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灾区的中小学校建筑造成了巨大的损毁,师生伤亡惨重。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积极开展,在中央提出的“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要求下,经过三年的顽强援建,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建筑都已竣工投入使用。作为教育建筑,不单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功能场所,更应该是体现当地文化背景,传播当地特有民俗文化的精神场所。四川灾区不仅地貌气候复杂,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主要包括了羌、藏、汉、回等四个民族,多元文化并存,历史人文资源独特。本文就是根据以上特殊的自然人文等特征为切入点,探讨四川灾区灾后重建中小学校建筑地域性设计的方法。 本论文首先论述了该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课题的研究目的,并介绍了相关基本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笔者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对四川灾后重建地区的地域背景因素和地域建筑作了详尽的阐述;其次,笔者通过问卷调研以及实地走访观察等,分析及论述了当地灾后重建中小学校建筑地域性设计的现状和特点;接着,鉴于以上基础,笔者从自然环境、民俗文化、时代特征、以及材料技术等四大方面,对灾后重建中小学校建筑地域性设计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总结了系统的灾后重建中小学校建筑地域性设计的方法;最后,运用以上设计方法对某一实例进行了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