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1例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背景:甲状腺癌已成为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的第一个甲状腺体征,约有7%-15%的结节是恶性的,可通过甲状腺彩超或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目前无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多选择手术或医学随访。现报道于中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1例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探讨对本病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药治疗临床转归。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中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1例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中老年女性患者因甲状腺结节进行性增大就诊,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恶性病变可能,患者拒绝手术,予以口服中药小檗碱随访观察6个月后复诊,比较小檗碱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结节变化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患者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甲状腺结节未再增大,复查甲状腺彩超示TI-RADS分级由4b类转为4a类。
结论:小檗碱可能具有抑制甲状腺结节的作用。
第二部分小檗碱通过抑制Nrf2信号通路诱导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 BBR)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相关信号通路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K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将K1细胞分为10组:①0umol/L小檗碱组(NC组)、②40umol/L小檗碱组(BBR组)、③Nrf2过表达组(Nrf2-OE组)、④Nrf2过表达+40umol/L小檗碱组(Nrf2-OE+BBR组)、⑤Nrf2小干扰组(Nrf2-siRNA组)、⑥Nrf2小干扰+40umol/L小檗碱组(Nrf2-siRNA+BBR组)、⑦PI3K激动剂组(IGF-1组)、⑧PI3K激动剂+40umol/L小檗碱组(IGF-1+BBR组)、⑨PI3K抑制剂组(LY294002组)、⑩PI3K抑制剂+40umol/L小檗碱组(LY294002+BBR组),K1细胞按照上述分组处理后分别用以下方法检测相关指标:Annexin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Bcl-2、Caspase-3、PI3K、p-PI3K、Akt、p-Akt、核Nrf2、浆Nrf2、HO-1、NQO1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荧光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RT-PCR检测Nrf2mRNA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Nrf2的核转位。
结果:与NC组比较,BBR组K1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及ROS含量显著提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及SOD、GSH-Px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与Nrf2-siRNA组、Nrf2-siRNA+BBR组作用一致(均p<0.05),而与Nrf2-OE组作用则相反(均p<0.05);与NC组比较,Nrf2-OE+BBR组细胞早期凋亡率、ROS水平显著提高,GSH-Px及Bcl-2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细胞晚期凋亡率、SOD及Caspase-3水平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与NC组比较,BBR组HO-1、NQO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BBR组与Nrf2-siRN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NC组比较,BBR组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均p>0.05),p-PI3K、p-Akt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NC组比较,BBR组核Nrf2蛋白水平及Nrf2核浆蛋白比值显著降低,浆Nrf2蛋白水平显著提高,Nrf2mRNA表达及Nrf2核转位均被显著抑制(均p<0.05),与LY294002组、LY294002+BBR组作用一致(均p<0.05),而与IGF-1组作用则相反(均p<0.05);与NC组比较,IGF-1+BBR组核Nrf2蛋白表达水平及Nrf2核浆蛋白比值显著提高(均p<0.05),浆Nrf2蛋白水平、Nrf2mRNA表达及Nrf2核转位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
结论:小檗碱可抑制PI3K/Akt磷酸化水平,下调Nrf2蛋白表达与核转位,抑制Nrf2下游HO-1、NQO1蛋白表达,可能通过上调ROS水平、Caspase-3表达,下调GSH-Px、SOD水平和Bcl2表达,诱导K1细胞凋亡。
背景:甲状腺癌已成为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的第一个甲状腺体征,约有7%-15%的结节是恶性的,可通过甲状腺彩超或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目前无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多选择手术或医学随访。现报道于中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1例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探讨对本病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药治疗临床转归。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中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1例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中老年女性患者因甲状腺结节进行性增大就诊,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恶性病变可能,患者拒绝手术,予以口服中药小檗碱随访观察6个月后复诊,比较小檗碱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结节变化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患者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甲状腺结节未再增大,复查甲状腺彩超示TI-RADS分级由4b类转为4a类。
结论:小檗碱可能具有抑制甲状腺结节的作用。
第二部分小檗碱通过抑制Nrf2信号通路诱导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 BBR)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相关信号通路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K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将K1细胞分为10组:①0umol/L小檗碱组(NC组)、②40umol/L小檗碱组(BBR组)、③Nrf2过表达组(Nrf2-OE组)、④Nrf2过表达+40umol/L小檗碱组(Nrf2-OE+BBR组)、⑤Nrf2小干扰组(Nrf2-siRNA组)、⑥Nrf2小干扰+40umol/L小檗碱组(Nrf2-siRNA+BBR组)、⑦PI3K激动剂组(IGF-1组)、⑧PI3K激动剂+40umol/L小檗碱组(IGF-1+BBR组)、⑨PI3K抑制剂组(LY294002组)、⑩PI3K抑制剂+40umol/L小檗碱组(LY294002+BBR组),K1细胞按照上述分组处理后分别用以下方法检测相关指标:Annexin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Bcl-2、Caspase-3、PI3K、p-PI3K、Akt、p-Akt、核Nrf2、浆Nrf2、HO-1、NQO1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荧光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RT-PCR检测Nrf2mRNA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Nrf2的核转位。
结果:与NC组比较,BBR组K1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及ROS含量显著提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及SOD、GSH-Px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与Nrf2-siRNA组、Nrf2-siRNA+BBR组作用一致(均p<0.05),而与Nrf2-OE组作用则相反(均p<0.05);与NC组比较,Nrf2-OE+BBR组细胞早期凋亡率、ROS水平显著提高,GSH-Px及Bcl-2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细胞晚期凋亡率、SOD及Caspase-3水平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与NC组比较,BBR组HO-1、NQO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BBR组与Nrf2-siRN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NC组比较,BBR组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均p>0.05),p-PI3K、p-Akt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NC组比较,BBR组核Nrf2蛋白水平及Nrf2核浆蛋白比值显著降低,浆Nrf2蛋白水平显著提高,Nrf2mRNA表达及Nrf2核转位均被显著抑制(均p<0.05),与LY294002组、LY294002+BBR组作用一致(均p<0.05),而与IGF-1组作用则相反(均p<0.05);与NC组比较,IGF-1+BBR组核Nrf2蛋白表达水平及Nrf2核浆蛋白比值显著提高(均p<0.05),浆Nrf2蛋白水平、Nrf2mRNA表达及Nrf2核转位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
结论:小檗碱可抑制PI3K/Akt磷酸化水平,下调Nrf2蛋白表达与核转位,抑制Nrf2下游HO-1、NQO1蛋白表达,可能通过上调ROS水平、Caspase-3表达,下调GSH-Px、SOD水平和Bcl2表达,诱导K1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