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兴趣、倾向或品质等。这体现了数学的文化特性,数学文化被个体吸收内化为数学素质,这种数学素质需要教育来助推、培养和强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教师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给学生受用一生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做足功课。
一、引导训练数感
数感的概念主要是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能力,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最初对于数学的理解就是加减法的简单运算,数感的另外一个层面是对运算结果的估算。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加强学生加减法运算的熟练程度,为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数感的培养重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动脑思考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思考哪些实际问题可以运用“数学”的知识得到解决。
以《简单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该课时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运算法则,通过加减法的运算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列举生活中需要用到加减法运算的实际问题,如自己和兄弟姐妹或和小伙伴的年龄差几岁?身高差几厘米?会比较“多”与“少”等。又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爸爸买了8个苹果,需要家人平分,那么一家四口人每人分几个苹果?在学习了数学中的“除法”知识以后,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激励培养兴趣
教师巧妙运用激励与表扬,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表达的欲望,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需要有优秀的课堂设计能力外,还需要注意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语言、把握恰当的教学语气,还要常做引导,对学生及时鼓励与表扬,激发学生学习与表达的兴致。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入新课之后设置自主探究环节,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二页的情境图,提出问题:“体育馆的A区有多少个座位呢?”三年级学生经历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新开了很多课程,因此学业压力较前两年稍大,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注意使用自信且平和、具有期待感的教学语言:“孩子们,要计算体育馆的A区有多少个座位,是不是要用到乘法呀?”学生回答:“是的,我们列式为48×10。”教师接着问:“那应该怎样计算48×10呢?请你们试一试吧。”
生1:我是这样想的,10个10是100,48个10就是480。
生2:48扩大10倍,就是480。
生3:把10分成2个5,48×5=240,2个240就是480。
生4:48×2×5。
生5:10×6×8。
生6:40×10+8×10。
之后,教师对学生的算法进行评价:“孩子们真棒!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计算出了48×10的积。”学生受到鼓励和表扬后心情愉悦,就会打起精神认真听讲,学习新知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三、提问发散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课下设计开放性的习题和试题,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能得到更有效的锻炼。
以《整十数乘整十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复习旧知后,课件出示76×20、30×54、20×30、90×41、42×50、70×30、60×50、90×50等题目,并提问:“谁能将这些算式分分類?”因为之前学习过个位数乘整十数,学生联想之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用类比的方式就能将这些算式分为两类。然后,教师请学生代表发言汇报结果,同时板书:第1类——76×20、30×54、90×41、42×50;第2类——20×30、70×30、60×50、90×50。接着,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大家能口算出第2类算式吗?请大家先完成第2类算式的口算,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第2类口算并和同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概念和知识的发散过程。在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是重要的连接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例题:“计算20×30。”学生思考的过程是连续的,思维的发散需要有一个发散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你打算怎样计算20×30?”学生出示以下算法。
方法1:20×3=60,60×10=600。
方法2:30×2=60,60×10=600。
方法3:把20看成2个十,2个十乘30等于60个十,也就是600。
方法4:可以看成2×3=6,然后在6的后面添上2个0。
此时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可以直接在6的后面添上2个0?”运用这种算法的学生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是对解题方法的发散。此时,教师再总结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也让没有想到这种方法的学生达到了数学方法的发散训练的目的。
四、实践锻炼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当前的教材在编写时也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增设了《综合与实践》章节,通过情境再现,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综合与实践》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状,激发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社会,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情,安排实践活动。
以《大树有多高》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教师安排学生去室外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准备几根不同长度的竹竿在阳光下直立在平坦的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并算出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比较得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有了这一发现后,让学生继续在阳光下,量出一根直立竹竿和一棵大树的影长,并量出竹竿的实际长度,通过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来算出大树的实际高度。学生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算出了一棵大树的高度,成就感十足。
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拓宽了视野;另一方面则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所在,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实现对数学综合能力方面的提升,可以促进日后数学学科深奥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数学素养的锻炼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对学习产生兴趣,还需要教师的大力引导,通过兴趣寻找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一、引导训练数感
数感的概念主要是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能力,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最初对于数学的理解就是加减法的简单运算,数感的另外一个层面是对运算结果的估算。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加强学生加减法运算的熟练程度,为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数感的培养重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动脑思考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思考哪些实际问题可以运用“数学”的知识得到解决。
以《简单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该课时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运算法则,通过加减法的运算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列举生活中需要用到加减法运算的实际问题,如自己和兄弟姐妹或和小伙伴的年龄差几岁?身高差几厘米?会比较“多”与“少”等。又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爸爸买了8个苹果,需要家人平分,那么一家四口人每人分几个苹果?在学习了数学中的“除法”知识以后,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激励培养兴趣
教师巧妙运用激励与表扬,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表达的欲望,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需要有优秀的课堂设计能力外,还需要注意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语言、把握恰当的教学语气,还要常做引导,对学生及时鼓励与表扬,激发学生学习与表达的兴致。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入新课之后设置自主探究环节,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二页的情境图,提出问题:“体育馆的A区有多少个座位呢?”三年级学生经历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新开了很多课程,因此学业压力较前两年稍大,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注意使用自信且平和、具有期待感的教学语言:“孩子们,要计算体育馆的A区有多少个座位,是不是要用到乘法呀?”学生回答:“是的,我们列式为48×10。”教师接着问:“那应该怎样计算48×10呢?请你们试一试吧。”
生1:我是这样想的,10个10是100,48个10就是480。
生2:48扩大10倍,就是480。
生3:把10分成2个5,48×5=240,2个240就是480。
生4:48×2×5。
生5:10×6×8。
生6:40×10+8×10。
之后,教师对学生的算法进行评价:“孩子们真棒!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计算出了48×10的积。”学生受到鼓励和表扬后心情愉悦,就会打起精神认真听讲,学习新知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三、提问发散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课下设计开放性的习题和试题,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能得到更有效的锻炼。
以《整十数乘整十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复习旧知后,课件出示76×20、30×54、20×30、90×41、42×50、70×30、60×50、90×50等题目,并提问:“谁能将这些算式分分類?”因为之前学习过个位数乘整十数,学生联想之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用类比的方式就能将这些算式分为两类。然后,教师请学生代表发言汇报结果,同时板书:第1类——76×20、30×54、90×41、42×50;第2类——20×30、70×30、60×50、90×50。接着,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大家能口算出第2类算式吗?请大家先完成第2类算式的口算,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第2类口算并和同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概念和知识的发散过程。在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是重要的连接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例题:“计算20×30。”学生思考的过程是连续的,思维的发散需要有一个发散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你打算怎样计算20×30?”学生出示以下算法。
方法1:20×3=60,60×10=600。
方法2:30×2=60,60×10=600。
方法3:把20看成2个十,2个十乘30等于60个十,也就是600。
方法4:可以看成2×3=6,然后在6的后面添上2个0。
此时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可以直接在6的后面添上2个0?”运用这种算法的学生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是对解题方法的发散。此时,教师再总结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也让没有想到这种方法的学生达到了数学方法的发散训练的目的。
四、实践锻炼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当前的教材在编写时也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增设了《综合与实践》章节,通过情境再现,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综合与实践》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状,激发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社会,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情,安排实践活动。
以《大树有多高》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教师安排学生去室外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准备几根不同长度的竹竿在阳光下直立在平坦的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并算出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比较得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有了这一发现后,让学生继续在阳光下,量出一根直立竹竿和一棵大树的影长,并量出竹竿的实际长度,通过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来算出大树的实际高度。学生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算出了一棵大树的高度,成就感十足。
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拓宽了视野;另一方面则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所在,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实现对数学综合能力方面的提升,可以促进日后数学学科深奥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数学素养的锻炼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对学习产生兴趣,还需要教师的大力引导,通过兴趣寻找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