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提出以来,一直处于资本市场研究的基础地位,众多相关研究都将其视作下一步论证的研究假设。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发现了若干系统的、不符合有效资本市场假说预测的实证证据,证明市场并不是如该理论预测的那样有效率,应计异象就是挑战有效资本市场假说基础地位的一种重要异象。
Sloan(1996)的开创性研究验证了应计异象在资本市场的存在,即会计盈余项下会计应计的持续性小于现金流,而市场却并不能准确判别这一现象,造成对会计应计的高估定价,而投资者可以抓住这一偏差通过买进低会计应计,卖出高会计应计的投资策略获得超额市场收益。应计异象代表着市场的一种无效性,即市场在对会计盈余的估价中,错误地高估了会计应计的定价,相反却低估了现金流,如此“精于此道”的投资者就可以利用市场的无效通过套利策略获得超额收益,这就动摇了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基础地位。
本文根据Sloan(1996)及其他国内外学者对应计异象的研究,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进一步细分挖掘会计应计项下的持续性问题。在假设应计异象在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基础上,认为应计利润持续性低于现金流的原因是由于应计利润组成部分的持续性的差异,进一步将应计利润细分为经营性应计和非经营性应计,验证经营性应计的持续性强于非经营性应计,并且市场高估了非经营性应计,从而产生了非经营性应计异象;进而继续研究持续性较强的经营性应计组成部分,按照盈余操纵模型,将其划分为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研究两者持续性大小并观察市场对其的估价,结果发现市场对其错误估价的程度不显著。最后,通过分析市场对非经营性应计和操纵性应计的高估,建立一个买入低持续性应计,卖出高持续性应计的对冲投资模型,验证在未来年度是否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同时,本文也分析了亏损或ST公司的潜在行为是否对中国市场应计异象产生了影响及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