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x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愉悦、和谐的课堂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有趣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去关注学习的内容,能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
  如教学《年 月 日》时,我引入时播放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日歌,然后提问:“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请问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你生日的那一天究竟有哪些奥秘呢?想知道吗?”然后引出新课学习的内容。
  二、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皮亚杰说过:“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学会思考,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通过提疑问、布障碍、设迷局、揭矛盾。创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各种思维碰撞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圆锥的体积与我们学过地圆柱的体积有关系吗?下面我们来做实验:把空圆锥装满水倒进空圆柱里,几次可以将圆柱倒满?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1)第一组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2)第二组等底不等高的圆柱与圆锥;(3)第三组用等高不等底的圆柱与圆锥。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第一组的同学很快得出结果,三次倒满;第二、三组的同学提出异议,不同意第一组的观点,教师抓住提问,为什么有不同的情况?让学生讨论探究,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突出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疑惑、悬念,有意地创造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困惑,在问题的困惑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创设合作交流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数学课堂的重要方式。学生合作交流,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热烈的课堂氛围,有利于问题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与例题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设置认知冲突,积极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探索交流的活动之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动手操作,动口说说,动脑想想等环节,提供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交流,为学生扩展探究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基础上,让学生推理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师设计以下问题,出示合作学习要求:(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与同伴说说你拼的图形(3)小组合作交流,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设计这样的问题,教师搭建了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知识的交流,让学生在合作的情境中,求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實践操作中、合作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创设数学活动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识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给学习材料以丰富的现实背景。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把应用的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相同的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例如,在教学《元 角 分》时,教师创设一个小超市,让学生应用所学内容,在小超市进行购物。提出要求:一元能在小超市购买哪些物品?又如,学习《时 分 秒》后,让学生体验活动,一分能做什么?要求(1)活动内容有:拍球、跺脚、拍手、写“人”字(1)四人一组,你们可以选择你们喜欢的活动做一分钟。(2)说说你们一分钟内做了什么事情,并记录下来。(3)组内交流,向老师汇报。为了增强学生对一分钟的体会,我设计了多个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学生体验到,一分钟虽短,却能做好多事。这样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中参与学习,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扩展了学生的思维。
  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多种方式呈现问题,把握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上护镇地处广东省陆河县西南部,面积121平方千米,辖14个村(居),户籍人口近五万人。全镇于创强前的15所小学自然减到现在的10所。学生从4000多人到现在的1724人,主要原因是地处边远山区几个村委的村民逐步迁至镇区、县城等地定居,该地小学逐步停办,也有一部分随家长外出做生意或打工地就读,一部分迁至县城就读。  本人自1991年6月于陆丰師范毕业后一直坚守在我镇小学任教。工作二十多年来,经历了教
期刊
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内容,不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化学技巧。初中化学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这门科目,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知事物很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下来,本人就多年从事化学教学的研究经验,浅谈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培养。  一、温故而知新,合理预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有些概念的引入要通过计算来
期刊
交际是每一个社会人生存的基本需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交往的素养。”但是,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口语交际有着畏惧害怕心理,该如何让学生放的开,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讲呢?这是当前口语交际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不断的正确引导,慢慢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学
期刊
贾岛一天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难以决定,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不知不觉走到韩愈的仪仗队中,被侍从带到韩愈面前。贾岛详细地说明了闯入仪仗队的缘由。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闩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
期刊
从英本主义的英语教学理念出发,我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重在强调学习者参照英语为母语者的行为规范和文化。而今,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审视,英语教育的价值和目标是多元化的,已从单一语言目标转为“多元目标”,从语言交流目标扩展到社会文化目标和思维认知目标。尤其在培养思维品质方面,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出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
期刊
广东地质版初中地理的区域地理知识集中分布在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涵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具体内容。区域地理内容庞杂,不同的地理区域特点各异,而同一地理区域内部各要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最终构成区域地理环境和全球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的区域性和整体性、人文地理要素的区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包含如下基本内容:一是地理位置
期刊
当今的时代,是个创造性的时代,是个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时代,它呼呼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核心,基础教育这块教育大基地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让学生在这知识经济的时代中能具有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力。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人始终具有社会性。因此,人必须要具有文化素质,是必要的第一位,社会进步与发展带来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而人们对情感的疏导,心灵的慰藉
期刊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哈佛大学时曾进行“小世界实验”,该实验启发他提出六度分隔理论。简单说,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六个人就能建立起联系。无论以谁作为出发点,最终都要回归与本身的联系,这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一个圆形轨迹,如蜘蛛网一般,纵使千丝万缕,核心都是本身。现在,我们大胆地将语文课堂比作一个语言文字交流的“小世界”,学生作为主人翁,要与语言文字建立联系,以学生为核心,如“六
期刊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以“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己任,树立“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合适学习方法的学生”的信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