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与常规辨证分型取穴治疗颈性眩晕做对照,评估头项腕十三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来验证此精简易取的穴位组合治疗颈性眩晕的实用性,从而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72例,将这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6例治疗组和36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头项腕十三针针刺治疗,取穴:百会、风池(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与常规辨证分型取穴治疗颈性眩晕做对照,评估头项腕十三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来验证此精简易取的穴位组合治疗颈性眩晕的实用性,从而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72例,将这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6例治疗组和36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头项腕十三针针刺治疗,取穴:百会、风池(双)、天柱(双)、颈夹脊穴(双C4、C5、C6)、大椎、列缺共十三个穴位。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中医眩晕症程度分级评分表对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级量化;眩晕障碍量表(DHI)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记录治疗前后左右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峰位流速(Vs),舒张末流度(Vd),平均流速(Vm)。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77.78%,两组取穴针刺对治疗颈性眩晕均有效。两组疗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障碍量表评估及经颅多普勒各流速经t检验、秩和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差异性,其作用机理为通过针刺改善了椎基底动脉供应大脑的血流量水平。治疗组所取的十三个穴位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功能、体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项、腕部的这十三个穴位,在治疗颈性眩晕过程中取穴简便,对症准确,效果快捷,治疗十日即能取得很好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一组随机对照试验探究使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方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帮助TKA术后患者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方法:按照标准选取60例初次接受TK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镇肝熄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网络靶点与作用机制,对其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验证其发挥降压作用的网络靶点与通路,为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镇肝熄风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TTD、Drug Bank、Gene Card等数据库挖掘作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靶点,通过韦恩图得到
目的:构建高血压病肝郁火逆证医案数据库,基于决策树及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对高血压病肝郁火逆证证候信息进行解读并建立判别模型;总结治疗高血压病肝郁火逆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医案数据库资料。收集关于高血压病医家医案文献资料,分别建立证候要素数据库及方药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软件中C5.0、CRT、CHAID、QUEST决策树算法及神经网络方法分析证候信息并建立高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脾虚湿盛证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探索通过肠道微生态干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潜在方式,为有效干预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以及进一步明确其致病机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对经辨证为脾虚湿盛证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入组后运用计算机软件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试验组(下称YSHS组)与对照组(下称培菲康组),随后进行为期2周的药物洗脱。正式观察开始后,两组患
目的:本课题在网络药理学的基础上,对GEO数据库中肝癌基因芯片进行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最可能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预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理论支持及临床参考。方法:在BATMAN-TCM数据库中筛选出艾迪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及对应的靶点,同时将基因芯片GSE84402、GSE60502及GSE46408筛选获取的差异基因与数据库Onco
目的:本课题选用火针为主针刺法,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后痉挛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生理功能(FDIP)评分、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FDIS)评分变化,总结火针为主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本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本课题按照纳入标准收集55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后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剔除和脱落病例5例,遵循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并基于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
目的本研究以营卫理论为指导,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足浴法调节营卫对阴虚火旺型不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睡眠情况、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中医证候的改善效果,为阴虚火旺型不寐患者提供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案。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中药足浴组、耳穴压豆组、中药足浴与耳穴压豆联合组(以下简称联合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措施,其它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中医
目的本研究通过循经取穴联合疮面艾灸对脑卒中3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干预,探究该护理方法在脑卒中患者3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中医护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省某医院针灸科、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3期压力性损伤患者61例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严格按照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推荐的护理方法
目的:开发用于外感风寒的医疗机构中药复方制剂“麻杏解表颗粒”,对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制定“麻杏解表颗粒”制剂的质量标准,考察制剂的初步稳定性。方法:以临床用汤剂的制备方法制备3批麻杏解表汤,作为参比制剂,选择单因素试验法,对麻杏解表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优选麻杏解表颗粒制剂的成型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麻杏解表颗粒中的麻黄、苦杏仁、白术、生姜、白芍、甘草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法对麻黄
目的:测定9种甾体皂苷类成分在蒺藜炒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基于模拟炮制技术研究炒制对蒺藜呋甾皂苷和螺甾皂苷的转化作用和机制,探讨蒺藜炮制原理。并筛选出蒺藜的最佳炒制工艺参数,为炒蒺藜饮片质量控制及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UHPLC-MS/MS技术测定不同炒制时间-温度条件下蒺藜中9种甾体皂苷含量变化,并基于模拟炮制技术和UHPLC-Q-TOF-MS技术研究炒制分别对蒺藜呋甾皂苷和螺甾皂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