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种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凝聚个人和国家的强大力量,它也是知识在人类精神层面的表现。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符合国家对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也符合中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就是让学生有一颗爱国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自信与自豪小到对自己生活的自信,大到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自豪。初中历史具有基础性、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种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凝聚个人和国家的强大力量,它也是知识在人类精神层面的表现。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符合国家对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也符合中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就是让学生有一颗爱国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自信与自豪小到对自己生活的自信,大到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自豪。初中历史具有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中国文化史大多是我国古代重大文化成就,涉及面广,主要涉及思想、制作工艺、天文历法、书画艺术、汉字演变、中医成果、史学著作、雕刻建筑艺术等内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史,逐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一方面响应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号召,另一方面也以此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从而树立文化自信,肩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也是落实历史学科家国情怀的课程目标。本文以统编初中七年级教科书《中国历史》上下册为例,分类梳理教材中的文化史资源,分析文化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人物故事、教学活动等方面分析如何在文化史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目标,并以七年级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两汉的科技与文化》部分教学内容为例呈现教学设计。最后总结中国古代文化史培养家国情怀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家国情怀培养的原则、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历史教师综合能力等内容。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结构体系,并在实施建议中倡导教师尝试地理问题式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问题驱动教学强调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性思维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2010年便开始构建以“自主·优效”课堂为
教科书是科学知识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随着2017年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应运而生。深入系统地分析和比较新旧两版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异同,对教材编制人员编制中学地理教科书、教师认识和全面理解教材价值取向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版)对地理教科书编写有着不可替代
核心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表现,一种整体要求,一种素养整合,时刻强调着将学生的“求知”、“做事”、“做人”结合起来,指向更具整合性的学习。近年,整合性教学也在中小学如火如荼的展开,虽有成果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凑而不合。整合成为了静态的拼凑,失去了聚合的力量。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整合性学习的认识存在偏颇,缺乏系统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确保整合性学习得以发生,必然要明晰整合性学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唯有
职业发展贯穿个体终生,高中阶段是培养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键期。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多探讨大学生、职高生等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状况,对于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较少。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家庭、个体、社会以及学校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家庭文化资本和生涯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的支持性资源,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这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塑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教育部与旅游局针对中小学研学旅行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自此,研学旅行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发展高度,成为教育界与旅游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目前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关于以初中历史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的研究却比较欠缺。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不仅能够培育学生价值观、传承革命精神、也是初中历史教育的一种重要资源。四川省巴中市曾经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革命史
闲暇生活是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闲暇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质量,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21世纪以来,“闲暇”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研究的推进,部分学者将视线定格在“教师闲暇”的研究上,并有学者对“教师闲暇生活”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教师的闲暇生活,不仅能探析教师闲暇生活的现状,促进闲暇和教师教育相关理论的发展,而且能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礼记·乐记》曾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其中诗、歌、舞和乐器都可以表达人的内在心志,抒发个人情感,同时也体现着传统文化中教化育人的精神,当它们再次相遇时——中华小四弦,这件汇集民族传统弹拨乐“形”与“魂”为一体的新型乐器应运而生。它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之上,弘扬着优秀的音乐文化,滋润着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灵,蕴含着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其他课堂乐器相比
新高考改革突出选择理念,这让高中生必须提前思考自己的生涯发展。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自主支持和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都能正向预测高中生的生涯发展。但是没有研究指出,高中生感知到的教师自主支持是否能通过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其生涯发展。因此,本研究将以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作中介,探究教师自主支持对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并尝试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意在使教育工作者更有针对性的准备知识与指导学生,并为进一
川剧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是巴蜀人民劳动生活的积淀和文明的结晶。随着西方音乐的涌入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川剧的传承之路越发艰辛,加上川剧剧目的内容逐渐与现实生活脱节,致使川剧的传播与发扬举步维艰。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加强戏曲文化的传承和普及。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将“弘扬民族文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表演”领域的课程还要求7-9年级的学生学会演唱京剧或地方
现代社会,危机以多种形式存在,给人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中学生因为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加之危机教育的缺失,更容易在危机到来之时做出不理性的应对。通过学校教育,帮助中学生形成危机意识,获得危机应对技能,减轻危机带来的伤害,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历史学科博古通今,内容广泛,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危机教育,不仅能深化历史教学的内容,拓宽教育途径,还能使高中生正确认识危机,勇敢应对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