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露丝·贾布瓦拉《热与尘》中的他者形象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丝·普罗尔·贾布瓦拉(1927-2013)是当代世界文学中一位有着多重文化身份的移民作家兼电影编剧,在英语世界的印度书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布克奖获奖小说《热与尘》(又名《印度之恋》)以其复杂暧昧的东方主义手法引起了本论文作者的关注。该小说采取双线并行结构,以“我”和继祖母奥莉维亚大体相似的印度经历为主,展现了欧洲人在印度生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这突出反映了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包括贾布瓦拉在内的欧洲人,对东方印度所持的傲慢与偏见姿态。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贾布瓦拉的这部获奖小说进行了解读,但对其中的他者形象关注较少。本文主要运用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中的“他者”思想来对《热与尘》进行研究,具体结合贾布瓦拉自身的“他者”意识,对小说中的异域整体形象,包括环境形象和人物形象进行了阐释。由此,本论文揭示了贾布瓦拉笔下“他者”与“自我”的关系及其这种关系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该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作家及其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梳理了关于作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他者”的理论渊源,并重点论述了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他者”内涵,及其与“自我”的关系。第二章探讨了贾布瓦拉的“他者”意识,其主要体现在她优越的英国文化身份及对印度复杂尴尬的情感之中。这为分析其小说《热与尘》中的异国“他者”形象做了铺垫。第三章讨论了贾布瓦拉笔下异域环境的“他者”形象,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受其自身混杂文化身份及西方读者期待视野等原因的影响,贾布瓦拉笔下的异域环境呈现出一种既单调破败、酷热混乱,又美丽清新、恬静和谐的景象。这两种环境形象的构建不仅揭示了欧洲人的文化优越感,更反映了欧洲人自身的文化需要,一种对“自我”的美好寄予及对东方“他者”的试图霸占。第四章分析了小说中异域人物的“他者”形象。在萨义德东方主义的理论视角下,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形象,无论是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被无情地他者化了。东方人成为了沉默的他者,任由欧洲人去书写。女性被模式化地表现为软弱无知、地位低下、生活悲惨;男性则呈现出或虚伪阴险、或阉割扭曲、被女性化的“他者”形象。这样的“他者”形象是对欧洲人的文明、优越、道德、理性的一种自我言说,暗含了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一种西优东劣的文化偏见。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贾布瓦拉关于“他者”形象的描写反映了其自身的“他者”意识和东西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对玛雅·安吉鲁的两本自传:《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和《以我的名义聚集》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采用叙事学方法,着重分析了同一作者如何在两本自传中使用不同的时距来表达
译者在翻译研究中长期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领域出现“文化转向”,译者及其主体性研究才得到重视。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本身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决定了人们在对汉语称谓词进行翻译时会遇到问题。《红楼梦》,被誉为汉语亲属称谓词的通史,在这部中国古典小说里,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汉语称
《天边外》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它完成于1918年,并于1920年在百老汇上演,也是在同一年为作者赢得了第一个普利策奖。该作品奠定了奥尼尔在美国剧坛首屈一指的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著名的作家,他的《意中人》发表于1892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意中人》描述了主人公皮尔斯通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揭露城市与农村传统风
语篇是分析语言的最大单位。人类的语言交际更多是基于语篇的。因此,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语篇分析开始吸引许多学者。在以往的语篇分析中,理论指导主要来自功能语言学,而从认知语言
我们畅游在广告的海洋里。我们生活中广告己无孔不入,并且以报纸,杂志,电视,电台,以及因特网等多种形式传播。实际上广告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和影响着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