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口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其独特工作性质和特点也引起了翻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说外语就能胜任口译工作,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口译工作的一种误解。作为释意学派创始人之一,塞莱斯科维奇在上个世纪就明确指出:语言知识固然是必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译者要动用“认知补充”,否则语言将成为不承载任何意义的符号和代码。强调“认知补充”就是强调“人”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也符合交际学的原则,没有人的参与便无所谓交际。只有进行了有效而且准确的“认知补充”,我们才能创造出对等的语篇,意义才算被成功地翻译了。然而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首先就释意理论中“认知补充”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梳理,研究中发现即使在该派最新的释意理论论著——《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中,对“认知补充”的描述也较为含混。这导致了其它研究者在引用和分析“认知补充”的过程中对它的内涵的解读各不相同。由此,本文对“认知补充”的定义、内涵及来源的分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在吸收了其它翻译理论,如知识图式理论和刘宓庆的口译理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认知补充”的定义和分类。本文将“认知补充”定义为除了语言知识和技巧,成功的口译所必需的信息来源——语言外知识和因素,并将“认知补充”的主要来源划分为认知知识库、认知语境和交际环境三类。其中,认知知识库又被细划为百科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和口译职业知识。随后依据这样的定义和划分,本文对记者招待会中的口译实例进行了分析,对“认知补充”的每一分类均引用实例佐证,同时这也是对“认知补充”及其分类的合理性所做的进一步的验证和探讨。最后,通过对口译中的“认知补充”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在回答了“认知补充”是什么,从何而来等一系列问题之后,本文进而得出了在口译实践与教学中我们需要提高认知补充能力,并主要应从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提高认知补充意识三个方面着手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