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造力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美国的“21世纪技能”中对创新技能、创造性的关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均把创造力评价视为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一维;我国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把“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未来的主要任务。然而,在持续的升学导向的压力之下,我国现有的学业成绩考试,过分强调对学科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非智力因素、态度等的关注,过于倚重量化的裁决,而缺少质性的判断。进入新世纪以来,创造力的研究变成了世界性的课题,各国均已认识到国力的竞争在本质上表现为各国创造力的高低。21世纪,不论是面对经济、社会、数字时代等方面的挑战,还是面对精神、环境层面的压力,都要求我们的教育系统能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上有重要贡献。本论文首先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逻辑框架、核心概念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接下来对创造力的内涵及构成进行了探究,梳理国内外关于创造力构成的主要观点和视角,结合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透析了创造力构成的重要元素,为创造力的培养及评价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论文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创造力培养的价值,从价值维度与创造力的当代意义等视角展开分析,并从创造力形成的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探讨了创造力培养的路径。论文最后一部分,从创造力测量的发展历程、创造力在基础教育评价中的缺失,到创造力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工具及实施原则等,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创造力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