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之辨:晚明佛教对良知学的诠释与融通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ie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不但在儒学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晚明佛教。云栖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觉浪道盛等僧人对阳明良知说进行了考察与反思,并通过对阳明思想的诠释与融通而使儒佛会通得以进一步发展。当然,这种会通是在对阳明“良知”思想的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晚明佛教的复兴,因此具有双向的诠释与观照的作用,既可以深化阳明良知学说的思想内涵,也可以拓展晚明佛教复兴的义理进路。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晚明佛教从三个方面对良知进行了阐发,一是良知之“性德灵明”,其作为灵明之主体,乃是先天道德法则的源泉;二是良知之“无是无非”,其作为绝待性的本体,超越一切相待性的是非;三是良知之“一切现成”,其为众生所先天具足,并能于当下随处显现。因此,晚明佛教并没有否定良知之存在本体的地位,只是他们更强调本体为空性之存在。
  从寂照论角度来看,晚明佛教对良知之“虚灵明觉”、“知善知恶”、“无知无不知”皆予以肯认,并有进一步的阐发:“虚灵明觉”强调良知乃是一种道德直觉,“知善知恶”强调良知为先天的道德法则,“无知无不知”强调良知的客观普遍性。但晚明佛教亦指出,阳明之良知涉及情妄而为一种有执的纯粹知性,而佛教的真知应为一种清净的般若智慧。
  从工夫论角度来看,晚明佛教对致良知工夫进行了深化,并突出一种无有执着的超越精神。阳明的致良知工夫乃是要复归心体的感应明觉,使本心无所滞碍而回归永恒之良知;晚明佛教的转识成智乃是要复归心体的清净无妄,使本心无所执着而体证寂灭涅槃。前者强调万有为天命流行,故需对天命进行体认,从而实现道德生命的挺立;后者则强调一切万物本空,生死即是涅槃,从而体证本无生死的境界。
  因此,阳明与晚明佛教对“良知”的理解乃是空有之辩的历史展开,前者突出良知的先验实在性,后者突出良知的虚无寂灭性。从诠释的角度看,晚明佛教一方面用“以佛释儒”的方式深化了良知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也在一系列的诠释过程中促进了晚明佛教的复兴。从融通的角度看,晚明佛教乃是基于求同存异的立场对阳明学进行了融会,其融会方式非简单拼凑或随意比附,而是对概念与义理进行了细致的审视、观照,从而实现双方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生。
其他文献
本文以身体美学的视域,对福柯思想中关于身体美学的演变进行研究。福柯的身体美学思想尤为突出身体的重要性,他对身体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强调人们需从身体出发去把握其主体性价值。但福柯的身体美学思想最终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实现,正因为如此其思想遭到了多方的批判。一些批判具有建设性意义,但一切批判则是对福柯的误解,故而,从整体上对福柯身体美学思想进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福柯并没有专门论述身体思想的作品,但从他的文本中可以发现,他一直对身体的意义进行关注,在各时期的著作中都对身体进行了论述。虽然在各时期的著作中,福柯关于
伊斯兰信仰在回族社会中不仅是一种内化于心的信仰追求,更是一种外化于行的生活方式。本文在综合运用宗教学、民族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并结合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大洼塘村回族妇女这一群体的宗教生活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其如何在家庭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不同场域中来践行自身信仰,并尝试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在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中理解回族妇女的宗教行为与宗教理念。本文既关注伊斯兰信仰对妇女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又致力于提供一种女性视角与女性声音,呈现
酒自古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论文以汉赋中的涉酒赋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先秦以来酒文化的发展,通过纵向、横向两方面梳理汉赋中涉酒赋作的不同主题,将之归纳为祭祀用酒、宴飨饮酒、个人饮酒三类,探讨各类赋作中酒承载的审美精神及其辩证关联。首先,汉赋对祭祀用酒的描写在继承先秦以来“人神之和”文化理念的基础上,突出了人对酒的审美敏感,关注人与神的美感之和,体现出了“人神允洽”的审美精神;其次,汉赋对宴飨饮酒的描写继承了先秦以来宴飨饮酒在君臣欢康、调和人伦、讽喻劝诫方面的文化观念,体现出了讲究节制的,以政治人伦之和为中心价
图像沟通着视觉与存在,图像中可见的部分与视觉关联,不可见的部分与存在关联,这是它们三者的逻辑关系。然而,在时间的序列中,它们并不总是完全同时在场。潘诺夫斯基通过考察历史中的图像及图像志,从而建立完整的图像学体系,揭示图像在历史中发展的逻辑,即视觉·图像·存在。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绪论,主要交代选题缘由与基本依据,认为目前国内外关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为图像史地位研究、理论背景研究、操作实践研究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
“正义”问题是道德哲学探讨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诠释了不同的价值流派对待“个人权利”的不同方式,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交锋便是这一问题的最好例证。在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交锋中,密尔重新演绎了功利主义的论证,吸收了更多义务论元素到功利主义体系中,对边沁功利主义忽视个人权利的问题进行了修正,并回应了自由主义者对功利主义的抨击。
  边沁功利主义对个人权利的忽视使功利理论丧失了以往重要的地位,这恰好促使了密尔功利主义正义思想的崛起。密尔对正义、个人权利和功利三者关系的分析,并指出个人权利是沟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思维发展的不断深入和认知科学水平地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重视道义逻辑的研究。虽然道义逻辑属于模态逻辑的一个分支,但是它却跟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中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传统研究道义逻辑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道义逻辑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用研究逻辑的形式化方法生搬硬套给道义逻辑,用构建逻辑系统的方法来构建道义逻辑系统,有削足适履的倾向。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认知科学背景下文化认知的研究对道义逻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对道义逻辑不能简单进行分析,更不能生搬硬套地用研
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义词,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在马克思理论发展过程中,蒲鲁东是影响他理论发展较重要的一个人,《哲学的贫困》这本书也是为公开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作。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肯定——分歧——决裂的变化,对蒲鲁东态度的转变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变化——对唯物史观的深入,这也是两者决裂的终极原因。针对蒲鲁东唯心史观的“经济矛盾的体系”,《哲学的贫困》进一步明确以及深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及其内容;在批判蒲鲁东形而上学的过程中,马克思明确了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
《论犹太人问题》是卡尔·马克思早期思想转折之代表性著作,其写作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在探寻如何实现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道路上,青年马克思成就了马克思主义。青年马克思与整个青年黑格尔学派决裂,以此文着重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鲍威尔对犹太人问题的见解,并接纳了鲍威尔对所谓基督教国家的批判。以“犹太人问题”为理论出发点,马克思认为,宗教解放的完成并不能解决犹太人问题,宗教解放是政治解放的前提。政治解放却是通往人类解放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走向人类解放终点的标志性路标。在此过程中,他不满于仅
刘一明早年习儒,因病而慕道,由“易”而入“丹”,成为清代著名的易学家与内丹修炼家。其学问以“丹道与易道同一”的思想一以贯之,认为“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易》非卜筮之书,乃穷理尽性至命之学。”而丹道即为性命之道,易道则为阴阳之道,“昔者圣人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故此本文以“性命”为基准,统摄刘一明的丹道与易道之学来进行论述。以阐明刘一明的“丹道”与“易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丹道即易道”的思想对他整个修道思想的价值意义。
  全文分五个部分来论述。一、在绪论中,从易学与内丹学的演变史及刘
为实现人的解放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存状态存在着实然和应然的差异,人是需要脱离这种差异而实现自身的解放。这种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存在与本质之间是分裂的,这种分裂使得人的存在与本质不能实现内在的统一。根据马克思的人性洞见,应然上人是自由的对象性存在物,实然上人在自身的存在与本质、自身生命本质与人的类本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分裂,这种内在的分裂具体展现为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生命活动与生命本质关系的异化,人的解放正是克服这些异化关系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