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赦免制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由国家宣告对犯罪人免除其罪,或者虽不能免除其罪,但免除或减轻其刑的刑罚消灭事由,赦免制度无疑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中,尽管存在过“赦”与“非赦”的论争,但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大多数国家都或繁或简地设置有赦免制度。虽然赦免在中古时代是作为君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现的,是历代帝王为标榜“仁德”、笼络人心,以图维护其统治的统治工具。但在当今法治发达国家,赦免制度已经在法理上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性质转变与观念革新。赦免制度的存在和适用,亦已不再是帝王基于至高无上之王权所给予犯罪人的“恩赐”,其出发点乃在于充分发挥调节利益冲突、衡平社会关系、弥补法律不足之刑事政策机能,并切实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国家通过现代赦免制度的运作,以牺牲局部或个体利益乃至一定程度之形式正义为代价,获得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实现个案处理的实质正义之功效。1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只有宪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对赦免制度稍有涉及。可以说,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赦免的施行既无实体规定,也无程序规定,赦免制度已完全被边缘化了。2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必然导致社会诸多矛盾的凸显甚至激烈化,在这种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下,适当地运用赦免制度,可以很好地缓解社会矛盾、调节利益冲突,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这不仅是对“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之宪政精神的充分印证,而且也与我国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之宏伟目标相契合。因此,对于赦免制度予以必要的理性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中国目前赦免制度的立法为基本前提,并结合我国的赦免实践对赦免制度进行探究,所讨论涉及的赦免制度更多着重在大赦、特赦制度,其余由于篇幅关系在本文中不赘述。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前言、引论(赦免制度的历史演变与概念界定)、价值论(赦免制度的价值探究)、运行论(赦免制度的激活与构建)、结论,以激活和构建符合现代宪政精神和法治要求的赦免制度为核心,全面深入地探讨关于赦免制度的诸多问题。在引论中就中外赦免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介绍,并予以分析,得出赦免制度古今有之,存在合理的现实结论;其次就赦免制度的概念及其内涵、属性进行对比研究,对定义重新界定并得出赦免权为三权分立之例外的属性;再次,在价值论中着力探究赦免制度之存在价值,分别从赦免的存废之争、赦免的人权分析、赦免的刑事政策意义三个角度进行探究,得出赦免制度具有充分存在价值的法理结论;最后,立足于实践,从我国现行赦免制度的法律依据以及赦免实践的评析着手,对我国赦免制度激活以及赦免制度的构建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方针,希冀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建言献策。
其他文献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治理现代化总目标的提出以及“增长衰退”型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对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能力需求,迫切需要能够承担起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履行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形成了良好的自我学习的意识,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
课外读物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渠道,与视频、图片资料相比,它具有自身的特点。若加以充分利用,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从文本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
导数作为选修课进入新课程,为高中阶段研究函数的相关性质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试图以导数在函数、不等式以及切线中的应用为例,说明导数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
革命历史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伴随着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发生发展的文学样式,在20世纪中叶,革命历史小说(以“红色经典”为主要代表)曾经鼎盛一时。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和时代
佛教诗歌的发展,其诗歌体式与精神灵魂随社会历史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在其独具特色的形式上,承载着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精髓与人文内涵。偈颂禅诗作为佛教经典中的文体形式,其诗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更加注重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逐渐得到了普及。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传统的
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到新时期,实现了自身文体的独立。从新时期开始的整个八十年代,是报告文学发展的繁盛时期。在整个社会文化思潮的推动下,八十年代前期、中期、后期的报告文
本文考察的是《新青年》中科学与文学革命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作为最明显的异质元素进入中国,在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的同时,不光自身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催生
本文是以近代小说中的西方人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揭示这一研究对象本身的矛盾和对立,探讨产生矛盾和对立的根本原因,来透视近代知识分子复杂暧昧的文化心态。本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