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免疫和生长等具有必可替代的作用,鱼类肠道微生物是鱼类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肠道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保障了鱼类的营养吸收、肠道免疫和肠道生理调节。研究鱼类肠道微生物,可以了解了解相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指导鱼类疾病的防治;有些肠道微生物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微生物指示种在检测养殖水体环境变化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对益生菌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等。鱼类肠道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形成天然的种质资源库,这些微生物多数不可以人工培养,通过研究鱼类肠道微生物,对微生物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微生物纯化、培养法只能研究鱼类肠道中的可培养微生物,在菌体菌落形态、菌落颜色变化等方面的判断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而且大部分的肠道微生物处于存活不可培养状态。因此,传统方法研究鱼类肠道微生物具有很大的不足。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使分子生物学方法大量应用到微生物的研究中。本文使用PCR-DGGE技术,分析青草沙水库中不同放养模式下鲢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PCR-DGGE指纹图谱显示,鲢鱼单养模式下,鲢各样品条带数分别为14、13,14,平均条带数为13.3;鲢鳙混养模式下鲢鱼各样品条带数分别为13、16、15,平均条带数为14.7。基于PCR-DGGE指纹谱带的UPGMA聚类分析和相似性分析显示,鲢单养模式下鲢鱼样品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694;鲢鳙混养模式下鲢鱼样品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639。说明鲢鳙混养模式下鲢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鲢单养模式,不同的放养模式会对鲢鱼肠道微生物产生影响。测序结果表明,鲢鱼肠道微生物主要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其中变形菌门的微生物占主导地位。本文使用PCR-DGGE技术,分析南太湖湖州水域采集的鲢、鳙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PCR-DGGE指纹图谱显示,鲢各样品条带数分别为18、18、12,平均条带数为16,个体间差异较小;鳙各样品条带数分别为17、12、13,平均条带数为14,个体间差异较大。基于PCR-DGGE指纹谱带的UPGMA聚类分析和相似性分析显示,鲢样品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569,属于中等相似水平;鳙样品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623,属于中等相似水平。测序结果表明,鲢肠道微生物主要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鳙肠道微生物主要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本文使用PCR-DGGE技术,分析复合生态养殖模式下鲢鳙鱼肠道微生物。PCR-DGGE结果表明,复合生态养殖模式下,鲢各样品条带数分别为15、17、15,平均条带数为15.3;鳙各样品条带数分别为19、13、11,平均条带数为13.3。基于PCR-DGGE指纹谱带的UPGMA聚类分析和相似性分析显示,鲢样品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592、0.727、0.543,平均为0.621;鳙样品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646、0.539、0.722,平均为0.636。鲢鱼样品的条带数明显较多,且鲢鱼样品的相似性系数较低,说明鲢鱼微生物群落结构更加复杂。鳙肠道微生物主要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