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培养研究 ——以雅安市四所中学为例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in7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要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关键在于把思想政治课建成学生真心认同与喜欢的学科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向思政教师提出要构建具有亲和力的思政课,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在提高自身亲和力的基础上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虽然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存在高与低的差距。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培养自身的亲和力,就要立足于用真理的魅力号召学生,扎实过硬的教学本领影响学生,深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情真意切的交流感染学生,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心灵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政治课教师及政治课的认同感、信赖感和受益感,即“亲其师,信其道”。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侧重于探究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梳理并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简要剖析研究思路,介绍研究方法,提炼研究重点与难点并总结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层次性的界定本文相关概念,提炼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构成要素,概括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必要性。第三,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调查探究,得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存在不足,表现在学科理论素养彰显不充分、教学能力展现不够鲜明等五个方面。第四,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不足的表现,从教师的教学理念、职业理想、角色定位三个方面探析其不足的原因。第五,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基本要素,结合原因分析,提出掌握学科性质、注重自我修养、夯实教学基本功、坚持育人为本和重视仪表举止相关实际对策。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必须面对的问题,老龄事业的发展事关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有利于解决老龄化相关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于21世纪初不断出台文件加强老龄事业建设。近年来老龄事业发展现状及水平如何,也成为老龄事业乃至人口老龄化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学者研究,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和“发展及权益保障”五大维度,共16
地理图像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是地理课堂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地理图像的应用,而当前社会发展迅速,部分图像更新不及时或是图像数量众多,寻找满足教学需要的图像花费更多时间,同时地理必修1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对于相关图像开发的需求迫切。基于以上背景,在现代地图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下,应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课堂观
“微腐败”,它和一般腐败一样,是指公职人员公权私用的一种行为。“微腐败”是由微小权力引起的腐败,其核心突出一个“微”,不仅指腐败主体的层级低不被人们注意,也指其容易被人们忽视。“微腐败”打着法律的擦边球,介于“人情”和“理法之间”,在“人情”合法性的外衣下不被人们重视,得以滋生和蔓延。正是由于“微腐败”不起眼,人们认为“微腐败”产生的危害不大,但是实际上,“微腐败”已经严重危害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我国2016年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版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其中公共参与素养是公民参与社会必备的素养之一。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初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研究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因此,对于初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
晚清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乡村平静的格局。中国乃至中国乡村在西方列强的暴力入侵和剥削下以被迫的方式卷入到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传统乡村如何应对现代化转型成为近代中国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20世纪20-30年代,国内自发兴起了“救济乡村,振兴农村”的大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旨在通过对乡村实施救济与振兴,最终实现对国家的救济与复兴。此次运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便是晏阳初、卢作孚、梁漱溟,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占国家总人口数的近一半,农民的发展关乎整个国家的进步。所以说,农民的道德水平对于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道德水平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下中国农村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转型的时期,但由于农民的道德建设水平的相对落后,在农村社会中形成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而农民也迫切希望能够改变当前的现状,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化解当前面临的许多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农民的道德建设不仅对于公民的道德建设
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选择不仅应该考虑当下的基本情况,也应该考虑历史的传承。对于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国来说,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尤为重要。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国自传统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农耕传统与农耕文明长期积淀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中,而小农经济与家户制度是农业文明的基础和支撑。因此,为了走好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必须处理好家户传统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本文主要围绕乡村治理中的家户传统
县级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国家政权的“缩影”。县级政权协调、高效运作有利于国家政策的下达和民意的上传,其功能的发挥对于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再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一大特点。区域认知能力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掌握地理规律和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维素质与能力。培养区域认知能力既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又落实了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GIS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种具有强大功能的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种可用于地理教学的有用工具,但是中国关于GIS在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基于以上背景,文章以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高考对区域认知能力的考查、
生命绚烂多彩,但现实中自杀、他杀等现象屡见不鲜,人们不由地要问:该怎样发挥教育应有的作用?生命教育因人们的反思逐渐诞生。《道德与法治》一课虽然是学校生命教育的主要实施课程,但该类学科的课因其特点而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容易忽视对生命教育的真正价值。本文通过深入地探究国内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生命教育实际施行的情况,在进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成效,分析了影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