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能从外部形成,而只能由学生自身的发展决定。新的课程标准也突出强调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参与中培养兴趣,学会方法,学生就会有兴趣,也就不会把学习看成负担,就会主动钻研,不断发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一些粗浅的感受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真正做到心灵接触,师生的乐教和乐学就可以激发到极致。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使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变教师问为学生问,使学生在平等、和谐、自主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进而使学生迸发出创新火花。
  例如:我在教《化学实验室药品的取用》时,首先让学生说出各自家庭的厨房中的盐、花椒、小麦粉、大米等这些固体和醋、酱油、植物油等液体是如何取用的。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怎样取用比较卫生、方便、合理?进一步指出实验室的药品也有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那实验室的药品怎么取用比较规范呢?并强调指出大多药品有毒或腐蚀性。学生们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意见。我巡回在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热情真挚的鼓励。由于所提问题接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想起来感到亲切真实,因而回答时争先恐后,不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既是由问题开始的,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人人动脑,探求答案,解开谜底。例如:在实验室制氧完毕时,先撤酒精灯,还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我先让学生根据实验装置思考讨论。当学生辩论到自己无法分胜负时,再引导他们讨论:“若先将酒精灯撤走,里面 气压减小,水槽中的水就会被吸入,引起试管炸裂。”这样创造条件,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深化理解知识,掌握其内涵,达到了学懂弄通的目的,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问题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学围着教转,课堂完全是教师一人在说,我讲、你听;我问、你答。久而久之,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所以要想让学生主动学,必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问,这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的程度如何,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他们搞不懂、弄不清的知识点,急于想知道结果,于是,他们会认真听、认真学。我在上课时,常让学生根据内容找疑点,小组间提问题,最后我再作点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慢慢地主动提问题,能解决问题了。
  总之,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师要充分信任、尊重和关怀每一位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思考发问、表现创造以及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746300甘肃省舟曲县第三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三个“面向”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出能够走向世界,适应未来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素质型创新人才,这是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就是在这一指导下制订的,新编教材根据这个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非常有必要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未来世界是不断推陈出新的世界,需要创新人才,只有教学中强
期刊
古人赞美春天,喜爱提及桃花,而诗圣杜甫却与众不同,吟道:“漏世春光有柳条。”静心想,你不得不佩服杜翁的慧眼独具。  在匆忙中望见吐叶的柳枝,便联想到“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诗句,顿觉春已悄然降临。  杨柳,不仅在于它是春的信使,亦在于它适宜性极强,易栽易活,水旁路边随手插上几枝,尽管是无心插柳,却能绿树成荫;更甚者,它那细软的枝条、妩媚的叶色,无论在绿影丛中、在鲜花之旁,均能显现它婀娜
期刊
【摘要】体育锻炼对中学生体质的影响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论述体育锻炼对中学生体质的积极影响,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锻炼 影响 体质 体格 体能 适应能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健康环境的日益改善,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但是,由于很多人缺乏正确的体质观念和增强体质的科学方法以及一些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体育教育,使得在身
期刊
俗话说心灵手巧,实际上手巧也会心灵。动手可以促进大脑发育,手脑并用是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优化手工制作课课堂教学,营造适合培养创造性的环境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参与创造的空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当学生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兴趣、形成一种
期刊
过氧化钠、氯气等物质的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类重要的验证性实验。做好它们,对于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掌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行高中教材上的某些演示实验的实验方法存在着一些缺陷,实验时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需要改进。    一、Na2O2与H2O和CO2的反应的改进  1、原课本实验方法[1]  高一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关于Na2O2与H2O
期刊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潭教授在阐述“美术课程标准”时,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
期刊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美术被设置成小学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人类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精神产品,每件有历史份量的美术作品都是文化的化石,都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心影。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是一种文化学习。应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一、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  美术包括绘画
期刊
【摘要】手势是指用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动作和造型来表情达意的一种体态语言。不同的手势造型能表达人们潜在内心的各种微妙的情感,同时也可描摹出事物复杂的状貌。在戏剧、音乐、影视、舞蹈界都将手势语言称做人的“第二张脸”。如果我们将手势语言恰当巧妙的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手势语言 巧妙 恰当 音乐教学 运用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有时比嘴还
期刊
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难以理解题意、难以将所给条件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理解的情况。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发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那么,如何发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何发掘物理情境中的隐含条件呢?我们认为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发掘约定俗成提法中的隐含条件   课本上经常用一些习惯的说法来说明某些现象,这些提法中的某些词语由于已经约定俗成,所以具有确定不变的
期刊
物理是研究力、声、热、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推进创新教育呢?近年来出现的开放性试题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突破口。  开放性试题,就是以多端性、变通性、独特性为特点的创造性思维方法,能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极进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克服思维定势,避免思维僵化和单一,从而有助于认识全面、深刻,方法灵活多样,在求知中产生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