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来自不同地区的7个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进行培养性状的观测和分析,并对其中的6个菌株进行ISSR分子指纹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北京、甘肃、北疆、南疆、山西、内蒙和宁夏7个苜蓿假盘菌菌株的分离培养,进一步确认离心稀释法为分离假盘菌的较理想的方法,孢子弹射法能弹射出单孢但不能形成菌落。2.通过观测7个菌株的菌落直径和生长速度,发现南疆菌株略有优势但并不与其他菌株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北疆、南疆和内蒙菌株产生子囊孢子,而其余各地均不产生,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在产孢条件上有差异。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内蒙和南疆菌株在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大小指标上均表现出一致性;宁夏菌株在菌落直径和菌落形成天数上均落后于其他菌株,他们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 V-8碳酸钙、V-8、V-8碳酸钙苜蓿汁和V-8苜蓿汁4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得出,V-8苜蓿汁为苜蓿假盘菌最适宜的培养基。并从菌株日生长速度来看,苜蓿汁主要在生长中期发挥作用。4.对3种方法提取DNA的纯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氯化苄法效果最佳,SDS-CTAB法次之,SDS法最差。5.建立稳定的苜蓿假盘菌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2μL10×buffer,dNTP 0.2mM,MgCL22.0mM,Primer 0.5mM,模板DNA100pg/μL,去离子甲酰胺2.5%,DNA Taq酶1U,ddH2O12.1μL,共计20μL体系;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58℃退火45s(-1℃/cycle),72℃延伸2min,10个循环,94℃变性30s,48℃退火45s,72℃延伸2min,33个循环,72℃延伸5min,25℃保存。6. ISSR-PCR扩增在苜蓿假盘菌中表现出高度多态性,从44个引物中筛选出22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并得出AC、GAA、AG、GA、CA、CTC、ATG以及CT等2或3碱基的重复序列在苜蓿假盘菌中广泛存在,均是首次得到证明。7.对苜蓿假盘菌ISSR多态性标记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0.52时,将供试菌株分为2类,其中内蒙和南疆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最接近;结合各菌株的培养性状可以得出,是否产生子囊孢子和子囊盘大小与ISSR多态性表现出相关性,其余的指标均未表现出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