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中国作家,老舍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幽默的讽刺、生动的描写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使老舍作品脍炙人口。老舍的大部分作品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然而国内翻译界对老舍作品的翻译研究却相对薄弱。因此,本文选取了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成为专业作家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老舍创作的社会批判意识较为显著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小说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同的译本迄今为止多达三十八种。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着重从语境角度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进行研究。一是1945年美国人伊万·金翻译的Rickshaw Boy:另一个是1981年由中国人施晓菁翻译的Camel Xiangzi。本文旨在将顺应论引入到《骆驼祥子》英译本研究中,同时对文学翻译的顺应框架作出有意义的探索。希望籍此在老舍作品译作的研究领域尽一份薄力,并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借鉴。文章开头主要阐述顺应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骆驼祥子》英译本的研究,着重介绍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中的几个概念,指出本文的理论基础是顺应论,并且重点探讨了语境的分类。继而从语言语境(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和非语言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角度对两个译本(上下文衔接、语言文体特征、情节设置、感情色彩、人名、称谓、社会心理、谚语、时空指代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详尽的比较评析,对动态语境顺应这一框架进行了具体实证分析,探讨了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指出了语境对语言产出和释义的动态影响。通过对《骆驼祥子》这一文学名著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这两个译本之所以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却取得了各自的成功,在于他们成功地顺应了当时的语境。文学翻译也是一种交流手段,为了获得较好的翻译效果并成功地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译者需要考虑各种语境因素做出选择和顺应。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选用的译文既要适合原文的语境,同时也要考虑译语语言特点,正确评估译文读者的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为其重塑语境。文学翻译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选择和顺应的过程,作为交际者一方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选择的同时,既要顺应源语作者和译文读者所处的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又要对不同的语言结构客体做出相应的顺应。从宏观上看,不同的译本涌现出来以顺应不同时代的读者或特定的翻译目的,使文学翻译的动态性得以体现。从微观上看,翻译过程中语言结构对语境的顺应及意义的生成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受一定因素的影响,译者在做出选择和顺应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意识程度。希望本篇论文能够对老舍作品译作的研究领域尽一份薄力,同时能为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