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标志制度的实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范围涉及白酒、葡萄酒、黄酒、茶叶、水果、花卉、工艺品、调味品、中药材、水产品、肉制品以及其他加工食品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农产品”最为突出。我国作为农产品资源富饶的国家,合理运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顺应日益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突显地域资源特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等“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理标志的概念内涵,阐述了加强地理标志建设的必要性,罗列了影响地理标志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立足地理标志推动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以及我国针对地域性特色农产品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地理标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政策和对外贸易工具。其中,对于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地域产品融入国际市场形成强有力地助推。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结合世情、国情、区情,突出地方特色,以“地理标志”为契机,重点做好国际先进经验汲取、相关制度完善、地方政府引导、民间组织专注等工作。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内涵与推行现状
  地理标志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及其他特征与该地理来源相关联,简单地可以将其理解为“产地标志”。受到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则是指在上述前提下,经过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其本质是一项权利,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受到法律、条约等保护。其产品主要包括来自本地区种植、养殖的产品,如辽宁盘锦大米、山东单县青山羊;或者原材料来自本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如贵州茅台酒、山西老陈醋、景德镇瓷器。
  农产品地理标志相对于地理标志而言更具针对性,主要指向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其意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是一种与农业产业息息相关的特殊知识产权。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地理名称必须真实,应为某一具体国家或者地区的真实名称,表明该农产品产地。比如,陕西富平柿饼、重庆涪陵榨菜、广西桂林罗汉果;二是所标示农产品要具备品质或者质量层面上的独特性,要和别的地区相同类别产品有显著差别,而且具有相应区域范围中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比如,西湖龙井茶的特点与品质是色翠、形美、味醇;三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产品的特点、质量以及声誉等具有紧密联系,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决定。
  目前,我国存在三套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由农业部批准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实施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自1999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以来,我国已对1000多个产品实施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地范围遍布全国。
  二、加强地理标志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提高产品价格。地理标志具有的独特品牌效应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存在重要影响。笔者经过调查,通过大量样本发现农产品在申请通过地理标志认定前后“身价”差别非常大,即使与同类或类似产品之间也有着较大价格优势,平均提高20%以上。其品牌溢价显著,附加值提升明显,有力提高了特色产品产地的经济收入。以北京平谷大桃为例,自2006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后,亩效益连年攀升,一度曾3.2倍于北京其他区县的大桃亩效益。
  (二)是能够促进农民就业。地理标志产品所具有的高附加值,极大促进了当地农民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其近邻及周边地区带动效应明显,一方面有效增加了生产面积和从业人员数量,一方面助推了当地交通运输、加工、包装以及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出更多就业岗位。以北京平谷为例,全区仅直接从事大桃种植生产的农民就超过7万人,且有10万农村人口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大桃生产。不仅如此,随着平谷国际桃花节、鲜果采摘季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了更多人“有事可干”。
  (三)是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受保护产品的价格上涨,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伴随而来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价值兑现等,均有效地帮助当地农民实现了一定程度地收入增长。以平谷大桃为例,山区和半山区15万农业人口人均果品年收入是全市果农人均果品年收入的近2.3倍。
  (四)是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地理标志权的授予对于当地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已被国家农业部批准的300余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大多数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上级政府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形成了聚集化、规模化、产业化态势。以2015年获得中欧10+10地理标志中方授牌产品的山东金乡大蒜为例,从种植生产到收储销售已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不仅如此,随着对大蒜食用和药用价值的不断发掘,加工而成的茸、片、粉、油、素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化妆品、保健医药等领域。
  (五)是能够促进生态保护。地理标志的核心是“地理”——一片具有独特资源禀赋、优良自然环境和丰富历史人文的区域。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被授予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区,在做大、做强该产品的同时,无论单纯地通过扩大种、养殖面积,还是出于对产品质量、信誉的考虑,均会将区域的生态与自然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北京平谷区果树种植面积在林木绿化总面积中占比高达48%;山东金乡大蒜的种植面积从1989年的16万亩已发展到现如今的70万亩。被授予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内蒙古呼伦湖白鱼、福建连江鲍鱼、山东临沂大银鱼、云南抚仙湖抗浪鱼等,当地政府均加强了对养殖场及周边环境的生态保护。   (六)是能够促进农村稳定。地理标志权的设定与授予,除了法律层面的意义和价值,还可视为一项独特的“惠农”政策,尤其对于农业人口众多,地理自然资源丰富的我国而言。目前,经查阅农业部、质监总局、工商局“三部委”批准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大致归类于蔬菜瓜果、粮食油料、水产、畜禽蛋、茶叶、酒、食品饮料、轻工产品、中草药材及其他等,其中,对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集中在前五项,其产区多数处于县、镇两级,且经济相对欠发达。故通过地理标志制度,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同时,对于农村稳定发挥着较大作用。
  三、影响地理标志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是多头管理与缺乏全局谋划现象突出。地理标志在不同部门申请注册时,名称不够规范,有时申请主体不统一,从而导致利益冲突,不利于地理标志的保护与发展。
  (二)是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存在放大倾向。特别是同一产品,有按县域命名的名称,同时又存在按地市命名的,甚至存在按省域命名的名称,以至于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大名称里包含着小名称。
  (三)是重视与忽视共存。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畅。对地方而言,存在重地理标志的申请注册,轻使用管理的现象;并且主管部门对于地理标志出现的乱局也存在不采取措施,对广大中小企业和农户使用地理标志不备案、不管理、不作为、不服务的现象,导致地理标志的作用得不到有效或者更大程度地发挥。
  (四)是申报与使用主体参差不齐。地理标志企业规模比较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足,“品牌战略”工作推进不够,普遍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强”的现象。
  (五)是地理标志研发能力弱,对关系到地理标志长远和共同利益的事情关注不够,存在“公地悲剧”现象和“诚信危机”。
  (六)是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的社会关注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立足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在酒类生产,食品饮料、轻工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先天不足”,笔者认为宜重视并充分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农产品地理标志权所授予的产品往往“独立而单一”,其对于产地而言同样意味着“独立而单一”的经济价值,从而造成区域产业的相对“单一性”。鉴于此,在吸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阿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以及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等“非均衡发展理论”中有益成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尤其县乡“二元”结构并存、矛盾突出的现状,宜因地制宜借助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区域经济。
  (一)完善健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机制
  要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方面的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国际保护工作的实施。与此同时,要不断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立法及执法等工作。依据当前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比较丰富的具体情况,以及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应当选择合理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方式,设置科学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机制。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完全独立的农业领域知识产权,需要拥有自身的专门法律体系。就西方国家的经验而言,部分历史比较悠久、地理标志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主要倾向于使用地理标志保护来进行专门的立法,从而强化对地理标志类农产品的保护工作;部分欧洲移民国家,因为发展历史不够长、地理标志资源相对欠缺,则往往采取使用传统知识产权法律来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且疆域辽阔,气候多样,地貌多变,地理标志资源可谓相当丰富。所以,我国完全可以借鉴欧盟国家的有益经验,不断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立法保护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所具有的立法权威性。其次,应在参照国际贸易通则等“国际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割据”的局面,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现有法律、法规中涉及地理标志的有关内容加以修订和完善,尽可能减少“多头管理”,做到“国内统一,国际接轨”,从而更好地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二)推进农产品产业化、科技化发展
  农产品地理标志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农产品对于自然资源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尤其是气候、地质以及水文等诸多自然条件,均有可能对其品质、类型等产生影响,应促进不同区域分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产品,以及发掘、培育“准地理标志”性质的农产品。在产业化与科技化方面,由于地理标志农产品原材料的“生物特性”,常常使得不同农产品的生产区域,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特色以及发展进程等因素,其产业集群不像单纯的工业产业集群“异地”,甚至“飞地”发展,而是具有显著的“本土性”,并以此获取“吸金、释效”能力,促进关联资源和各项要素向“原产地”汇集;推动原材料“产区”面积不断扩大;催发产业链条拉长和衍生品派生,从而形成“区域性”“点状”集群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需要做的,一是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促进行业自律;二是注重科技投入,推进产品与结构升级,从而对于可实现“易地”发展的工业部分迁离原材料“生态保护区”;三是加大产地组织和农民群众的素质培养,提升“惜产惜地”意识,不能自毁招牌;四是妥善处理“近邻远亲”关系,发挥“增长极”与“中心带动外围”作用,促进多方受益共赢;五是有针对性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等现代化管理。与此同时,鉴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领域社会分工的持续发展,以及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中的一些生产性职能将逐步加以分离,产生包括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在内的彼此独立的农产品产业部门,因此,适当的宏观与顶层设计不可或缺,需前瞻性的看待问题,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三)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信息化发展
  地理标志对于农产品的地域特点及其品质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指示性”,具有“区域性”品牌色彩。但是,地理标志的地区范围不一定越大越好,太大会给有效保护增加难度。“化大为小”、“精准命名”的保护不失一个好办法,符合市场细分原理。而且,地理标志市场既需要“大众名品”,也需要“小众精品”。鉴于此,在塑造地理标志品牌化与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引导并推动全民对地理标志的认知认可,尤其在食品安全问题普遍受到关注的当下,地理标志产品及其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是借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策略,不断强化其地域性,引导受众形成“品牌联想”,并将此予以固化,如提到贵州的“名特产”常令人联想到的是茅台酒;提到山西平遥想到的是牛肉;三是提质增效,树立“产品质量就是生命线”的理念原则,注重产品质量,以及由此维护提升的品牌价值;四是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有观念,注重新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不断优化传播渠道;五是创新销售模式,将品牌营销、体验营销、产品营销、活动营销、事件营销、门店营销等传统营销模式与电子商务进行有机结合,致力产品走出偏远一隅;六是学会讲故事,应充分利用每一个地理标志产品背后蕴藏着的浓郁地域文化,甚至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价值观营销”的背景下,通过引人入胜的“文化分享”获得精神共鸣,促进消费,增值创收;七是注重健康因素与价值的挖掘,如大蒜的药用价值,薏米的养生作用等;八是针对大众名品和小众精品应区别对待,分析目标受众,做好精准销售;九是运用大数据思维和“物联网”技术,加大信息化建设,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完备可靠、优质优价的产品,杜绝假冒伪劣;十是地理标志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应加大自我保护意识。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品牌塑造上加以全面发挥,能够更好地提升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深入推动地理标志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四)加大农产品历史人文内涵的挖掘
  农产品地理标志在某种程度上是某个地区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长时间共同发生作用之后的产物,既是富有地域性自然文化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又是国家的自然文化遗产以及历史文化遗产。比如,法国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被视为国家层面上的文化遗产,甚至加以国家形象予以对待。由此不难得出,文化已经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中最富生命力的精华所在,在不断传承与切实保护历史文化等方面具备着极为特殊的作用。就区域性农产品经济发展趋势而言,生态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将成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品位的主要趋势,也是实实在在保持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主要方式。积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报与保护等工作,在侧重挖掘农产品独特品质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需要更加注重发掘农产品所具有的历史、人文等各类社会属性,以期提升单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价值的同时,影响并带动区域内其他经济作物、产品,甚至关联服务,乃至区域形象的整体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为保障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其中,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法律制定、政策编制、社会引导、行政管理、组织实施等诸多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而且,也需要各地农民群众不断增进素质,培育品牌意识,注重产品质量,加大团结协作,提升产地自豪感,切实体现出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世界各国公务员回避制度,都将公务员任职回避制度作为保障公务执行之公正性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纳入。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制度本身的不尽完备、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原因,任职回避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回避范围过窄、缺乏监督体系、程序性规定缺陷等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一制度的完善策略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公务员任职回避制度的建立,是对我国原有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保持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公正廉洁
期刊
一、我国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结构布局现状  2015年11月23日 23 版《 人民日报 》报道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此次调查从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5个地市(区、县)的1269个街道、乡镇中抽取了8万余居民户。调查结果显示,7年间,我国的全民健身蓬勃发展,但制约发展的问题依然不少,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靠老百姓主动“练起来”,也需要相关单位为群众健身扫清各种障
期刊
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政工干部和群众的基础最为密切,党的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都需要政工干部来进行宣传。因此,政工干部各方面的素质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制约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具有科学性和严肃性的重要原因。所以,提升企业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一、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 企业政工干部的专业素质不强。从现如今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
期刊
世间万物自有其使命,自然界的任何存在必然有其特定功能。正是由于各种事物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各种能能,才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比如:手机有通讯功能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汽车有其交通运输功能增加了社会参与者接触的机会等等,那么结合本课题,我们要谈一谈寝室。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学生寝室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日趋凸显,在服务学生学习和生活,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时
期刊
本文主要先分析全面放开二胎的原因以及放开后可能导致的人口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分析外国在实行放开生育政策后人口变化情况以及外国如何在少人口的情况下经济依然持续发展的原因,来预测我国能否改变出生率下降趋势,能否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更严重之前通过放开二胎来填补年轻劳动力短缺,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开放二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是解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提高的是人力资
期刊
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直到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才开始将协调发展理念全面贯穿到执政理念之中。毛泽东的“弹钢琴”思想,邓小平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都体现了党对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视。中国共产党总能根据国情的变化,不断更新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我国古时就有“天人合一”、“中庸之道,
期刊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盈利模式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商业银行必须对互联网充了解并进行准确定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推动银行的转型升级。才能摆脱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所处的困境。本文将对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该怎样准确定位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提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转型的几种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商业银行成功转型和持续发展奉献自
期刊
中国经济模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与进程,也为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提供一定的动力。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人民币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内就超过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于其国际化的进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目前,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高速提升,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多的金融研究人员开始投入到相关课题的研究中,因此,本文也主要根据当下人民币的实际
期刊
在新时期背景之下,我国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对于我国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必须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正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积极对自身情况进行改革,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本文将从我国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在新时期下的转型之路的相关内容来进行具体的行文阐述。  一、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的相关内容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期刊
自从2014年,第22次APEC会议以及G20峰会举办后,“经济新常态”这一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利用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使经济的效益与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分析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对未来经济发展新趋势提出一些看法。  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步入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