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科目的识字教学是学习语文最开始的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字体的构成、字音的读法,这是学生写作、造句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还要增加汉字教学的数量。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学习这件事的认识尚未达到比较清晰的程度,往往对于枯燥的汉字教学提不起兴趣。趣味化识字教学的主旨在于寓教于乐,采用趣味方法对识字教学进行转化修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趣味化识字教学的优势
趣味化识字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教学,该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因素、学校的教学目标、家长的期盼值、教师教学的难易程度等多个方面。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教学总是绕不开“古板”二字,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却不一定在台下听,有些学生听懂了,有些学生听不懂已经是常态,学生放学回家后,教师则督促家长进行二次加工,变相地寻求外部力量补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识字教学法的弊端已经愈发明显,而趣味化识字教学法则充分吸取了传统识字教学法的教训,从学生入手,教师通过采用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被动的“不想学、学不会”变成“主动学、抢着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
二、如何进行趣味化识字教学
1.文化熏陶教学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文字作为我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样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到后世的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再到我们现如今使用的汉字,无不是经过了数代人呕心沥血的努力,在那字里行间,蕴藏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宝藏。将识字教学与文化熏陶教学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识字背后学到关于汉字演变的小故事;另一方面,借助识字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进行“川”“林”等汉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这些汉字的由来进行简要讲述。“川”字,结构简单,“三个竖”构成了这个汉字,怎么记呢?可以延伸到学生平时印象里的流水、瀑布,也可以引用古语“子在川上曰”,以一种诙谐的语气跟学生解释,这话的意思就是一个白衣飘飘的男子站在一块流水的石头上说话。汉字里的“三个竖”它可以是流水的方向,也可以是长长的石头,里边空白的部分则是透明无色的水流。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所看到的“川”字形象就会更为丰满,而不是单一的三个竖,而由“川”字进行组词,有四川、西川、川流不息等,从省份名称延伸到该省份古时候的称谓,用成语“川流不息”进行造句。这样一来,无形之中教师就把对汉字的讲解与文化熏陶结合到了一起。
再如,认识“林”这个字,这个字很大程度上用字形来解释是更为贴切的,教师讲解到这个汉字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窗外的树木。不难想象,汉字的“竖”就是那大树的躯干,汉字里的“撇”和“捺”就是大树的分支,一目了然。那么,如何将“林”这个字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呢?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自身的积累为学生进行拓展,如“苏州园林”“林则徐”“林冲”等。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知道苏州园林里面有些什么吗?”教师可以接着说:“苏州园林里有很多很多好看的花草树木。”将“林”字与园林内部景观联系起来。这时学生就会明白,“林”这个字所代表的真正含义。
2.识字游戏教学
小学生受年龄因素影响,对于玩游戏有着极大的兴趣。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插入相关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汉字的“听”“读”“写”,从而让学生发现汉字学习的魅力所在。
以“成语接龙”游戏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出于学生对成语的积累量有限考虑,教师可以事先将一个个成语制作成卡片,标上读音,分发到学生手中,讓学生在课前先熟悉它们,同时辅以文具等游戏奖励,促进学生更有效率地接触这些成语。游戏开始时,由第一名学生随机选择一个成语将其读出来,比如读的是“车水马龙”,而教师在事前分发的卡片中已经准备好了对应的成语“龙出生天”,这时候,考验的则是后续学生对手上成语的分辨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在“车水马龙—龙出生天—天地大同—同心同德—德行兼备……”之后,教师则可以适时地结束这轮成语接龙游戏,对游戏内容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对成语的释义以及利用成语进行造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并进行书写。同时,教师也应对游戏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表现好的加以表扬,表现欠佳的,也要加以鼓励,并分别颁发奖品。如果一些小奖品、几句鼓励的话就能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识字,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谜语游戏也是识字游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教师举例“一只狗,四个口”,学生在思索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示,不难猜到应该是汉字“器”,在揭晓谜底以后,教师对这个字的写法和读音进行示范,并进行组词和造句。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在用“嚣张”一词造句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轻松贴切的句子,如:“你很嚣张哦。”学生在感到有意思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
3.小组识字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不管是在小学课堂还是在大中学课堂,教师占据完全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然逐渐被淘汰,以班集体为大单位,以班集体内部小组为小单位的讨论学习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崇。相比班集体类型的教学活动,小组式的教学讨论活动往往更能体现出小而精的特点。小组一般由四到六人构成,人员数量不多,能够充分保证每个人想要说的话都能被听见,同时,由于是小组之内的交流,它避免了班级中个体向教师回答时可能会出现的紧张的情况,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行动起来。
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般有40人上下,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以班级学生的姓名为开端是一个极为不错的选择。在按照教师安排进行分组后,学生各自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几个人围成一圈将写下的名字放在中心。比如有一名学生名叫张志东,在该学生写下自己名字后将练习本放至中心,再书写小组内其他学生的名字,如樊小柯、林爱翔等。每个人在自己写好的名字上面标注拼音,方便小组内其他学生识别,在写完自己的名字后,开始对照已经放在小组中心的名字进行仿照书写,书写的同时也要标注拼音。在小组内名字已经轮换写完以后,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换名贴,方便学生认识更多的字。作为朝夕相处的同学,在书写同学名字这件事上,学生自然不会感到无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此外,识字教学的多种方法也可以交融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学生的求知需要出发,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繁茂葱茏的识字大道上昂首阔步地挺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三周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一、趣味化识字教学的优势
趣味化识字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教学,该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因素、学校的教学目标、家长的期盼值、教师教学的难易程度等多个方面。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教学总是绕不开“古板”二字,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却不一定在台下听,有些学生听懂了,有些学生听不懂已经是常态,学生放学回家后,教师则督促家长进行二次加工,变相地寻求外部力量补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识字教学法的弊端已经愈发明显,而趣味化识字教学法则充分吸取了传统识字教学法的教训,从学生入手,教师通过采用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被动的“不想学、学不会”变成“主动学、抢着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
二、如何进行趣味化识字教学
1.文化熏陶教学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文字作为我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样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到后世的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再到我们现如今使用的汉字,无不是经过了数代人呕心沥血的努力,在那字里行间,蕴藏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宝藏。将识字教学与文化熏陶教学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识字背后学到关于汉字演变的小故事;另一方面,借助识字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进行“川”“林”等汉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这些汉字的由来进行简要讲述。“川”字,结构简单,“三个竖”构成了这个汉字,怎么记呢?可以延伸到学生平时印象里的流水、瀑布,也可以引用古语“子在川上曰”,以一种诙谐的语气跟学生解释,这话的意思就是一个白衣飘飘的男子站在一块流水的石头上说话。汉字里的“三个竖”它可以是流水的方向,也可以是长长的石头,里边空白的部分则是透明无色的水流。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所看到的“川”字形象就会更为丰满,而不是单一的三个竖,而由“川”字进行组词,有四川、西川、川流不息等,从省份名称延伸到该省份古时候的称谓,用成语“川流不息”进行造句。这样一来,无形之中教师就把对汉字的讲解与文化熏陶结合到了一起。
再如,认识“林”这个字,这个字很大程度上用字形来解释是更为贴切的,教师讲解到这个汉字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窗外的树木。不难想象,汉字的“竖”就是那大树的躯干,汉字里的“撇”和“捺”就是大树的分支,一目了然。那么,如何将“林”这个字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呢?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自身的积累为学生进行拓展,如“苏州园林”“林则徐”“林冲”等。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知道苏州园林里面有些什么吗?”教师可以接着说:“苏州园林里有很多很多好看的花草树木。”将“林”字与园林内部景观联系起来。这时学生就会明白,“林”这个字所代表的真正含义。
2.识字游戏教学
小学生受年龄因素影响,对于玩游戏有着极大的兴趣。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插入相关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汉字的“听”“读”“写”,从而让学生发现汉字学习的魅力所在。
以“成语接龙”游戏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出于学生对成语的积累量有限考虑,教师可以事先将一个个成语制作成卡片,标上读音,分发到学生手中,讓学生在课前先熟悉它们,同时辅以文具等游戏奖励,促进学生更有效率地接触这些成语。游戏开始时,由第一名学生随机选择一个成语将其读出来,比如读的是“车水马龙”,而教师在事前分发的卡片中已经准备好了对应的成语“龙出生天”,这时候,考验的则是后续学生对手上成语的分辨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在“车水马龙—龙出生天—天地大同—同心同德—德行兼备……”之后,教师则可以适时地结束这轮成语接龙游戏,对游戏内容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对成语的释义以及利用成语进行造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并进行书写。同时,教师也应对游戏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表现好的加以表扬,表现欠佳的,也要加以鼓励,并分别颁发奖品。如果一些小奖品、几句鼓励的话就能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识字,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谜语游戏也是识字游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教师举例“一只狗,四个口”,学生在思索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示,不难猜到应该是汉字“器”,在揭晓谜底以后,教师对这个字的写法和读音进行示范,并进行组词和造句。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在用“嚣张”一词造句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轻松贴切的句子,如:“你很嚣张哦。”学生在感到有意思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
3.小组识字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不管是在小学课堂还是在大中学课堂,教师占据完全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然逐渐被淘汰,以班集体为大单位,以班集体内部小组为小单位的讨论学习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崇。相比班集体类型的教学活动,小组式的教学讨论活动往往更能体现出小而精的特点。小组一般由四到六人构成,人员数量不多,能够充分保证每个人想要说的话都能被听见,同时,由于是小组之内的交流,它避免了班级中个体向教师回答时可能会出现的紧张的情况,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行动起来。
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般有40人上下,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以班级学生的姓名为开端是一个极为不错的选择。在按照教师安排进行分组后,学生各自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几个人围成一圈将写下的名字放在中心。比如有一名学生名叫张志东,在该学生写下自己名字后将练习本放至中心,再书写小组内其他学生的名字,如樊小柯、林爱翔等。每个人在自己写好的名字上面标注拼音,方便小组内其他学生识别,在写完自己的名字后,开始对照已经放在小组中心的名字进行仿照书写,书写的同时也要标注拼音。在小组内名字已经轮换写完以后,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换名贴,方便学生认识更多的字。作为朝夕相处的同学,在书写同学名字这件事上,学生自然不会感到无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此外,识字教学的多种方法也可以交融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学生的求知需要出发,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繁茂葱茏的识字大道上昂首阔步地挺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三周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