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光束在近场增强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_want_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已延伸到微观的领域。随着微细加工技术和集成光学的不断进步,光学元器件不断小型化已逐步接近和达到微纳尺度,对该领域新奇现象的研究是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所急需的先导和支撑。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光学微结构中有限光束传播特性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重点叙述了Goos-H(?)nchen(GH)效应及其共振增强,并指出在光学近场增强结构中存在增强的GH位移,这一现象在近场光学扫描成像和原子光学消逝波反射镜中具有一定影响。其次介绍了研究GH位移的主要方法——稳态位相法的基本原理,最后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二维高斯光束的一般表示方法。研究表明,在传播方向沿坐标轴的“特殊”高斯光束表示基础上,采用坐标系旋转的方法来获得传播方向倾斜于结构坐标轴的高斯光束表达式时,不能直接将坐标系旋转变换公式应用于高斯光束的特性参量。传播轴方程是坐标系变换中的限制条件。本部分内容为讨论二维有限光束倾斜入射到平面微结构的传播特性奠定了基础。论文第三部分研究了光学薄介质板微结构中有限光束的非几何光学效应。首先,研究了有限光束穿过薄介质板时透射光束存在侧向位移、角偏转、束腰宽度修正以及焦点的纵向移动四种非几何光学效应。指出考虑光束束腰宽度的影响后,薄介质板对称结构中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的行为不一致,并给出了保持透射和反射波束不变形入射角及介质板的厚度所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报道了利用微波技术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穿过薄介质板时波束的反向位移。本部分内容为研究有限光束在一般光学微结构中的传播特性提供了依据。论文第四部分研究了近场光强增强结构中消逝场GH位移的共振增强效应。首先介绍了利用稳态相位法研究镀有薄膜的玻璃棱镜结构中,全反射光束的GH位移共振增强现象。研究发现当入射角和薄膜的厚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在光疏介质中的透射消逝场具有和入射高斯光束相同的波形。类似于全反射光束的GH位移,透射消逝场也存在位移。更为重要的是,透射共振发生时,该位移量能增强到波长的几十倍至上百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稳态相位法也适用于消逝场的情况,透射波束的位移量恰好是反射光束GH位移量的一半。最后,介绍了采用具有耦合输出的双棱镜受抑全内反射结构对增强的GH位移进行探测的原理。论文第五部分讨论了消逝场中存在增强的GH位移在近场光学扫描成像和原子光学消逝波原子镜中的可能影响。由于高度的空间局域性,消逝场在近场光学和原子光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的消逝场(近场)具有很大的的应用价值。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近场光学显微镜,其工作原理是用探针在消逝场区域收集样品信号,通过探针网格状逐点扫描成像。有资料表明,由全反射所形成的消逝场本身的特性,如入射角,偏振性,入射源与样品间的相对位置对PSTM近场像影响很大。我们认为透射消逝场的CH位移为解释PSTM成像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线索。在原子光学中增强的消逝场形成典型的原子反射镜结构,消逝场GH位移可能对原子反射的轨迹产生影响。论文最后部分是总结与展望,首先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再结合当今研究热点指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非线性生物数学离散模型的持续生存性和平衡态的稳定性及其周期性等相关问题。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二章,首先我们基于Lotka-volterra型,Holling-Tanner混合型和具有Beddington-DeAngelis功能性反应等几类连续型的捕食-食饵系统,分别建立并研究了相应的捕食-食饵型非线性生态数学动力离散系统
为了实现对汽车表面缝隙尺寸的快速检测以保证整车的使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外接矩形的缝隙尺寸检测方法。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并获取缝隙图像之后,对缝隙图像进行去噪、边缘检测的预处理,通过最小外接矩形定位缝隙并进行固定点匹配,使用最小二乘法实现对特征点的三维重建,最终实现了对汽车表面缝隙尺寸的检测。以大众汽车的车身缝隙为检测对象,检测数据分析基于VS2017和OpenCV实现,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
超强脉冲激光的出现,对物质的电离和高离化态离子的产生都带来了重大的意义。作为强场物理研究中的重点和本质问题之一,原子、分子以及分子离子的电离为研究强场中物质的其他特性以及不断出现的非线性光学现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其中,一个正在引起广泛兴趣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双色激光场进行物质电离的相干控制。另一方面,量子信息学的出现,使得量子信息能够实现经典信息所不可能实现的新功能,其独特的优点必然有着重大的
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多次强调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然而受多方面因素限制,乡村教师计算机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以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出发点,结合实践经历,分析乡村教师计算机培训存在的问题,探索一套在线精准帮扶的教学模式,期望为乡村教师帮扶提供参考。
图论(Graph Theory)是离散数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图的逻辑结构和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4色问题(4CC)号称世界三大难题之一,是图论里著名的问题.美国数学家Birkhoff为解决4CC而最早提出单变量色多项式.其后Whitney对单变量色多项式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德国学者Klaus Dohmen等人在2003年提出一类新的双变量色多项式.这个新的概念不但包含以前的单变量色多项式,还有许
本论文研究了两方面内容:其一为相对论Euler方程组中delta波及真空解问题,另一个为多方气体的平面激波正规反射问题.在第二章,我们首先介绍了关于双曲型守恒律方程组的一些基本概念,继而分别对一维和二维双曲守恒律方程组的一般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为后两章的讨论作了准备.第三章研究了相对论Euler方程组.我们首先用特征线方法分两种情况讨论了零压流相对论Euler方程组的Riemann问题,得到它的解
在物理学,力学、生物学与大气动力学等众多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中都发现反映众多因子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方程都是非线性方程,也就是一般被称为得非线性演化方程,而其中恰有为数不少的一部分是具有某种奇异性质的可积的偏微分方程也就是说具有Hamilton结构。在1993年,Camassa与Holm利用Hamilton原理获得一类新的完全可积色散的浅水波方程(Camassa-Holm方程)并证明该方程在
格点QCD预言在高温高密下将会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被认为是在可控制的实验室环境中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重要实验手段。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在临界温度转化为包含大量的π介子和一部分ρ、ω、K和K*介子的强子物质。无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否形成,碰撞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热密的强子物质。因此研究热密强子物质的性质一方面具有独立研究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作
在强关联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体系中,由于电荷、轨道、自旋自由度之间的相互耦合和高的自旋极化特征,使得该体系表现出诸多奇异的物理性质和丰富的物理内涵,涉及到强关联和多体系统、金属-绝缘体(M-I)转变等一系列凝聚态物理的基本问题,向现代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的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从而给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和信息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使得强关联钙钛矿锰氧化物体系的研究成为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凝聚态物
人物印象与文彬相识多年,他好像一直没怎么变,一如初见时的爱语文、爱学生、爱思考。文彬思考的问题、致思的方法、解惑的路径,都让我觉得,他是一位清醒的教育者,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生态里面,这样的清醒、清楚、清逸,着实难能可贵。文彬为学,在勤学、在博学,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他学习核心素养相关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