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典诗歌在庞德的《华夏集》中的再生的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对庞德之译作《华夏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论证中国古典诗歌在《华夏集》中的再生。 解构主义思潮早已波及翻译理论界,且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冲击。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奠基人本雅明在其《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一种全新的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即“此生”与“来世”的关系。而庞德借助于费诺罗萨的手稿翻译并出版的《华夏集》正是印证了这一关系,因此该译作在汉诗英译的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尽管国内许多学者和翻译家认为《华夏集》不能算是一部翻译作品,因为由于庞德不精通汉语,其翻译是自由式的创作,使得该译本充满了许多不确切、甚至错误之处。但是在西方二十世界上叶《华夏集》却大受诗人、学者欢迎,并对当时的意象派诗歌创作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华夏集》,本文循着本雅明的思路来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如何在庞德的译作《华夏集》中获得再生。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对结构主义的反叛的反传统思潮,解构了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并将这一等级秩序颠倒过来。本雅明正是颠倒了传统的原文—译文关系,提出译文不再依附于原文,而是原文生命的延续。 作为意象派领袖之一的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认识得益于东方学家、诗人费诺罗萨。在翻译过程中,他力求按照原文的手法直接处理事物,并提出要翻译诗歌中“无法破坏”的部分。其译作《华夏集》的出版在当时的美国诗坛及社会都引起了巨大轰动,既赢得了高度赞誉,又遭到了严厉批评。 为了达到自己的诗歌翻译效果,庞德用客观呈现意象的抒情方式,用英美读者不熟悉的近似汉诗的句法结构来翻译汉诗中的意象并置,并在选题上精心安排,选择战争、离愁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把语用学中澳斯汀(1962)和塞尔(1969)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运用到翻译理论的研究中,目的在于解释和阐述在文学作品的对话翻译中,译者如何实现施事语力的对等。作者以《红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危机。全世界的能源的消耗量不断上升,随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枯竭,转变“
本文对日本优衣库公司在华的销售模式进行了研究。日本优衣库公司由日本普通服装品牌起家,后迅速发展为日本国民品牌。并通过海外事业的革新,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已在中国、东南亚
本论文主要从文化预设角度对中国文学翻译作一尝试性的探讨。预设是一哲学上的概念,自1970年以来在语言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一个特定社会中,预设通常于文化息息相关。从
作为世界第六大和欧洲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由于2000年以来的“产业空心化”、“制造业外流”和2008年后世界金融风暴和欧债危机的冲击,经济衰退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亟需通过“再工
本文将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当代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当代翻译学中各种关于译者主体性的观点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采用理论思辨与个案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以林
主持人作为地方电台的宝贵资源,既是推动地方电台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提升地方电台素质和形象的关键因素。基于地方电台主持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主持人的工作态度对地方
2002年8月23日,美国海军在加洲海军西部试验靶场进行了战术战斧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在完成此次飞行试验并演示系统的基本性能和特性(老型号所不具备的)后,海军即将开始低速率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黑人为主的民权运动在美国国内风起云涌,唤醒了美国亚裔群体对自身权利与身份的思考,推动了美国亚裔文学创作的繁荣,也引起了学术界对亚裔文学的关注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