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朝诗集·甲集前编》是《列朝诗集》中较为特殊的一编,这不仅表现在其多收元代遗民诗人之作,也表现在钱谦益“以诗存史”的理念在此编中的绝好反映。
本文首先对《甲集前编》的编纂意图、编纂体例等内容作了探究,从中可以看出钱谦益置此一编不仅是为了解决过渡时期的诗人诗歌安排的问题,也与他对元季史实的重视以及鼎革之后文献保存的重视等方面的意识有关。在体例上安排上,《甲集前编》略显杂乱,其选定诗人的大致年限是生活在元末或明初,且在1352~1367这十六年间仍旧在世的诗人,然后按照以诗从人的原则来安排他们的诗歌。
其次,本文考察了前编收录诗人及诗歌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到在所收录的184位诗人中,江浙赣一带的诗人占有绝对比例,这反映出元季江南一带诗歌繁荣的情况。在这些诗人中,具有遗民身份的诗人占了大部分。他们用诗歌反映着元末的战乱和人民的不幸,表现着诗社的繁荣和流行。而在这大约2600首诗歌中,古诗和乐府诗占有不少的比重,近体诗的优势不甚明显。
接下来本文对《甲集前编》小传的编写及其基本体例作了探究,并对其中的阙误之处作了辨正。可以看出的是钱谦益为许多诗人作的小传,都是其翻阅多种书籍,精心考证出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后,本文对钱谦益的“诗史”思想作了考究,认为《甲集前编》所选诗歌中有许多可称得上是“诗史”的作品,这反映出钱谦益对鼎革之际此类诗歌的重视,同时也使得《甲集前编》在总体上有一种书写元季历史的味道。另外,通过对《甲集前编》中钱谦益诗歌评论的发掘,认为《甲集前编》也反映出了其“别裁伪体亲风雅”的诗歌理论。
最后本文探究了钱谦益的遗民思想及其在《甲集前编》中的反映,从而认为钱谦益不仅在诗歌中表达着自己的遗民心迹,也用行动抒写着自己的遗民形象,更将这种思想反映到了《甲集前编》中。在钱谦益看来,元遗民与宋代遗民一样都是非常崇高的,遗民诗人的忠君爱国之情也是令人推崇的。但他以刘基不失为元遗民来说明自己也不失为明遗民的逻辑不能成立,因为其与刘基后期的主要思想情感是不同的,但抛开这样的逻辑,我们认为他一样可称之为明之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