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儿童内心世界的途径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vm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是很难与周围的生活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怎样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呢?这就要求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从学生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活实际;内心世界;个性发展;激发潜能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很少想过每个孩子其实都是一个闪光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果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需要什么,或是以教师的感受影响学生……这些都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现代人们生活多姿多彩,日新月异,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不学习新知识,不接受新事物是根本不行的,然而儿童又是新时代下的新希望,他们的视角、思维、感悟又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怎样才能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展露新颜呢?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大部分源自于自己的生活感悟,然而每个学生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感悟是存在差异的,也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展现孩子独特的一面。
  一、利用绘画作品,深入学生内心
  以往在课堂上,同学们常用说的方式来交流所学所感,在讲四年级《我学会了》一课时,老师组织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从上小学以来都学会了什么,利用绘画的方式来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因为学生在上学的几年中所学所感的事物很多,如果让学生只用语言描述的形式来展现的话,整节课会显得很单一,既不能充分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形式,也不能准确的展现所学程度,更加难以体会心灵上的变化。而绘画是一种艺术,可以透过作品观察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尤其是隐含在作品中对事物、对生活的态度,掌握学生学习的节奏,是一种事半功倍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加强了老师对学生的认识。学生也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感悟了学习生活中的乐趣,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以下是截取学生的绘画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图片:
  虽然学生的绘画作品在艺术上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它能够真实的展现出学生对事物的所学所想,例如,学会演讲的学生,如果只靠学生告诉大家学会演讲了,可能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学会了一种技能,但是看了图片大家会感受到:他不仅学会了演讲,还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幸福,非常有成就感,原来学会了是一种快乐。绘画作品简单纯粹,所有人都能看懂,其中的幸福感不言而喻。这种感悟要比用枯燥的语言深入得多。
  另外,有些学生心里有东西但苦于不会表达,透过绘画作品可以发现原来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想法并不简单,就像做沙拉这幅图,每个步骤都画得很详细,有方法,有顺序,还有说明,说明学生真正的用心观察了身边的事物,自己还亲自做过。是通过实际操作得来的经验之谈,这幅画的内容,不是老师在课堂上经过反复教学传授的,也不是参照作品描绘的,就是学生自己通过生活发现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被大人忽视的珍贵的教材,于是要探究儿童的生活素材,抓住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充分给孩子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在生活中翱翔,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个性的机会,使他们在动手中思考,在探究中创新。
  二、角色扮演,激发创造潜能
  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就要打开思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可发挥的空间,大胆的去探索,放开去想象。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思维去创造、去感悟,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留出一些发挥空间。《中华老字号》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为生活在郊区,所以只是知道一些老字号的名称和店铺,对于老字号中蕴含的文化却不了解。于是老师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老字号经久不衰的原因。
  课前师生共同探讨选取店铺,最后确定选择百年老店全聚德,于是准备剧本、道具、服装,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编排短剧。课上学生大胆表演,有的学生扮演店铺经理、有的扮演厨师、有的扮演顾客,有的扮演记者。一出好戏开始了,首先眼前出现了一座漂亮的牌楼,“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记者拿着话筒采访大家。接着小记者提出问题:“为什么全聚德的烤鸭这么有名呢?”围绕这一问题,厨师从烤鸭的做法上给出了答案,顾客从烤鸭的口味上进行了描述,经理更是从鸭子的挑选开始,到后期的经营给大家做了全面详细的讲解。这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全聚德烤鸭为什么经久不衰的原因说了个明白。小演员们也把自己的角色扮演的淋漓尽致,有刁钻的顾客、敬业的厨师、严厉的经理一个个生动形象。
  教师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激发他们表演的欲望,课堂就变得鲜活起来。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放开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揣摩别人的心思,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生动的短剧展现在人们面前。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不同,人的心情就不同。角色扮演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是因为它让学生如临其境,通过亲自表演获得知识是更深刻更透彻的。
  三、善用评价,触动幼小心灵
  评价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因为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学生发展的水平和状况理所当然的是教育评价关注的焦点。经过实践发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因为不会或是不想或是没自信才不发言的,其实因素很多,只差老师的一个启发或是创设一个矛盾的问题来激发他们……
  有一次,在上《珍惜时间》这节课的时候,为激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老师使用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段,进行配乐朗读,渲染气氛后学生们感受到时间就在我们身边匆匆的流走,大部分学生都认同这一点。因此得出时间的特点是一去不回的结论。正当老师激情澎湃的在讲解的时刻,忽然发现有一名学生举起了手,没想到他居然反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他说:“老师,我不认同时间是一去不回的,因为我看过书,书上说科学家对宇宙进行了研究,通过推算,以后时间是可以倒流的。”听了他的话,老师顿时一愣,这孩子的问题确实有些刁钻。可老师不慌不忙的解释道:“通过你所说,时间只有流走了才能返回呀,你所说的倒流也是在流走之后而言的,再说科学家所提出的理论到如今还没有被印证不是吗?所以说时间还是具有一去不回的特点的。”听了老师的话后他点点头坐下了,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认同了老师的观点。往往对这样的孩子,老师是缺乏关注的,一方面他热爱读书,懂得知识多,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会思考,所以学习成绩不会差,但是平常在课上总是一言不发。
  想想以往对学生的评价,总是认为不爱发言就是一个腼腆,害羞的孩子,多少次做出了这样武断的评价。其实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需要教育者长期的关注,多方面的总结,及时的肯定,适时的鼓励才有可能被挖掘,被理解的。教师要善用激励性的评价及时鼓励学生的表现,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评或互评,在评价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听取别人意见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心理学指出:在由内在动机驱使的活动中,人们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兴奋和自信,同时会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有更出色的表现,也能表现更持久的坚持性和独特的创造性,并释放出强烈的幸福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挖掘学生的潜能,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平等相处,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以他是弱势中的一员而一成不变地看待他,忽视他。  案例描述  多动症儿童对外界的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失去敏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心不在焉,小动作多,
期刊
一、理论概述  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其中所谓的性格,说的就是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又是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后天培养,产生自信心的结果。由此可见,自信心的培养对一个孩子智力和其他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實践中我发现,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大有人在。其实这也是一种病态,而身为心理健康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准确的找到病源,采取有效的方
期刊
一、求助者的基本信息  姓名:明明  性别:男  年龄:8岁  年级:小学低学段  二、求助者的问题表现  学习问题:注意力涣散,考试焦虑,学习焦虑。  情绪问题:易激动,经常控制不住地大笑,管不住自己的情绪。  行为问题:总是爱追别人,动手打别人,而且力气很大,但自己认为是和别人玩。  人际关系问题:由于他总是爱追着别人打,班里很多同学都怕他,很少有人主动和他玩。  心理成长问题:心理自卑,认为
期刊
摘要:求助者皮皮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频繁吸吮手指,引起了老师的关注。老师向家长详细了解情况,并结合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指导家长正确对待问题并充分理解孩子,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经过一学期持续不断的关注,家长和老师的紧密配合,皮皮吸吮手指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能自信地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玩耍了。  关键词:焦虑;接纳;情绪;心理需求  第一章 求助者的信息  皮皮 男孩 6岁 一年级
期刊
教育的全部秘诀是爱,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让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集体;工作时间的特殊性——在我看来生命不息、教育不止;工作方法的特殊性——不是力量与速度的对抗,而是心与心的碰撞。我觉得教师做的就是播洒爱的工作,同时,还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成长。  一、情况分析  有一天课间,我们班的张翔悄悄过来找我,趴在我的耳边轻声对我说:“高老
期刊
摘要:本文是一例小学生因为妈妈的缺位,爸爸的偏执导致的行为、人际和学习出现问题的案例。老师通过营造温暖的、接纳的、包容的班级氛围,给予妈妈般的关注和照顾,促使妞妞建立与老师内心的连接;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其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最后她在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努力下,走出了自己的世界,愿意和老师亲近,并且交上了朋友,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关键词:沟通;包容;接纳;关注  一、
期刊
摘要: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中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培养与激发,令人不容乐观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着或者越来越弱、或者过强,教师需要更多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方法。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勒提出的,这一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类,即注意、切身性、自信和满
期刊
摘要: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植树问题中创设情境为例,作者在设计的四稿不同情境中感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首因效应;教学;创设情境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
期刊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用心去雕塑每一位学生。14年斗转星移,14载杏坛春秋,世事已变化。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对“爱”的追求,坚守的是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初心。操场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运动;节日里,我和同学们一起排节目;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一齐参与;比赛中,我和同学们一齐呐喊助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教师耐心、细致地研读,用充满魔力的“师爱”开
期刊
摘要: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六年级孩子们来说,一部分青春期问题,也会困扰着某一些孩子,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一个被“分手”而陷入迷茫中的孩子找到了我,想寻求帮助,了解到了孩子的问题,通过谈话与孩子共情、对孩子情绪的疏导以及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应对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关键词:青春期;情绪疏导  本学年主要教六年级的心理课,面对这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也会面临青春期的一些问题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