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理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法国兴起的一股新思潮、一种新方法,很快它就以其丰富的阐释空间和无穷的生命力引起理论界诸多理论家的重视,由此扩展到了其他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互文性理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首次被引入到翻译研究,并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互文性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发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认识论价值来看,翻译过程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互文关系,因此翻译过程可以被看成是具有互文性特点的活动。从方法论这一方面来看,互文性理论又可以作为参照标准来进行文学批评和语篇分析,以此来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由此可见,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不失为一种新方法。
本文将侧重点放在方法论的层面上,旨在研究如何借助互文性理论来探讨更为有效的具体的翻译方法。本文将在哈蒂姆和梅森的理论基础上,以林语堂的英汉翻译为例,分析清代文人沈复的作品《浮生六记》中的互文现象。《浮生六记》是一部典型的互文现象比较明显的著作,给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作为译者的林语堂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灵活处理了其中的互文符号,尽可能的传达和重构了原文的互文效果。总体来说他在翻译互文符号时考虑到了其在源语文本中的作用,并为中国文化向西方国家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