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以《浮生六记》翻译为例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理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法国兴起的一股新思潮、一种新方法,很快它就以其丰富的阐释空间和无穷的生命力引起理论界诸多理论家的重视,由此扩展到了其他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互文性理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首次被引入到翻译研究,并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互文性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发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认识论价值来看,翻译过程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互文关系,因此翻译过程可以被看成是具有互文性特点的活动。从方法论这一方面来看,互文性理论又可以作为参照标准来进行文学批评和语篇分析,以此来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由此可见,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不失为一种新方法。   本文将侧重点放在方法论的层面上,旨在研究如何借助互文性理论来探讨更为有效的具体的翻译方法。本文将在哈蒂姆和梅森的理论基础上,以林语堂的英汉翻译为例,分析清代文人沈复的作品《浮生六记》中的互文现象。《浮生六记》是一部典型的互文现象比较明显的著作,给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作为译者的林语堂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灵活处理了其中的互文符号,尽可能的传达和重构了原文的互文效果。总体来说他在翻译互文符号时考虑到了其在源语文本中的作用,并为中国文化向西方国家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紧密,英语毫无疑问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口语更是因其快速直接的本质而在交际中具有先天性的优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直接交流的机会增多,许多大学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与目的语的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有时候还可能产生语用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学派和文化学派的出现,人们已不再用等值、正误、好坏、对错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而是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模棱两可以及异质的混乱看
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经济互相依存程度加深,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经济全球
本文分析了存在主义对托尼·莫里森《秀拉》的影响。托尼·莫里森是美国二十世纪的黑人作家,如果说她的代表作《最蓝的眼睛》是使她步入文学殿堂的作品的话,那么《秀拉》则是增
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华裔美国文学以及非裔美国文学已经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文学风景线。而在这道文学风景线上有两名作家每每被人谈起时就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们就是谭恩
樋口一叶是日本文学史上屈指可数、非常优秀的女性作家,一叶从14岁开始学习和歌,但是,比起歌人的身份,倒不如说作为女性文学家的身份所为人们熟知。因此,一叶文学被誉为日本女性文
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全球化,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日趋频繁。影视剧作为最为流行的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形式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对促进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和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外国人士了解中国的意愿逐渐加强,中国政府希望得到其它国家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对外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宣传是中国政府向世
隐喻在传统意义上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人们对隐喻的研究也局限在词汇、短语和句法层面。随着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现,隐喻研究进入认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