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哮喘持续状态,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与发育。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遗传、感染、神经和精神、环境、运动、药物等因素均与其有关,其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被认为是发病的基础。IL-12是经典的Th1细胞因子,而IL-25是新近发现的Th2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是嗜酸性粒细胞的特异性趋化因子,在哮喘时气道炎症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三者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不同时期血清中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与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实验室指标,并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方法:随机抽取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儿童55例作为观察对象,诊断标准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诊断标准。其中急性发作期28例,缓解期27例。另随机选取同期同年龄组2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儿童均无特殊病史,近期(1个月内)无全身感染性疾病,未使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等。各组间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各组儿童血清IL-25、IL-12及eotaxin水平。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直线回归相关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界限。结果:1血清IL-25水平(pg/ml):发作组为56.75±12.11;缓解组为46.97±11.53;对照组为45.79±10.85。发作组明显高于缓解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IL-12水平(pg/ml):发作组为42.21±13.39;缓解组为37.29±16.91;对照组为57.15±14.97。发作组与缓解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组与缓解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eotaxin水平(pg/ml):发作组为120.80±24.81;缓解组为105.58±23.22;对照组为105.00±19.22。发作组明显高于缓解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血清IL-25与IL-12两者之间呈直线负相关,相关系数r=-0.130(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61.702-0.12X。5哮喘儿童血清IL-25与eotaxin两者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38(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15.223+0.324X。结论:1哮喘儿童发作期血清IL-25水平增高,缓解期降低,说明IL-25参与了哮喘的发病,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促炎作用。2哮喘儿童发作期血清IL-12水平降低,与IL-25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在哮喘的发病中存在有Th1细胞功能减低和Th2细胞功能亢进的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3哮喘儿童发作期血清eotaxin水平增高,缓解期降低,且哮喘儿童血清eotaxin与IL-25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IL-25与eotaxin共同趋化嗜酸性粒细胞在组织中的浸润,参与了哮喘的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4本研究中哮喘儿童血清IL-12在缓解期仍呈低水平,与以往报道相悖,可能与本研究中的儿童在治疗中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