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73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作为人文教育一部分的大学英语课程要以语言为本,探索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结合点,从而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依靠现代教育技术和網络资源,着力建设教学团队、具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同时开发第二课堂,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石文静(1975-),女,四川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讲师,英语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文学。
  【基金项目】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文理教学-教学保障经费”教育项目——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建设(编号:12205561115-001)。
  教育强则国强。如何充分发挥大学课堂主渠道作用,潜移默化地把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育过程中,关系到是否能够培养出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本文旨在讨论在这一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顺势而为,结合英语课程人文性、工具性兼具的特点,以语言教育为本,进行提升思政素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三位一体大学课程建设。
  一、课程思政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从党中央到教育部出台多个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课程思政是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肩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任,必须确保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心系国家、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一流人才。各地高校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启动一系列深化思政教育的活动。教育工作者们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培养人才为己任,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
  二、 课程思政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意义
  1.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规定。作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指南》里提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基于对他文化和本我文化的双向了解,聚焦于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提升在学生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中国智慧。
  2.传统大学英语课程的不足。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以英美文化为基础,以西方价值观为中心思想。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注重了解西方文明、领略西方文化魅力,虽然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的理念,但终究是聚焦于西方文明,重点放在“了解世界”,而忽略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长久浸染在西方文化中,学生难免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只感受西方文明的魅力,而忽略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优秀;只看到西方文化灿烂之处,而无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理性客观地认识到其多面性。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落地“课程思政”
  作为思政的隐性教育阵地,具有人文性的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先天优势。《指南》中明确指出,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基于这个理念,英语教育的专家、学者们,各地各院校的英语教师们对于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旨在从北京地区市属院校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落实国家要求、改善大学英语课程既有不足,以语言为本,寻找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结合点,进行我院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目标是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1. 加强团队建设,实现全员育人。进行课程建设,离不开优秀的团队。英语教师自身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从而打造出具有过硬专业基本功和政治素养的教师队伍。
  除了通过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等内部学习研讨方式以外,大学英语教师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交流,形成知识互补。此外,邀请校内外专家就中国道路、中国方案、 智慧等议题举办讲座,提升英语教师政治素养。最后,大学英语教师还应与团委、学工委等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教学内容上的增补。通过这些方式,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再通过言行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进而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教育内化到教学过程中。
  2. 具化教学目标,实现全程育人。首先,我院大学英语每个级别的教学大纲,均从“知识、应用、整合、情感、价值、学习”这六个维度详细阐述教学目标。其中“价值”维度充分体现了思政目标。例如,《大学英语IV》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后应该“能够深入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加强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坚定文化自信”。   其次,在每一个单元教案的“教学目标”中,除了涵盖传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目标之外,还应结合本单元特点确定价值塑造维度的思政目标,并具化设计整节课程思政融入点。使思政教育无声地贯穿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从一门课程的大纲,到一个单元的教案,再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层层具化,使课程思政从随意、随机的行为,变为成系统、有计划的教学目标。
  3.优化内容设计,实现全方位育人。(1)立足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思政版教学设计。首先,结合单元教学主题,以跨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西方文化,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的态度,同时适时引入中国文化元素,引导学生理性、有效地討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目的是树立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最终培养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沟通的爱国人才。
  其次,从英语语言知识出发,与时俱进地选取思政素材作为例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语言知识去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2)搜集社会热点,进行思政元补充。课程思政要立足主干教材,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大学英语教学要考虑到学生作为成年人的思维水平,从现实问题出发进行价值引导,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因人施教,实现价值塑造。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动态和心理成长。尤其当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有消沉、畏难情绪时,在学习中投机取巧时,教师要给予适时地干预,引导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鼓励他们开拓进取、刻苦勤奋、乐观向上、求真务实,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4.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时代感的思政教育。教师要根据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具体目标,灵活运用课堂讲授、问答、讨论、角色表演、辩论、案例分析、展示汇报等多种教学形式,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将教学内容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呈现出来,探索“互联网 思政教育”、翻转课堂等教育方式,使“课程思政”更具时代感,更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
  5. 注重教学评价,实现教育的闭环。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体系中,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全方位、可视化的检视。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要互相呼应,目标中的每一项都要可检视、有体现,并能运用评价结构指导下一步的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形成一个良性闭环。
  6. 用好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英语能力、锻造中国精神。立足校本特色,挖掘背景文化,利用英语文化节系列活动,倡导学生用英语微视频等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智慧。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与日常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手段、设计相结合,把深邃的思想、做人的道理地融入教学中,水到渠成,润物无声,而不让学生感到生硬地灌输或者是做表面文章。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不是在英语课堂上讲政治,而是从多维度、多角度把人类的优秀文化基因植入学生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英语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Z].2017:2.
  [3]陈雪贞.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
  [4]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7).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语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学生在语篇理解方面的数据,得到一些启示,希望通过隐喻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也帮助老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语篇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科素养;英语语篇;语篇能力  【作者简介】何艳,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乐山市2017年度教育科研项目“认知隐喻在高中英语阅
【摘要】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对于英语单词的充分掌握是英语复习内容中的重中之重。在即将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应该形成自己的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使自己能够在高考时发挥出自己的真实的英语水平。因此,本文将重点论述当前在英语词汇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英语词汇复习效率的具体措施,旨在给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一种可行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摘要】本文通过StringNet和SKELL两个本族语语料库检索系统,探讨基于语料库的边疆地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词汇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和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教学提供大量鲜活、地道的语料,将真实语境中的英语教给学生,探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职高专;词汇教学;语料库  【作者简介】宋琰琳,女,硕士,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一、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包括人类语言的发展与使用,且随着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不断变革,相继衍生出不少网络热词,随着中式英语也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通过对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中式英语进行收集,并对其成因及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中式英语;成因  【Abstract】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has caused eart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教育教学的脚步,而多元化的教学更符合新课改下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本文以初中英语为例,探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刘长发,王欣,吉林省桦甸市第五中学。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教师个性的发挥,还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能真正完成教学目标。因此需要教
【摘要】在英语“A I”结构中,主动词后的名词短语已经提升成了主动词的直接宾语,可以表现出其宾语特征连同它的主语特征。通过实例可以证明“A I”结构是一个序列中的两个成分,并且其宾格名词在主句中,所以主句中的其余成分例如其他的宾语、助词和附加语都可以介于AccDP和不定式之间。本文认为“A I”结构的显性提升分析更优于隐形移动分析。  【关键词】“A I”结构;显性移动;提升分析  【Abstra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迈入到了信息化时代,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也在紧随社会的变化而进行着改革创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广大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们,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也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希望找到更具科学性和高效性的教学模式,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大学英语课堂文化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教学优
【摘要】在当代教育背景条件下,只有不断拓展教育资源,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适应目前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文章主要从转变教学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重组课堂学习模式,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三个方面探究了信息化条件下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并进一步指出信息化条件下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在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前提下,信息量大幅增加且涉及的范围也越加广泛,新兴的教育方式以及学习的思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且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教育技术;听说能力;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阮丽群,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三中学。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
【摘要】本文从破解哑巴英语的角度提出朗读是学生获得丰富语言感知和积淀语言表达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围绕学生英语学习认知发展需要,注重多元化、开放性朗读形式运用,运用登台朗读、小组齐读、男女分读和角色对白等策略对丰富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可以起到一定的内化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情境;交流  【作者简介】韩树艳,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哑巴英语”问题不容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