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空间众包的任务匹配模型与方法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设备的大量普及和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长足进步,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通过对无处不在的智能设备产生的城市大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智慧城市可以在城市规划、交通优化、环境改善、应急响应等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城市痛点问题。在多种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空间众包技术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性问题解决方案。其利用群体智慧和人所携带的智能设备,可以高效完成具有空间要求的任务,例如城市噪音地图的构建、通过共享出行优化城市交通等,而这些任务利用传统方法完成往往极大耗费人力物力。因此空间众包技术是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众包过程涵盖了多种技术问题,包括激励机制、匹配问题、隐私保护等。其中任务与用户的匹配问题是一项关键性问题,因为该问题直接决定了任务的执行效率和执行质量,因此本论文着重研究空间众包过程中任务与用户的匹配问题。空间众包过程通常包括任务发布者、云平台、和任务执行者(用户)三个组成部分。对于云平台而言,一方面多个任务发布者会通过云平台发布大量具有不同空间要求的任务,另一方面大量用户会通过云平台注册并选择执行不同的任务,而这些用户会具有不同的特征、属性等,因此云平台需要结合任务要求和用户特征将二者进行合理匹配。针对空间众包技术相比于传统众包技术更强调任务的空间属性这一特点,按照任务的不同空间类型,本文将任务划分为区域型任务和特定位置型任务两类。其中区域型任务是指,单一任务的空间要求是一片大范围的区域,例如城市噪音地图的构建任务;特定位置型任务是指,单一任务的空间要求是一个(或多个)指定位置,例如共享出行中要求网约车前往指定地点接送乘客。本文将分别针对每种任务类型,着重解决任务的不同空间需求和用户的空间移动性给匹配问题带来的新挑战。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1)针对区域型感知任务,提出了预算约束下的用户轨迹段选择机制。本文提出对于区域型感知任务而言,除了区域覆盖率,区域覆盖均匀性也是衡量数据质量的重要标准,并设计了覆盖均匀性度量方法。另外,为了消除移动性用户的选择冗余问题,本文以优化综合覆盖质量为目标,提出了反向轨迹段选择算法。我们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对比多个基准算法,实验结果体现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2)针对可压缩区域型感知任务,提出了收益驱动的在线用户选择机制。本文利用压缩感知的方法基于所收集的局部感知数据进行全局数据重建(数据补全)。为了解决压缩感知方法带来的无法预测重建数据质量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分析,提出了基于指数分布的重建质量预测机制。另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用户的空间分散性为提高数据重建质量带来的优势,并利用基于二维熵的方法优化用户的空间分布,以进一步提高数据重建质量。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感知开销分布下的在线用户选择问题,本文以最优化数据重建质量为目标,分别提出了多个在线用户选择算法。(3)针对特定位置型任务的一类重要应用即共享出行,提出了基于众包网约车的无中继包裹运输机制。利用众包网约车在正常接送乘客的同时,进行城市范围内的包裹运送,可以在不提高包裹运输开销的基础上,缩短包裹运输时长。为了解决现有方案存在的只考虑一跳共享和必须增加中继节点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众包网约车多跳共享的无中继包裹运输机制PPtaxi,即不需要中继节点,只通过合理分配乘客订单使得网约车在接送乘客的同时顺便将包裹送到目的地。PPtaxi机制由乘客订单预测和包裹路由动态规划两部分组成,首先基于高斯分布和贝叶斯推断预测未来乘客用车需求,然后综合考虑包裹运送成功率和路由计算复杂性提出了包裹动态路由策略。(4)针对基于众包网约车的包裹运输问题,提出了城市运力评估机制。基于众包网约车的城市物流运力评估问题,对于对比多种包裹运输机制优劣、评估共享出行为城市包裹运输带来的优势、以及帮助包裹运输公司合理分配包裹运输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首先为无中继包裹运输机制设计了运力评估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时空网络图并结合多个精心设计的最大流问题计算结果对城市运力进行准确评估。然后,我们将该算法经过小幅度的调整,扩展到现有的多个包裹运输机制。最后,我们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并对比分析了多种包裹运输机制的城市运力结果。
其他文献
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教育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本论文针对目前教学质量评价缺乏统一全面的评价方案的现状,在全面分析教学活动各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多视角复合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多种现代评价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详细设计了各个环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在Excel中实现了各个评价环节的计算,制作了各个评价环节的评价计算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开发了基于Web的学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世界人口的指数增长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导致人群聚集得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人群密度分析的问题对于在人群监视和场景理解等拥挤场景中建立更高水平的认知能力至关重要,在公共安全领域意义重大。人群密度分析旨在对拥挤场景中的人数进行分析,计算总人数和密度估计,其中密度估计旨在将输入的人群图像映射到其对应的人群密度图。但像其他任何计算机视觉问题一样,人群密度分析也面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是指多个智能体在向目标机动的过程中,形成并保持某种特定构型,同时能够躲避障碍以适应环境约束的控制技术,在工业、军事、航天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开展了相对位置约束型编队机动控制方法设计、相对方位约束型编队机动控制方法设计、智能体之间的碰撞规避以及编队控制建模与仿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相对位置约束型编队机动控制方法设计。假设各跟随智能体能够
漏洞是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程序漏洞的自动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研究问题。通常,漏洞检测需要分析不完整的程序(Partial Program),而传统基于规则的静态漏洞检测方法和工具在分析不完整程序上具有较高的漏报率和误报率。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为不完整程序漏洞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已有方法在真实程序上的效果仍然有待验证。我们提出了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不完
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大规模正则化经验风险极小化问题出现在各个领域中。作为一种求解此类大规模问题的途径,临近增量累积梯度方法(PIAG)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临近增量累积梯度方法可对应多种具体的算法实现,包括循环指标、随机指标、中心分布式等,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PIAG将会涉及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设想和构建,从非精确算法、Bregman距离、加速格式、非凸分析、对偶算法、原对偶
惯性导航是一种自主导航方式,可以不依赖于任何外部信息支持而独立的完成导航任务,在军用与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加速度计与陀螺仪是惯性导航的核心器件。本文在对比分析了传统加速度计的优缺点基础上,针对基于双光纤光阱的光力加速度传感系统展开了初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简单回顾了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历程,比较了不同种类加速度计的原理和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光力加速度传感技术的原理优势与前沿进展,指出了其高精度、小型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发展,各国国防部网站不断发展完善,网站面貌更迭焕新,但官方网站的权威属性和价值传播的实战效能始终位于核心增长点。作为最早建立的国防部门户网站,美国国防部网站几经改版,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防部网站之一,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发布兼备机构话语、新闻话语、国防话语、军事话语的语类特征的军事新闻报道。这些报道表现出以网页为载体的多模态文本的形式特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汽车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车辆智能驾驶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智能驾驶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行为决策、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其中行为决策与运动控制技术是衡量智能驾驶车辆自主能力的关键指标,也是智能驾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智能车辆环境感知技术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车辆行为决策与运动控制方法仍较依赖人工先验知识来设计专家规则或模型,对复杂环境适应性不强。在动
视频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当前信息时代,数据爆炸式的增长,随着各种视频拍摄设备的普及,人们日常拍摄并上传视频,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已经积累了大量视频。据有关统计,每分钟上传到某知名视频网站上的视频就有300小时。如此大量的视频内容和播放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带了非常大的挑战。如此大量的视频,使用人力来逐个进行分析以及过滤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开发能够自动理解分析视频内
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在水声探测、石油勘探、地震波监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向远程化、大规模化方向发展,系统中各种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日益凸显。目前,远程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已经得到了有效抑制,调制不稳定性(MI)在系统中的影响逐渐凸显。当MI发生时,系统相位噪声急剧增加,系统探测性能严重下降,故远程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最大输入功率必须限制在MI阈值以下,MI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