来朗读,可以表达不同语气,形成丰富多彩的语调变化,从而生动地表现人物个性,鲜明地区别内容实质,形象地烘托环境气氛。
  以上朗读的技巧,我们要根据自己学生的不同水平以及班级整体水平来控制朗读技巧的高度。在一堂课上,我们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应该怎样读就能读出文章中原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情感,从而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想。至于学生们能将这一点用声音能表达到什么程度,我们要量体裁衣,学生们学会了方法是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有所进步的。课堂上点到为止。为了让学生们适应一个合理的高度,在朗读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同学们互评的方式。以小组为一个单位,小组一般以四人为一组,水平各异,优差组合。在朗读训练中,老师一般不作演示,怕学生认为难度很高而失去信心。小组内一人朗读三人评,并且评者要有示范,这样被评者才能感觉到这个要求在学生们中间就可以达到,他就会相信只要我努力就可以进步,这就是所谓的跳一跳,摘果子。然后在全班进行组级对赛,继续互评,继续示范。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们分析的能力,同时也给他们定了一个合适的高度。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学生们都会对朗读理解有深层的进步。
  我们倡导朗读教学应积极实现在课堂上,延伸在学生们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要让学生们在有声语言中感悟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学精髓。如何让朗读教学更科学、更有效,还在于我们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索,集大家之所成,共同推进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动画的创作现可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真人实拍动画和定格动画。每种手法带来的视觉效果都不一样,要把这几种手法结合在一起做出来一部动画是什么样呢,这里面的重点就是要统一风格,往往风格的不统一导致画面脱节,从而失去了动画的乐趣。本文主题内容是在使用动画创作各种手法的同时,如何能够保证动画的风格统一,从而最终达到更好的动画效果。通过各种手法的综合利用,例如结合三维动画,二维动画还有真人实拍。让人
【摘要】情感指标已经被列入中学各学科的教育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从朗读教学入手,使学生在朗读中入境生情,陶冶情操,提高对语言文字所包含情感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情感教育 朗读教学 朗读能力 感悟能力  在具体的诗歌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倾听、图片观察、朗诵,对诗
【摘要】 本文将从“爱的行动”到“爱的成效”的前进步伐来呈现携“爱”执教带来的收获,以此来展示教师这个平凡工作岗位的别样魅力!   【关键词】 爱学生的心 教育生涯 真情      爱,我以为,是作为一个老师必备的灵魂之一。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过:“当好一个老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教育力量绵绵不断的源泉莫过于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的,只有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我们作为教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看似热闹的令人忧虑的评价现象,如花样翻新的奖励方式、充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学表明,良好的“开场白”往往能为所学新知铺石引路,为整个课堂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身心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获取新知亦变得轻松无比。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技巧,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便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尽快融人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中,是现阶
摘要:《大教学论》是教育学的经典名著,在教育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给许多教育学者多方面的启示。笔者阅读完《大教学论》后提出有效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要注重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要注重量力性原则和便易性原则。最后从四方面总结了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即要立足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要有把握学生的能力、要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的教学模式、重视选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 有效性 量力性   夸
多数学生认为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难学的学科。而事实上,高中物理的内容虽然多,但系统性、规律性很强,只要能通过有效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积极主动的思维启迪)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不是简单的算题,而是独立思维,应用学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实效性的教学形式,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近几年来得到迅速推广,成为目前运用最广,最被认可的现代教学方法。我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出一系列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并积极付诸实施,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低效问题。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和谐高效课堂的建设。实践证明,我
摘 要:本文结合本地及学校实际分析了留守儿童成因、心理问题,指出农民工和留守儿童都是备受关注,亟待关爱的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着力于研究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并试图用最有效的方法将关爱落实,为留守儿童搭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要之,文章主要谈及三点,一是留守儿童成因分析,二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三是留守儿童教育行动思考。  关键词:农村 教育 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成因分析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人发展,课程结构改革呈现出整合化的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创造新教学模式的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 新课改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