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荻草谷网蚜Macrosiphum(Sitobion)miscanthi(Takahashi,1921),又称中国麦长管蚜,其寄主范围广、繁殖潜力大、遗传变异能力强,对作物、气候、生境等环境条件有多样化的适应机制,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常常大面积暴发,是麦类作物的重要害虫。
本文对荻草谷网蚜在田间的颜色趋性进行了研究,所选颜色包括柠檬黄、橘黄、绿、白、红、蓝和黑色。结果显示,不同颜色的粘性诱板对荻草谷网蚜均有一定的诱集作用,但诱集量存在差异。其中,以柠檬黄最好,平均诱蚜量可达44.0头/板,显著高于其他颜色诱极的诱蚜量。最低为黑色诱板,诱蚜量仅为0.7头/板。根据诱蚜量从高至低,依次排序为柠檬黄>橘黄>绿>白>红>蓝>黑。
在对微小昆虫自动计数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中,考察了两种不同调查方法即传统系统调查方法和黄板诱集有翅蚜数量调查方法中,人工估算计数与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计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论表明,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发的软件进行计数,不仅结果基本准确,而且省时省力,值得推广。
利用荻草谷网蚜对柠檬黄色的趋性,研制了NJZ06粘性黄纸诱捕器,用于对有翅型荻草谷网蚜在田间的扩散行为进行研究;黄色诱板上诱集的蚜虫以微小昆虫自动计数系统计数;试验在北京郊区麦田中进行。结果发现,荻草谷网蚜的田间扩散高度在距地面120cm处,平均诱蚜数达到573.0头/板,与其他高度诱蚜量差异显著。扩散飞行方向以朝北为主。面朝南的诱板诱蚜量居各朝向之首,平均诱蚜数272.5头/板。荻草谷网蚜的扩散飞行高度主要是在小麦植株高度之上,越往高处则活动越频繁,数量也较多。试验期间的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风向对荻草谷网蚜的扩散飞行应该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它生态因子对有翅蚜的扩散飞行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
此外,本文还对麦蚜的田间抽样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研究,旨在寻找一个传统系统调查的辅助指标。研究方法为在麦田中设置不同位置黄板诱蚜,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自动计数。分析田间百株蚜量与不同位置黄板诱蚜数的关系,找到相关性最强的黄板位置。同时记录试验期间的日平均气压、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日降雨量、日主导风向、日平均风速、日最大风速和日照共10个环境因子,分析其与田间百株蚜量的关系。在本次试验中,黄板方向朝南,高度20cm的诱蚜数以及日平均气温与百株蚜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田间特定位置的黄板诱蚜数,辅以日平均气温等气候因子可能作为田间抽样调查的一个有效的参考指标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