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之间的“矛盾”究竟在哪里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毋庸置疑的是,没有哪家父母不想让自家孩子学好,没有哪所学校的校长(老师)不想把学生教育好,这是家长和校长的最大共识。但情况不容乐观,近年来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矛盾究竟出在哪儿呢?如何才能解决呢?
  一、养育孩子不是“养猪”
  这是我收到的一位小学生家长“程”爸爸写给小学校长的信。我把这个小学校的真实名字用“××”代替了,家长的姓名用“程××”代替了。原信如下:
  请别放弃我的孩子——给××小学的一封信
  朱校长和全体老师好:
  在此,我给你们深鞠一躬!
  我的孩子笨,给您带来麻烦,让您辛苦了,不好意思,我为我的孩子笨而感到羞耻。但,作为人父人母,你们也是,自己的孩子再笨,再无用,那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父母内心的幸福和骄傲,当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们比我懂。
  听闻,只是听闻,因为我的孩子是个笨蛋,你们选择了让我的孩子不参加期终考试,甚者,给我的孩子说这一段时间可以不上学了。当然,孩子的话我不信,我的孩子笨,又捣蛋,这应该是孩子的谎言;我坚信,老师们比我懂,如果这样,就是老师对孩子的放弃,无形中会给孩子小弱的心灵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让孩子感到自己是不行的,自己是一个做不好这也做做不好那,让孩子永远失去了自信和他信,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想想我都害怕;还好,我相信这是孩子的谎言,我坚信,作为师者,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师者,是孩子家长最信任的依托,更是孩子最信任的“神”,孩子口中常说的是“我老师说的”“我老师让做的”,孩子们这段时间的言行,几乎都是以老师为表帅,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人之初,性本善,而老师正是如何左右孩子人之初以后的善与劣的根本,所以,我坚信,以朱校长为中心而作为孩子这时最依赖最高信任的团队,不会因为以班级,以学校而所谓的荣誉为名,实则以自己荣誉和某些利益而放弃我的孩子,当然,我还是坚信不会的。而恰恰事实是。
  老师,至今也是我最信任最尊重的人,至今,逢年过节我都去看望我的一些老师。我在校时,也是一个劣等生,但老师没有放弃我,虽然,我没考上学,现在也没学会种好地,更没生出聪明老实的孩子,但老师的没放弃我。记得当年,李校长拿着棍子从校外的台球桌上把我赶到教室上课;张老师,一个教英语的人极力在找人教我绘画;李老师总以姐姐的身份温暖我;孙老师常常熊哭我再为我洗去脸上的泪水;毛老师到我毕业还为我送来文学艺术类的书籍;张校长对我说,你学不好是我没教好,你考不上学我可以尽量的给于你知识,我的职责就是,尽其所能的想法教会每一个学生,现在放弃你,你会放弃自己的一生,这样我们不是为人师表,是害人的魔头。
  我请求,朱校长和你们的团队别放弃我的孩子,别让我的孩子刚进校门就学会了自暴自弃!我当然也坚信,师者的师德和人品!
  此致 敬礼
  学生家长 程×× 2015.6.25
  从这封家长写给校长的信中不难看出,家长很有怨言,这封信也很有代表性。程爸爸认为,是老师打击了孩子的自信,从而导致了学习不好,并放弃了孩子——这就是目前越来越突出的家校矛盾所在。
  我从2005年开始关于家庭教育,接触了全国各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数万孩子家长,很多父母也有一个共识——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我把钱交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责任,不然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做什么?
  也有家长经常问我“孙院长,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我给他吃好的穿好的,上最好的学校,长到现在十二三岁了,我都没让他刷过一次碗、拖过一次地、洗过一次衣服,你说他咋就不好好学习呢?”我在想,这样养育孩子的方式和养猪又有何差别呢?也正因如此,才导致了像今年6月贵州省毕节市四个亲兄妹一起喝药自杀等事件的不断发生,因为他们感受不到来自于父母的“温暖”了,活着没意思了。
  但是,养育孩子不是“养猪”!养猪只需要给猪吃好喝好,即使没有个好猪圈,只要有吃有喝猪也照样长得膘肥体壮。
  一个孩子从生下来是在家长大的,最先接受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换句话,一个孩子要教育好,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缺少哪方面都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特别是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是绝对不能没有的,谁放弃了家庭教育,也就等于放弃了孩子的教育。我没见过给校长写信的这位程爸爸,我想问的是——你放弃孩子了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仅仅有房子住、有吃有喝有衣服穿就可以了吗?
  这位家长在信中说,不让孩子参加期终考试会“让孩子永远失去了自信和他信,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想想我都后怕”。我相信此言不假,但不全真。因为孩子的自信不仅来自于学校,更来自于家长。我曾看到一家庭教育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妈妈第一次给上幼儿园的儿子参加家长会,老师告诉妈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但她在和儿子一起回家的路上,却这样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第一次没让她喂饭吃。妈妈在儿子上小学后又去开家长会,老师告诉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她在回家的路上虽然流下了泪,回到家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初中后,这位妈妈又一次坐在儿子的座位上开家长会,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然而这次直到结束都没听到。临别时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这个孩子最后考上重点大学,当孩子把大学录取通知书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上面故事中的孩子可以说经过了数次打击,如果按程爸爸说法,这个孩子的自信心会被打击的一点都没有,甚至破罐子破摔;但故事中的妈妈很有智慧,很有方法,她能及时给孩子以自信,并让孩子不断增强自信,不知道程爸爸这样做了没有?现实是,有很多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彻底的输在家庭教育上!
  诚然,孩子需要自信,这种自信不仅来自于学校老师的表扬或激励,更来自于爸爸妈妈的鼓励,因为父母是幼小孩子最信任的人。孩子的自信还可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比如让孩子动手拖地,即使拖得不像妈妈那样干净,家长及时给予“能帮妈妈了”这样的表扬,让孩子感觉“我能行”,这同样会让孩子获取自信,并把这种自信转移到学习上;而孩子的这种“自信”来源是父母以外的人代表不了的。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挣钱给孩子吃穿,还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家庭教育知识,这样才能把孩子“养育”好,才能“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有的家长给我说“孙院长,你不知道我有多忙,我哪有时间学习那些东西啊!我还要挣钱给孩子买房子呢!”不知道这样的家长是否这样想过——你想过为什么而忙吗?你想忙出什么结果吗?如果你忙的像毕节那个家庭那样连孩子都没有了,你还要房子做什么呢?父母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不能弥补孩子教育上的失败。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如果你忙得连孩子都不能去顾,你要孩子做什么吗?
  所以,毫不客气地说,孩子教育不好,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教育不好,首先是父母没有担当起应尽的家庭教育责任所致,其次才是学校。换句说,家庭教育是家校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学校教育是次要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先从家庭教育入手。
  二、家校矛盾如何化解?
  在家长QQ群里,在接送孩子的学校门口,只要家长们能聚在一起,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抱怨学校、抱怨老师、抱怨教育,就是不抱怨自己的家庭教育没跟上。正是因为父母不配合、家庭教育没跟上,从而大大消减了学校教育的成果,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和难度;也有一部分父母,想配合学校做好孩子教育,但不知道从何做起,也不知从哪儿获得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大幅“打折”。
  同时,老师们对家长也有所不满,“独一代”(第一代独生子女)太娇宠“独二代”,正常的批评有时也会让老师“引火烧身”。像上面程爸爸说的“李校长拿着棍子从校外的台球桌上把我赶到教室上课”,大家试想一下:这样的事假如发生在如今的哪个学校,家长还不闹得全世界都知道啊?有时,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给父母随口说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引来家长到学校的一番理论甚至打骂。去年11月,吉林省吉林市某校一位学生回家给家长说,班里同学发生了矛盾,老师调查他了;结果,次日这位学生的家长带四五个人直接到学校打伤老师并住院,还扬言“谁也不能动我家少爷”。在自媒体时代,有的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孩子受的“委屈”等发到网上,导致老师不敢管学生,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哪句话说不正确,被家长抓住把柄,不仅给自己惹麻烦,也给学校惹麻烦;老师除了留作业、开家长会,尽可能避免和家长进行单独沟通;再加上一些老师的职业倦怠,在教学中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有力的媒介来填平家校矛盾这个“鸿沟”。
  首先,就是有效的家庭教育讲座。通过鲜活的事例,让父母明白家庭教育在孩子所受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代替的;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父母好了,孩子才会好;家庭教育好了,孩子的教育才会有效。此讲座不能由当地家长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的讲师去讲,因为很多家长本身就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再由当地讲师去讲,家长更认为是学校在借讲师之口推脱教育孩子的责任。这样的讲座应当由本地以外的第三方教育科研机构来进行,讲座内容不能是学院派、高大上的教育理论,否则,会把家长“听晕”、听睡或借去厕所、接电话机会一去而不回。讲座内容应当非常接地气,通俗易懂,听得家长不愿意走,让家长认为这样的事例就发生身边,就发生在眼前,不重视家庭教育是自己失职!
  其次,是对老师的讲座。即通过讲座让老师掌握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让家长积极、有效配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一位老师至少要带一个班,一个班少则三四十位学生,多则五六十位学生,也就是说一位老师要面对几十位家长,如果老师不能掌握和家长沟通技巧,不能和家长进行良好沟通,老师的很多工作便无法有效实行,便会出现“5+2=0”甚至“5+2<0”的现象。同时,如何让家长们和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也是老师应当掌握的“课外功夫”。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了,孩子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教育质量才有效提高。这也是家长和校长都愿意看到的结局。
  我认为,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是主角,学校教育是配角。只有父母真正把孩子的起步教育——家庭教育重视起来了,孩子的成长根基铸实了,孩子的教育才能好起来,家校之间才能少产生矛盾或不产生矛盾,才能有和谐教育。
  (作者系北京华夏正源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
其他文献
摘 要:将强盲性的概念引入失败-终止数字签名方案,构造了一个基于失败-终止数字签名的强盲签名方案,拓宽此类签名的应用范围。方案安全性基于离散对数难解问题。  关键词:强盲性;失败-终止数字签名;不可伪造性;离散对数难解  1引言  失败终止数字签名又称为故障停止式簽名,是由Birgit Pfitzmann和Michael Waidner[1]于1991年提出的。这是一种经过强化安全的数字签名,用来
期刊
摘 要:区域贸易中的争端解决机制问题日益备受关注。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核心的区域贸易建设正在进行,在区域贸易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贸易争端,适用何种争端解决机制、如何适用争端解决机制将是不可避免的话题。本文以CAFTA制度中的争端解决机制为例,论述制度与实践达致良性互动的重要性。通过解决制度与实践疏离的问题,期待日后能够真正利用好CAFTA此类的争端解决机制,让其发挥作用,为今后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区
期刊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感恩作为基本品德要求,其不仅是简单的回报需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在中学教育中落实感恩教育,结合当前的中学教育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感恩意识非常的模糊,在生活中甚至有一部分人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并逐渐的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这直接与中学德育工作中的感恩教育相关。基于此,在学生思想形成中语文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语文教育与感
期刊
在高校教师的群体中,女教师从数量上的确已经成为了很重要的一支力量,2007年高校女教师已占到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5.05%[1],但是真正能够进入高校“核心集体”的女性却是凤毛麟角,稀缺的很。实际上在我们经常召开的学术会议中,无论是出席开幕式的领导还是正式会议中发言论证的专家,绝大多数是男性,他们的头上往往带着各种各样的头衔、光环。工作几年后,明显感觉女教师在科研工作方面要想和男教师齐头并进是非常
期刊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动力,它是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主线。现代思维科学也认为:问题是思维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著名教育家顾明远也曾说过“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一个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不会提问的人也就无创新可言。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勇于探索、不畏权威,有敢于怀疑科学精神,会思考,勇于创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
期刊
“不学礼,无以立”。自古“礼仪”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国家的治理之策,也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使其认识礼仪的实质、明确礼仪的功能、理解礼仪的意义,对于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精神支柱的国家能够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不能设想一个没有礼仪修养的民族会得
期刊
道是老子的思想起点、核心范畴,具有先在性,道是一种整全状态,是一种永恒自在,道是天地的本原,也是人的本原,因而道也是人的生存的根本依据。相关原文为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一章。  一章:有将昆成,先天地生。悦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  道是完满的,道
期刊
一  2006年,刚毕业不到一年,每月的工资除去寄回农村老家补贴家用、交房租、日常生活费之后,所剩无几。为了工作方便,咬牙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去造访约好的学校,不再怕堵公交误点和高跟鞋搁脚了。一日,一书虫提醒道:书博会最后一天了!我们火速骑车赶到车站,从郑州去开封书博会分会场,主要奔着它的主题是图书交易和名家签名售书。刚到开封,我惊了:“坏了,自行车没有锁,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尤其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不能漠视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任其发展。“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害。”  一、当前初中生产生驼背之不良行为的现象。  镜头一:走路驼着背,上课趴桌子,看书紧贴着书本……部分中学生行为习惯亮起了红灯。有
期刊
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应分析人物生活的特定环境。分析人物在此环境下的所说、所做、所想。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连贯思考。从而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此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评价人物。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观点评人物。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我将以小说为例。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小说中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