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自建立之初走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的问题,沉重的财政负担、公务用车超标、公务用车私用现象不断加剧,公务用车制度逐渐成为社会上人们诟病的对象。为解决这些问题,党政机关从中央到地方都曾不断努力进行着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往往都无疾而终,公务用车制度先前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的同时,在改革中又积攒了一些新问题,新老问题聚集在一起,共同成为新一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点。本文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公务用车”角度出发,介绍了古代中国“公务用车”的问题以及政治家的改革,延伸至新中国后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通过对安徽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的研究,发现安徽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公务用车本身的问题、公务用车制度的问题、公务用车制度运行下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201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这标志着中国自上而下被称为“最彻底”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开始推进。这场改革里提出的“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改革重点将有效的解决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公务用车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以供后继研究者作为参考。关于公务用车自身的问题。公车属“公”,但是在实际的公务用车配备与使用过程中,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把公车的属性悄悄转化为“私”。本文从“破窗理论”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发现这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缺乏自律的表现,要确保中央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成效,既需要外边制度的保证,还需要内在自律的约束,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因此,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同时需要加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学习,转变工作作风,从思想上解决公务用车的属性、公车私用、单位小金库、抵触改革等等问题。关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存在公务活动分类不明确的问题,本文借鉴管理学上的办公事务活动分类把党政机关的公务活动也进行了相应分类,使得在公务用车使用上有了一个标杆。为保证改革的效果,建立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让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乐于监督的四个方面有效建立了群众监督机制。为减少改革中的阻力,适当的车补是必然的,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车补也会不断提高的,那么如何在不引起社会矛盾又能保证党政机关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合理提高车补就会成为党政机关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各地市的GDP增长率,得出了安徽省各地市的车补提高具体标准。同样是改革中的阻力,多余的司机安置与公务用车处置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借鉴国有企业下岗的方式,适当发放补贴,适当的转岗,做好了多余司机的安置工作;在多余公务用车处置上,本论文认为应阳光公开的处置,以免引起新的社会关注。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一场革命,在这个革命过程中,党中央下发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是纲领,加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建设是关键,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保证,建立健全的改革制度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