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MR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探索MRI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础,确立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MRI分级分期标准以及乙肝后肝硬化的MRI诊断指标。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行腹部MRI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扫描序列主要包括横断面脂肪抑制FSPGR T1W序列;呼吸触发FRFSE脂肪抑制T2W序列;双回波化学位移FSPGR T1W序列;冠状面和横断面FIESTA序列及3期动态增强扫描。
将所获图像传输至GE工作站,所有图像的观察和测量均在工作站上进行。观察项目包括:肝脏T2WI信号强度指标及肝内异常征象,肝门区淋巴结,胆囊壁水肿,动态增强肝内的异常强化征象及各期肝实质的强化程度,肝脏表面不规则,肝脏边缘变钝,胆囊窝扩大征,门脉前间隙的宽度,尾右叶比,右后切迹征,再生结节,肝脏及各肝段的体积,脾脏的大小,腹水,侧支循环,肝内及肝周血管。对于MRI征象的观察,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在工作站上共同阅片,按观察项目和标准,达成一致意见。所有测量项目均由一位超过10年腹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影像科医生执行。所有计算均在SPSS13.0或MicrosoftExcel2003软件上进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最后符合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病例49例,平均(41.63+10.47)岁。对照组18例,平均(42.39±11.44)岁。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性别及年龄组成无统计学差异。
肝脏T2WI信号强度指标(SIID)平均为0.966+0.172,多因素方差分析G的不同分组F=8.608,P=0.000;S的不同分组F=4.032,P=0.009;G和S的交互作用F=2.374,P=0.050。偏相关分析显示:当固定S的影响,T2WSIID与G的相关系数r=0.622,P=0.000;当固定G的影响,T2W SIID与S间r=-0.361,P=0.011。ROC曲线显示肝脏T2W SIID诊断中重度肝炎(G3+G4)曲线下面积为0.925,P=0.000,其最佳诊断界点处SIID为0.97;诊断重度肝炎(G4),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P=0.008,最佳诊断界点处SIID为1.11。
T2WI肝内斑片状影在正常.轻度组、中重度组间P=0.018,线网状影P=0.010,间质水肿P=0.000;以S0,1,2为正常及轻度肝纤维化组,以S3,4为中重度肝纤维化组,上述各征象在两组间P值分别为0.014,0.000和0.000。Kenall’s tau-c等级相关显示炎症活动度G与T2WI肝内斑片状影及间质水肿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r=0.278,P=0.005;r=0.806,P=0.000。纤维化程度S与T2WI肝内线网状影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r=0.579,P=0.000。以肝内斑片状影作为判断中重度肝炎的标准,其敏感性为27.778%,特异性为96.875%;以肝内间质水肿作为判断中重度肝炎的标准,其敏感性为83.333%,特异性为90.625%;以肝内线网状影作为判断中重度肝纤维化(S3,S4)的标准,其敏感性为58.824%,特异性为96.97%。
肝门区短径大于5mm的淋巴结在各炎症活动度组间的出现率有统计学差异。以有两个及以上短径大于5mm的淋巴结存在者为诊断G2及以上炎症活动度的最佳指标。淋巴结是否存在与肝纤维化程度无关。偏相关分析显示肝门区淋巴结的大小指标与G间r=0.362,P:0.010,与S间r=0.046,P=0.753。诊断G2及以上炎症活动度的淋巴结大小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P=0.000,最佳的大小指标为90m㎡,其预示G2及以上的炎症活动度的敏感性为89.66%,特异性为80.95%。
胆囊壁水肿在各炎症活动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9),在各纤维化程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403)。以胆囊壁水肿作为判断中重度慢性肝炎的标准,其敏感性为33.33%,特异性为100%。
动态增强早期斑点状影与炎症活动度各组间r=0.528,P=0.000,后期线网状强化与炎症活动度无关。以动态增强早期斑点状影作为判断慢性肝炎炎症活动中重度的标准,其敏感性为55.556%,特异性为93.75%。
动态增强后期线网状影与纤维化程度间的相关系数r=0.871,P=0.000。以动态增强后期线网状强化作为判断S2及以上纤维化程度的标准,其敏感性为83.721%,特异性为95.833%,准确度为88.060%,阳性预测值为97.297%,阴性预测值为76.667%.动态增强门静脉灌注指标和炎症活动度有关(r=0.304,P=0.034),和纤维化程度无关(r=-0.114,P=0.436)。平衡期CER与纤维化程度有关。
肝脏表面不规则与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无关(P=0.155),也不能判断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但能够提示进展期肝硬化(P=0.000)。以肝脏表面不规则作为判断进展期肝硬化的标准,其敏感性为64.706%,特异性为96%。
肝脏边缘变钝能提示早期肝硬化的存在(P=0.002),其敏感性为65.217%,特异性为100%。
胆囊窝扩大不能说明早期肝硬化的存在(P=0.102),但可作为预示肝硬化的一个指标(P=0.000),其敏感性为94.118%,特异性为80%。
肝脏右后切迹征在肝硬化组和正常-慢性肝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7),其诊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为17.647%,特异性为98%。
再生结节能够诊断早期肝硬化及肝硬化(S4+S5)的存在,其敏感性为56.522%,特异性为100%。
门脉前间隙的宽度为12.493mm±8.551mm,其与肝纤维化程度间rs=0.506,P=0.000,从S3开始,门脉前间隙就明显增宽,S5较其它各组增加更明显(P<0.05)。分界S3及以上纤维化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P=0.000,其最佳的诊断宽度为>9mm。分界S4+S5的门脉前间隙宽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P=0.000,其最佳的诊断宽度为≥10mm为标准。诊断肝硬化(S5)的门脉前间隙宽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P=0.000,其最佳的诊断宽度为>12mm。
尾右叶比率不能鉴别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也不能预示乙肝后肝硬化的存在。
肝脏总体积为1209.096±239.656cm3(782.3-1902.36 cm3)。左叶内侧段的体积与炎症活动度(rs=-0.578,P=0.000)和纤维化程度(rs=-0.529,P=0.000)间有相关关系;而TLV,TLV/BM及其余各肝段体积的大小与肝脏炎症活动度间无相关关系。
纤维化程度与TLV,LMSV,RASV,CLV及TLV/BM均有相关性(rs分别为-0.337,-O.672,-0.326,-0.315,-0.444,P值分别为0.005,0.000,0.007,0.009,0.000),与LLSV,RPSV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s=-0.027,P=0.828和rs=-0.102,P=0.410)。TLV及RASV主要为肝硬化组和其它各组的差别,正常及慢性肝炎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MSV从S2开始就较正常组明显减小并有统计学差异,肝硬化组减小更明显,与S0-S3都有统计学差异,而慢性肝炎各组内LMSV无统计学差异。LMSV/TLV与S呈负相关(rs=-0.621,P=0.000);LLSV/TLV,RPSV/TLV,LLSV/LMSV,RPSV/LMSV和RPSV/RASV与S呈正相关(rs=0.245,P=0.046;rs=0.265,P=0.031;rs=0.619,P=0.000;rs=0.536,P=0.031;rs=0.258,P=0.035)。
脾脏平均体积指数为(569.24+348.60)cm3,其与纤维化程度间相关系数为rs=0.669,P=0.000。肝硬化组脾脏的体积指数比其它各组均大,并有统计学差异。脾脏体积随肝纤维化程度S的增加逐渐增大,从S2开始就和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但慢性肝炎各组(S1-4)内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MRJ能够一定程度的反应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能够进行一定的分级分期;能够较准确地判断乙肝后肝硬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