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眼术前与术后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及角膜屈光力的变化规律,并与对侧正常眼作比较,探讨翼状胬肉和翼状胬肉切除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和角膜屈光力的影响,为其术后角膜安全性的评估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以及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观察性研究。 连续收集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拟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符合入选标准且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的40例原发单眼鼻侧进展性翼状胬肉患者,应用Reichert眼反应分析仪(ORA)和角膜曲率计分别测量翼状胬肉眼术前和术后10天、1个月的CH,CRF,Goldmann相关眼压(IOPg),角膜补偿眼压(IOPcc),水平角膜屈光力和垂直角膜屈光力,并与对侧正常眼作对照,对侧正常眼作为对照组。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测得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翼状胬肉眼术前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角膜屈光力与对照眼的比较 翼状胬肉眼角膜的CH和CRF值分别为10.2±1.6和10.4±1.6mmHg均低于对照眼的10.6±1.5和10.8±1.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7、2.415,P<0.05);翼状胬肉眼角膜水平屈光力和角膜垂直屈光力分别为41.07±1.19和43.31±0.76D均低于对照眼的43.17±0.84和43.55±0.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47,P<0.01; t=2.578,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双眼间CH差值和CRF差值均与角膜水平屈光力差值呈正相关(r=0.622、0.678,P<0.01);且双眼间CH差值和CRF差值均与角膜散光差值呈正相关(r=0.525、0.515,<0.01)。 2、翼状胬肉眼术后10天及1月的CH值、CRF值及角膜屈光力与翼状胬肉眼术前和对照眼之间的比较 (1)CH值在翼状胬肉眼术后10天和1月分别为9.7±1.6和9.8±1.3mmHg与术前的10.2±1.6 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2、1.556,P>0.05);与对照眼的10.6±1.5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3.127,P<0.05);翼状胬肉术后10天和1月后的CH值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516,P>0.05)。 (2)CRF值在翼状胬肉眼术后10天和1月分别为9.9±1.5和10.0±1.4mmHg与术前的10.4±1.6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5、1.624,P>0.05);与对照眼的10.8±1.5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5、3.646,P<0.05);翼状胬肉术后10天和1月后的CRF值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457,P>0.05)。 (3)角膜水平屈光力在翼状胬肉眼术后10天和1月分别为43.28±0.63D和43.36±0.68D与术前的41.07±1.19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8、-12.012,P<0.05);与对照眼的43.17±0.84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4、-1.705,P>0.05);翼状胬肉术后10天和1月后的角膜水平屈光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8、P>0.05)。 (4)角膜垂直屈光力在翼状胬肉眼术后10天和1月分别为43.54±0.44D和43.60±0.60D与术前的43.31±0.76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4、-3.233,P<0.05);与对照眼的43.55±0.73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5、-0.337,P>0.05);翼状胬肉术后10天和1月后的角膜垂直屈光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0,P>0.05)。 3、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IOPg和IOPcc在正常眼与翼状胬肉眼及翼状胬肉眼术后10天和1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9,P>0.05)。 结论: 翼状胬肉能降低角膜的CH和CRF,且双眼间CH和CRF差值与角膜水平屈光力差值、散光差值存在正相关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的CH和CRF没有提高,可能与翼状胬肉手术损伤浅层角膜基质有关,临床上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CH和CRF及角膜屈光力的测量有助于评估翼状胬肉对角膜的影响程度和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安全性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