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强迫心理分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tal_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就写景而言,《荷塘月色》也许并不算特别,一个非常普通的荷塘,几句简短的描写,怎么就会成为名篇呢?其实《荷塘月色》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写景,而在于作者极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委婉曲折的表达。文章是作者思想的记录者,是作者心理活动的记录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作品的研究者应该把作品视为当下活动着的思想来看待,而不应将其视为已经物化的僵死的物体来对待。弄清作者的思想过程,把握他的心理轨迹,不仅有利于把握作品本身,更有利于文学的创作。
  以往对《荷塘月色》的解读存在着几处被普遍忽视的问题:平淡的结尾是否仅仅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文章写景到底是为了什么;文章为什么要使用非常性感的词语;渺茫的歌声的通感到底妙在何处;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真的没有意识到,也有可能是意识到了但一时无法解决而有意回避,不管怎样,这都导致了无法对该文的真正解读。本文试图从上述几个问题入手,分析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
  一、平淡的结尾是否仅仅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
  该文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显得非常自然而且平淡,自然平淡到了被人忽视,历来的评论家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这句话,即使注意到了,也只是认为它的作用就是首尾照应。从表面上看的确如此,因为开头时,“我”披了大衫出门的时候,妻就已经是迷迷糊糊了,她拍着润儿,哼着眠歌。等“我”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妻已睡熟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但结尾的这句话如果仅限于首尾照应的话,可以完全有理由说,这是朱先生的败笔。因为“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和“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就已经是首尾照应了,再说妻的行为与“我”的散心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为什么要写她呢?
  因此不由想到了另一篇文章的结尾与这篇也有许多类似之处,可谓是异曲同工。欧阳修的《秋声赋》的结尾是这样的:“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文中的童子如果说与欧阳修的感慨叹息有直接的关系的话,也仅表现在前面的开门探视,后面就没有直接的关系了,充其量也就是个照应,但这对于名篇来说,同样是不可理喻的。实质上,童子在文中的作用非常大,他起到的是画外之音的作用。欧阳修闻秋声而烦恼,既而排遣,既而释怀,但童子却不知烦恼为何物,当欧阳修在大发感慨时,他早已进入了酣眠。这显然是个对比,作者想通过这个对比告诉人们,在那样的社会里,唯有做个头脑简单的人,没心没肺的人,才能活得舒坦,而稍有些思想、有些头脑的人,都是会有不少苦恼的,更不用说忧国忧民的人。
  《荷塘月色》的结尾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妻与“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心情不宁静而出门时,妻“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当“我”转了一圈回家心情仍然不宁静时,“妻已睡熟好久了”。这样的对比告诉人们什么呢?妻的身份主要是家庭妇女,只要眼前衣食无忧,家人平安她便没有什么烦恼了,而朱先生是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国家动荡不安,他的心就平静不了。不少研究者从本文中解读出了朱先生的愤懑、悲愤之情,但这种情绪是如何从文中流露出来的呢,难道仅仅是从“不宁静”、“到底让我惦着江南了”这些地方表现出来的吗,这未免太过牵强了,因为这充其量也只是表现了作者的不安与烦闷。而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与妻的对比就正好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在这样的社会里,或者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在非人间,唯有头脑简单的人,才会心平气和,才会无忧无虑。不仅如此,朱先生还在文中与根本没有头脑的动物对比:“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拿热闹和平静相比较来说,则更进了一层,它不仅无烦恼,而且还愉快、高兴。所以紧接着朱先生就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从语气上看,明显是在抱怨,是在抒发不满,抒发愤懑之情。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来控诉社会,谴责社会,看似平静的叙说,却掩藏着一颗激荡的心。如此细细体会,不得不佩服作者行文的良苦用心。
  二、文章写景到底是为了什么
  作者对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的描写到底是为了什么,又能从这些描写中看到些什么呢?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写景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朱先生在这里到底是想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情呢?是喜悦的、愉快的心情还是焦虑不安的心情呢?不少的研究者认为此时朱先生的心情是平静的,陶醉于这一片美景之中,有了淡淡的喜悦。但这样的看法,无法解释朱先生在写景中的矛盾:一方面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词语描写景物,另一方面又用某些令人恐怖的词语形容某些景物,如,“峭楞楞如鬼一般”;一边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边又抱怨“我什么也没有”。其实此时的“我”,并没有真正平静下来,而是在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研读文章就会发现,朱先生对荷塘与月色的描写非常细腻,精确,似乎他像是在进行科研活动一样,仔细区分每一个细节,荷叶的一丝颤动,月光的细微变化他都能捕捉到。是否能因此而得出他已陶醉于美景之中了呢?其实不能,只要试想一下自己陶醉于美景中的情形就能知道了。当一片美景展现在眼前时,一个陶醉者,是会非常冷静、理智地观察它的一切,还是在强烈的冲击之下迅速进入遐想之中呢?应该是后者。所说的陶醉就是这样的情形,除非当时的“我”并没有真正感到这是一片美景。
  在写荷塘之前,朱先生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说明接下来描写的景物并没有对他形成猛烈的冲击,而是在理智的要求之下有意而求之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他就在这样异乎寻常的冷静之中开始了对荷塘与月色的描写。值得注意的是描写的开始他并没有用任何比喻,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在这之后。后面的描写却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比喻,甚至还有多个比喻。这只能说明一点,“我”在努力地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景的观察上,尽量忘掉一切,从而达到心灵的平静。所以他说:“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研究者们也注意到了他在“自由的人”前面加了个“觉”字。当然不能说“我”丝毫没有欣赏美景的喜悦,在自我的强迫之下,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的,但充其量也只是“小睡”而已。   如果此时的“我”真的陶醉了,怎么可能在听到蛙声与蝉声之后产生抱怨呢?应该更能增进陶醉感才是。这只能说明他的陶醉是勉强而为之的,他的心底时时涌动着某种焦虑。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当“小睡”被蛙声与蝉声吵醒之后,他又让自己进一步脱离现实回到古代,希望借此获得心灵的超脱,这显然不能完全理解为由眼前美景引起的自然联想。这种逃避现实的方法在朱先生的其他的作品中也出现过,例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是如此。
  还有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朱先生在平静心情上的努力,那就是有点令人不解的性感描写。“亭亭的舞女”、“刚出浴的美人”、“唱着艳歌”、“风流的季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等,“羞涩地打着朵儿”,“渺茫的歌声”,也可归于此类。这些词汇在朱先生那个时代想必是有些前卫了,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该文在编入中学课本时,有些词语与句段还被删掉了。显然,“我”在强迫自己想一些通常令人愉快的事,从而使自己从眼前的烦恼中摆脱出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那就很自然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先生作为文学家的坦诚,怎么想就怎么说,而不用虚伪的道德掩饰自己,文学的魅力也在于此。
  三、渺茫的歌声的通感到底妙在何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通感的运用,也很能说明问题。以往的解读只注意到了它的修辞手法,而没有注意到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修辞手法,同时“处”字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处”字一般理解为处所、地方,但这里显然是不能这样理解的。微风吹过的地方,如何“送来”清香呢?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通的。这里的“处”,只能理解为“时刻”“时候”,即微风吹过的时候。“处”作时刻解,古以有之:“凭栏处,潇潇雨歇”、“方留恋处,兰舟催发”、“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等,这些“处”,都是作时刻解的。
  那么,“缕缕清香”为什么可以通感为“渺茫的歌声”呢?除了都表现在断断续续、若有若无这种形式上的相似之外,更主要的是有其内在的根本性的相似点。人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微弱的断断续续的歌声时,特别是这支歌是自己感兴趣的时候,往往会全神贯注地追索它,捕捉它;而“我”在荷塘边闻到微风送来的断断续续的、令人愉悦的清香时,不正是相似地要全神贯注地捕捉它吗?而这种全神贯注,恰恰又反映了“我”的自我强迫。“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个通感从意义上看,似乎没什么必要,作者之所以要使用它,恰好表现了“我”的自我强迫,即要求自己把心思都耗在语言的雕琢上。
  另外,对于“惦着江南”的理解,笔者以为不一定要将它限定于某一具体事件上,例如,不少理解认为是因“4.12”事件引起的。“4.12”事件也许是个因素,但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就因为它而起。同时,如果坚持这样的看法,等于是表明朱先生的政治敏感非常强,政治立场非常鲜明,把朱先生当政治家看待,这大概与事实不相符吧。当时中国的形势是北方相对平静,而南方则动荡不安,是当时中国的风暴策源地。这动荡既充满了希望,又蕴涵了毁灭的力量,一切都让人无从把握,朱先生对国家与民族的全部思虑都基于此。
  如此理解,就能看出《荷塘月色》非常完整的逻辑思路:国家未来道路的不可确定性,使朱先生产生了强烈的焦虑,使其坐立不安;于是他想通过散步的方式,使自己平静下来,到了荷塘边;他强迫自己观察景物的每一细小变化,联想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甚至想到了遥远的古代;这些方法虽然能使他获得片刻的安宁,但最终还是无法排遣他的焦虑,因为他是把国家与民族的前途看得非常重的人。而与妻,甚至与动物的对比,更加强化了他的焦虑与悲愤。这篇散文外表显得极其平静,但在这平静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作者一颗激荡不安的心,正是由于这样的心情,形成了《荷塘月色》的蒙娜丽莎式的迷人之美。
其他文献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提炼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这样,使课堂教学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内容的内涵,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呢?  
期刊
历年来,在语文高考中失分最多的地方,应该是现代文阅读试题。究其根由,并不是教师教得不认真,也不是学生的模拟套题做得太少。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呢?一些语文成绩考得好的学生在回答“为什么考得好”的问题时,几乎没有学生会说“课堂认真听讲”“模拟套题做得很多”等,相反,大多数回答的是“课外读的书多”。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让学生加强阅读,不仅要“多读”,还要“会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
期刊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优美的语言,包含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审美教
期刊
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不少言行隐藏着许多可贵的闪光点。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爱心去发掘出他们言行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的种种善意的期待和爱中,增强自信并走向成功。  班里有这样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是很个性的女生,之前有老师提醒说你千万别惹她,她会在课堂上给你捣乱。听到这样的评价,先是慌了,但是又仔细想了想,她不能批评,但可以鼓励呀。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她学习成绩一般,但她的字写得不错。于是就这一点,
期刊
借代又叫“换名”,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辞格。通常情况下,名称替代总是一次性完成,而本文所谈及的却是两次完成,即借代中还有借代,而且两次借代的方式还不一定一致。  一、借代方式一致的  (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楚辞·渔父》)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期刊
当前新课程改革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一些传统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课堂。在一些地方大部分的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不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这严重地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往往事倍而功半。这既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形成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烦情绪。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
期刊
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要求学生在考前背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么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非常重视中学生的写作。今天大部分的中学生写作基本技能低下,作文教学的质量不高,这已引起教育界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大部分中学生不知道如何写作,甚至对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都不知道,对一些文体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更是知之甚少。到上作文课时
期刊
听到同组的老师在讨论“学案式”教学,觉得学案的设计束缚手脚,还有的老师认为主体参与不够、教与学顺序颠倒、规范表达落实不力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学案式”教学的成与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案”的编写水平,所以一定要编好“学案”。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对教材深入钻研,对教学的流程要深思熟虑,对学生要全面仔细地了解。教师对学案
期刊
诗歌鉴赏,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和文学鉴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从学生答题反映的问题看,最主要的还是看不懂诗歌,不能从诗歌语境出发进行具体分析鉴赏。其实现在很多诗歌鉴赏的题目就是考察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没有进入到鉴赏的层面,有人叫做“前鉴赏”。下面就谈谈读懂古诗的一些方法、门径。  诗歌是由意象组成的,读诗就要紧紧抓住意象及其组合关系。如何扣住意象来读懂诗歌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期刊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提高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探讨和研究,硕果累累,成绩卓著。但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研究甚少。从本质上讲,任何课程体系的建立都与国家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相联系。其中,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语文课程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