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土地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现实迫切要求人们需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用地实施动态监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以维护良好的土地资源结构。 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以江津区1995年、2001年、2007年和2013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江津区1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扩张演变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研究,并结合江津区实际建立城市建成区扩张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江津区近18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明显。从数量上看,江津区6大地类(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和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持续增加的趋势,18年间增加了10296.96hm2,其动态度最高,为2.60%;耕地面积表现为逐年不同幅度降低的趋势,总体上呈减少了23972.60hm2,动态度为-0.88%;林地面积表现为逐年不同幅度增加的趋势,总体增加了13772.18hm2,动态度为0.25%;水域面积和草地面积总体上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变化幅度都不大;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从利用程度上看,历年土地利用程度测算值均在250以上,说明整体上江津区土地利用程度比较高;从利用结构上看,江津区历年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江津区各个地类的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土地利用结构亦是不断趋于合理。 2、江津区近18年来城市建成区扩张显著,组团式发展格局明显。江津区城市建成区由1995年的253.56hm2增加到2013年的3202.12hm2,总体增加了2948.56hm2。年均扩张速率、扩张面积、扩张强度指数分别为58.14%、147.43hm2、11.34,总体处于高速扩张状态,三大组团(几江组团、德感组团、双福组团)的建成区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且均处于高速扩张状态。全区城市建成区紧凑度指数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95年的0.23下降到2013年的0.02;相应地,全区城区分形维数由1995年的1.184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1.266,说明随着江津区城区发展的离散程度的增高,江津区城市发展的不规则程度越来越高。从各个组团来看,几江组团城市发展空间相对集中,城区紧凑度最高,城区不规则程度总体较低;德感组团城市发展紧凑度相对较低,空间不规则程度较高;双福组团城区空间紧凑度最低,不规则程度最高。 3、建立了江津区城市建成区扩张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综合—全面—有效”为构建思路,在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以及独立性原则的指导下和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江津区发展实际构建了江津区城市建成区扩张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子体系,一是城市用地规模评价体系,该子体系包含了5个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城市用地规模合理性;二是城市用地效益评价体系,该子体系包含了8个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城市用地效益合理性;三是城市布局-形态体系,该子体系包含了2个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城市布局-形态合理性。 4、江津区城市建成区扩张合理性增强。从评价结果来看,江津区城市用地规模指数表现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由1995年的0.000增长到2013年的0.321;城市用地效益指数同样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由1995年的0.038增长到2013年的0.571,指数增大了14.03倍;城市布局-形态综合指数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由1995年的0.107下降为2013年的0.000;从综合指数来看,江津区1995-2013年城市用地合理性综合指数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由1995年的0.145上升到2013年的0.892,指数增大了5.15倍。总体来看,江津区城市建成区扩张符合经济发展用地需要,扩张合理性日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