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现代企业股东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长期激励制度--股票期权制度在二十世纪中期西方兴起。近二十年来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受到了推崇并呈现出逐步蔓延开来的国际化趋势。《商业周刊》甚至认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经理人股票期权刺激所致。 在中国,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逐步完成,中国资本市场正逐渐具备了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基础。证监会在2005年底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和规定。同时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解决了股票期权激励中最重要的股票来源问题。而2006年2月份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1号-股份支付》为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给予了指示。政策环境为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股权激励模式开始在国内上市公司中推行,截止到2006年10月9日,已经有24家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而更多公司正酝酿着股权激励方案。 国际上,股票期权制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获得了众多赞誉,但是随着美国安然、施乐、默克等公司会计丑闻的频频曝光,曾一度风靡全球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开始在美国遭到广大投资者的质疑。这些会计丑闻也导致了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巨大变化,美国重新修订了FASB123号公告,要求公司必须使用公允价值法计算股票期权价值,并反映到利润表中;国际会计准则也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同样要求在利润表中以公允价值方法反映股权激励成本。在全球对股票期权进行费用化会计处理趋势背景下,股票期权对公司报表和价值的负面影响逐步被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所认同。公司开始重新审视股票期权的成本和激励效应。 全球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出现了新的趋势,限制性股票和业绩股票模式逐渐成为更多公司的选择。根据韬睿咨询公司在2005年对全球22个主要国家的股权激励实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CEO的长期激励价值中,限制性股票和业绩股票的价值持续上升,接近50%的比例。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为何在国际上成为新宠,公司应该如何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可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前中国公司刚刚开始进行股权激励的摸索,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模式提升公司价值是管理层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公众投资者也需要了解股权激励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对现有股东价值的影响,以帮助他们的投资决策行为。 主要是通过对不同股权激励模式(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对财务报告和股东价值影响的具体分析,从而在实务上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给出建议;并且提醒公众投资者在进行股权激励方案分析时需要关注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股东价值的影响。 本报告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的介绍,在其中提出本报告研究的目的,然后介绍了国际和国内股权激励方面的研究文献; 第二部分为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趋势及对报表和股东价值的影响。首先回顾了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中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发展历程,指出费用化趋势成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发展趋势。由此引出第二小节的分析,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对公司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新会计准则对股票期权的强制性费用化处理使得股票期权相对于其他激励方式的会计处理优势丧失,导致公司重新审视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最后分析全球股权激励趋势,并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各种股权激励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时是基于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及风险偏好等因素。 第三部分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探索,这部分论述了中国股权激励早期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近期中国证券市场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后,新的市场环境为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奠定基础;本报告的最后对已经出台的24家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进行总结性分析,分析新环境下股权激励方案特点,并提醒投资者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关注要点。 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公司的会计处理,分析三种不同方案对财务报告和股东价值的影响。股权激励的实质是成本,不同方案都会对股东价值产生负面影响,股票期权方案对股东价值的影响是体现在行权后,股本规模扩大导致对现有股东股权稀释;而股票增值权和限制性股票在行权时需要公司付出现金,预期现金流的减少导致公司股东价值的减少。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和中国推进股权激励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结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上股权支付的费用化准则将对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股权激励新准则对全球股权激励方案选择产生影响。新会计准则下股票期权失去了会计上的优势,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比重上升。 三是股权激励方案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的标准需要根据公司的特点及风险偏好。公司在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时要基于公司自身状况进行选择;而公众投资者在判断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股东价值影响时需要考虑此方案对价值的提升效应是否可以抵消掉为此增加的成本。 认为中国在未来推进股权激励中可能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于股份回购的会计处理,现在的《公司法》和《会计准则》有冲突; 二是股权激励方式的适用性问题,认为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需要进行股权激励,监管部门及投资者应该审慎评价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 三是股权激励中违规行为的约束问题。预期中国上市公司在未来进行股权激励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管理层为行权而进行公司财务违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加强对违规行为进行约束的制度建设; 四是薪酬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及规范运作。中国上市公司的薪酬委员会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运行令人怀疑。建议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由独立董事为主的薪酬委员会,真正发挥其作用和监督机制; 五是绩效体系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良好的绩效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股权激励对管理层的约束,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因此如何建立起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公司股权激励绩效体系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