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性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学生的社会性是在社会关系中生成的,而课堂是实现学生社会性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场域。学生在课堂场域中通过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实现社会性的生成。
本研究以课堂场域中的学生社会性生成为研究问题,以交往为研究视角,借鉴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了以下四方面内容: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历史溯源;小学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现实考察;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理论分析;促进课堂学生社会性生成的实践策略。
围绕以上问题,论文主要以历史—现实—理论的序列展开分析,安排了四章内容:
第一章是对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研究的历史溯源。在纵向的历史梳理和横向的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关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进行方法论反思,从而获得本研究的重要启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社会性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培养具有自主精神的社会人是当代社会对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从跨学科整合的视角看,社会性的生成越来越强调双向互动的生成特征。
第二章是对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现实考察。以小学阶段学生作为现实考察的对象,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课堂场域小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发展问题、社会性生成的具体表现做以呈现。
第三章是对课题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理论分析。这一章是论文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将课堂置于场域视野下,在课堂场域多重关系中揭示学生社会性的表现形态、内在结构、生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在课堂场域中,学生社会性是在课堂交往中得以生成的。不同的场域内涵构建起学生不同的交往关系,实现着学生社会性不同方面结构要素的生成。在对课程文本价值的个体化解读中,实现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内化;通过群体文化中的个体间交往,使学生在群体归属的情感体验中发展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在课堂规范的规约与协商中,实现学生规则意识与自律精神的生成。学生的社会性生成是同质生成与异质生成的统一;是个体生成与群体生成的统一。
第四章提出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实践策略。在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进行历史梳理、现实考察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促进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实践策略:彰显课程文本的价值,尊重学生的选择与体验;重建课堂规范的内涵,赋予学生自我管理的权利;提升群体文化的意义,实现共同体中的主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