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展,课堂教学中走进多种先进的教学设备。要想让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并运用好启发。启和发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启在“点子”上,这样才能发在“根子”上。所谓“点子”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根子”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能素质。启发式教学的标志是:一看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否能调协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积极性;二看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现行的新教材,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背景介绍,“情境式”引入课题
  
  教学中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个法则的规定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上课一开始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寻找知识的情境,使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境式”引入课题的方法很多,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演示情境、活动情境、类比情境、归纳情境、悬念情境等。比如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常常讲的高斯小时侯计算1+2+3+……+100的故事,故事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蕴涵了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思路,这种故事情境引入课题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以问题为教学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发生过程
  
  多年来,在课堂上,我主要运用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题为中心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教师讲课首先要让学生动起脑子来,在学生获得一定信息后,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对数学来说,有一句话叫“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以说好的问题是一节数学课的关键。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针对新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相互联系、逐次加深的问题,构成“问题系列”,通过学生各种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特别是思维活动的深入开展,主动获得每个问题的解答,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活动逐步加深,不断以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完成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能取得好的效果。长期坚持,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回顾反思,通过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启发式教学要求启发到位,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其中包括数学思想的提炼概括过程。数学思想总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中,它是知识的结晶。数学思想不仅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大有好处。启发式教学中要注意对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所有方法的概括、提炼,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并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四、启发常用的语言
  让我们在学习者的位置上来看,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他们想提出的是这样一些问题:“这是什么?”“那是怎样一种情况?”“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怎么说呢?”“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我们以此为模型,来帮助深思而迷惑不解的学生提出问题吧。“你发现了什么?”“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认为怎样?”“你得到了什么结论?”“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果减少一个条件,你看如何?”“你向另外一面看看怎样?”……以此来鼓励、启发,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入。当然,启发不一定光靠语言,有时无声胜有声,一个手势动作,一个符号,一个图像、图片,或一段演示等,都可以用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应当大力提倡教师将启发式教学思想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应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启发式的内涵、基本要求和关键等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掌握启发式的内部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数学教学的实践。
其他文献
拓展延伸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就某篇文本的中心、内容、技法、语言等进行发散式的、深入的探究和挖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充分运用文本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启发思维、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完成学生对文本融会贯通的学习。它是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是教学效果“质”的飞跃的导火索,可见拓展延伸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它既可以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在教学任务完成后作为补充的内容当作业布置下去。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根据这一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具体教学中灵活把握,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    一、营造探究学习氛围    环境可以造就人,也能埋没人。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的前提就是要给学生一个敢于和乐于自主探究、创新思考的学习环境。这首要的一步主要体现在以下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反映。一旦学生对科学中涉及到的事物比较熟悉了解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能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向往科学的积极性,因此小学生尤其需要培养这种情感。    一、从观察认识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感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着。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遵循这一心理学观点,我就选定了全班同学都都观察到的事物,指
期刊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权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从不同角度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是笔者在此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阅读教学中兴趣的强大驱动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从树立良好的榜样入手,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
期刊
教学资源是服务于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各种物力和人力。高中生物教学资源包括文字与音像资源,最主要的是生物教科书;人力资源,包括生物课教师及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课堂内部的讨论、辩论、演示等以及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信息化资源,即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的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和制作的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虽然丰富多彩,但它们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
期刊
当学生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到达了一定境界时,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熟读成诵、倒背如流时,遇到需要,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映出来。作文是否亦然?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写作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  那么在新课程中,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
期刊
一、四步教学法构想的提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好的先生,不是教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但目前学校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忽略了学法的指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很难提高课堂效率。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多年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我们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提出了“自学——点拨——训练——反思”
期刊
学段:初中  版本:河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三册第四课  单位:石油分局华北油田采一中学  姓名:王红涛 13582761977@139.com  课题:图形与联想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掌握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式,提高手绘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3、在图形联想创意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在欣赏思考中引导学生树立坚韧不拔的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必要讲解高深的语文知识,一定要把握并用好“读”。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朗读、熟读、背诵,能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朗读训练。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能让学生在朗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领会文章情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读起来,而且要动情地读,学生更应放声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1、现象重现  一次,在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听同年级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发现该教师由于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本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心中无数。走进课堂,在简单地导入之后,该教师便让学生翻开教材,开始先让几个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带领学生漫无边际地提问、回答、讨论、交流、读书、汇报,把一堂课宝贵的40分钟浪费在了这种“没有航标乱行船”的做法当中。这样的课看上去非常热闹,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