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起案件定性争议看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z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在检察局域网知识共享之业务研究专栏中一请求定性的案件,引起了同仁们对该案定性的争议。本文就该案的定性分歧来谈谈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个人认识。
  [案情]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收黄豆后再到收购点卖黄豆时,趁购买人不注意把购买人的流水帐上的百位或千位的1改成7或4、9(此时流水账仍在购买人的控制下),共骗取人民币20000余元,侦查机关以诈骗罪提请逮捕,问是否正确?
  [分歧]对该案如何定性,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案应定诈骗罪,其理由是: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了欺骗手段,受害人对其财产处分是自愿的,即基于错误的认识,他是被骗了,而不是被偷了,所以应当定诈骗罪。第二种意见认为该案应定盗窃罪,其理由是: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尽管使用了欺骗手段,但最终是通过实施秘密窃取行为,实现了对财物的非法占有,所以应当以盗窃罪定罪。
  诈骗与盗窃本身就存在着交叉,是历来争论的焦点。两罪同属侵财型犯罪,从犯罪构成理论分析,犯罪的主体均为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同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主观方面都是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以上三个要件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客观方面嫌疑人究竟实施了何种犯罪行为,即在本案中财物的非法取得究竟是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取得的还是违背被害人意志取得财产的,这是本案的争议焦点。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①也就是说,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基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对事实真相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出于真实的内心意思而自愿处分财产。但是并非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进而取得了财产就成立诈骗罪,因为盗窃犯也可能实施欺骗行为。②例如,胡某打电话欺骗在家休息的老人张某:“您的女儿在前面马路上出车祸了,您赶快去。”张某连门也没有锁便急忙赶到马路边,胡某趁机取走了张某的财物。虽然胡某实施了欺骗行为,但张某没有因为受骗而产生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更没有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只是由于外出导致对财物占有的弛缓;胡某取走该财产的行为,只能成立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窃取是指以非暴力胁迫手段,违反财物占有人意志,将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首先,窃取的手段是和平的,窃取行为只针对财物而不危及被害人的人身,以此与抢夺、抢劫等取财行为相区别。其次,行为人取得财物违背被害人的意志,即被害人是不愿让行为人取得财物的,至于窃取行为是否秘密则在所不问。通常情况下,行为人窃取财物时多不为被害人察觉,但并不是所有窃取行为都是在被害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保安人员在监视器中看到窃贼窃取财物。再次,窃取行为是排除被害人对财物的占有支配和建立新的占有支配关系的过程,倘若只是破坏了被害人对财物的占有支配关系而未能建立新的占有支配关系,便不是窃取行为。
  本案中,笔者秉持第二种意见,即构成盗窃罪。嫌疑人刘某某虽然实施了欺诈行为把购买人的流水帐上的数字加以涂改,把百位或千位的1改成7或4、9,用以“偷梁换柱”,以少换多,但刘某某最终取得价款的手段是乘购买人不备偷偷涂改的,其偷改行为并没有被发觉。多出来的黄豆价款的取得并不是因为购买人陷于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于刘某某,而是在没有防备情况下,被刘某某乘机涂改的,购买人并未放弃对多付出价款的所有权。因此,窃取行为才是刘某某犯罪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刘某某的行为应定盗窃罪而不是诈骗罪。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以及对诈骗罪和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财产损失是否是被害人有意识地处分财产的行为所致,是区分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关键。这也符合著名学者陈兴良教授“被害人是否陷于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财产,是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关键”的观点。③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诈骗罪与盗窃罪不易区分的情形,这主要是指行为人以欺骗手段为掩护或者制造假象,其目的在于趁人不备秘密取财的行为。对此行为,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对两者加以区分:一是要分析行为人所采取的行为的性质。盗窃罪中行为人选择“秘密窃取”作为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手段,而诈骗罪表现为行为人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弄虚作假等方法使受骗人陷入圈套,进而基于有瑕疵的意思而处分财物;二是要分析受骗人在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影响下的主观认识。在犯盗窃罪的场所,被害人对自己财物的占有或控制关系之破坏毫不知情,而在犯诈骗罪的场所,被害人是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而陷于错误认识进而“自愿”地处分其财物,是一种有瑕疵的意识表示;三是要分析被害人是否实施了处分其财物的行为。只要不是被害人因受蒙蔽而“自愿”交付财物给行为人,就不构成诈骗罪,而只能构成盗窃罪。如果处分行为是受骗人在因受欺骗而产生的错误认识的基础上,“自愿”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人占有,则构成诈骗罪。
  注释:
  ① 张明楷:《刑法学》(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79页。
  ② 张明楷:《如何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
  ③ 陈兴良主编:《刑事疑难案例评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页。
其他文献
摘 要:  民行再审检察建议是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的一种新型法律监督方式,对于克服抗诉程序的繁琐和拖延,提升办案效率,尽快妥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发挥着较好的作用。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将再审检察建议列为法定的监督方式,为检察机关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民行再审检察建议在实际适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立足检察实务,对民行再审检察建议在实际适用中存在的困难
期刊
摘 要: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而目前少数基层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想做、不愿做、不会做是存在的,本文试从大力加强正面教育、预见性教育、个别针对性教育三个环节入手进行分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今年8月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再次强调了宣传
期刊
近年来,由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部队官兵及其家庭遇到的涉法涉诉问题日益增多,对部队安全稳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面对官兵及其家庭的涉法问题,各级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强化思想认识,积极主动应对,把握规律方法,正确有效帮助官兵处理好涉法涉诉问题,及时消除影响部队安全稳定的隐患。  一、当前官兵涉法问题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官兵涉法问题主要包括官兵个人涉法问题和官兵家庭涉法问题。官兵个人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竞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也有助于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但双方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尤为关键。高校应该采取激励措施解决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以及辅导教师正常教学与指导学生间的平衡互动。  关键词:大学生竞赛;师生互动平衡  大学生竞赛活动的意义是使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基础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重课本知识、不重实践,而各种大学生竞赛可以帮助学生扭转这种观念。
期刊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明显暴露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入矫漏洞,主要表现在部分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之内根本未到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入矫接受社区矫正。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宣传力度不够。主要是社区矫正对象本身对社区矫正认识不足,由于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察监督以前一直由公安部门负责,现在改由司法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后,公安部门仍然承担着对社区矫正对象重点人口的管理职能,许多社区矫正对象认为此项工作还
期刊
刑事诉讼法被称为“应用宪法”,“国家基本法之测震器”。刑事诉讼法作为人权保障法,在程序正当化的时代背景下,其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刑事诉讼法关系着社会秩序的维护,更关系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1]正因为如此,在2012年刑诉法修正案中获得普遍认可的是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重要原则写入了新刑诉法。然而,各界对此次全面修订并非全是赞誉,其中,对第73条之争论更为热烈,尤其是对“通知可能有碍
期刊
摘 要:  我国在立法和法律的具体适用过程中,刑事被告人的权利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重视与保障,但刑事被害人的权利却缺乏重视与关注。被害人由于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导致经济困难,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因此,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不仅是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更是司法文明和司法和谐的体现和要求。  关键词: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犯罪行为;被害人;救助制度  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身为加害人的犯罪嫌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属于一项工具课程教学,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日常生活所能及时运用的内容,而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普及和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步伐,虽然教学任务及学生家长期待仍然集中于应试教育的分数模式,但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也越来越成为中学英语日常教学的主要方式,传统单纯语法教学道路越加显得狭窄。在此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方法进步,则成为英语
期刊
近年赵作海案、佘祥林案、杜培武案等因刑讯逼供导致的冤假错案,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舆论谴责不仅是对个案不公的抨击,更是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拷问,非法证据的排除成为司法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此时两高三部提出的《若干规定》及新刑诉法有关排除非法证据的修订,充分说明我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开始注重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证据制度,将程序公正放在首位,在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实体公正。  一
期刊
摘要: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成员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行为。本文主要论述了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点以及提高认识、完善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了活化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班组建设;实效性  胜利油田《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基”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加强班组建设,围绕创建“技能型、效益型、管理型、创新型、和谐型”班组目标,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基层班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