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和对阅读模式心理语言学角度探索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于图式理论和背景知识在外语阅读中的作用并且阐述了这一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认知学家奥苏贝尔就提出了阅读前导这一术语,尽管对此褒贬不一,但它的提出确实对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学者们根据不同的作用把阅读前导详分两类——补缺式前导和激活式前导。在该理论基础上,本研究以中国大学三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探索阅读前导对他们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此外,鉴于阅读前导对不同认知风格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实验引入了不同的认知学习风格——场独立和场依存作为参变量。阅读前导怎样通过不同的认知风格对阅读效果产生影响就成为我们考查的另一目标。首先,作者将一组镶嵌图形测试分发给220名受试者,根据测试分数将他们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类。每一类读者内部又分别细分为两个小组,分组办法是根据他们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排序,分数最高者与最低者归为小组1,第二名与倒数第二名归为小组2,以此首尾归组法类推,最后使四个小组人数相同、语言水平相近。随机抽取场独立的一个小组与场依存的一个小组合并为实验班级,阅读测试之前提供文章的阅读前导;另外两个小组合并为对照班级,不提供阅读前导。分完组后,进行阅读理解的测试,受试者完成三篇文章的阅读练习,其中文章A和C是以多项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文章B则要求做内容回忆笔录。通过数据分析,对提供前导的实验班级与无前导的控制班级进行分数对比,揭示了阅读前导的辅助作用,然后对实验组内部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小组进行比较,观察相同的阅读前导对不同的认知学习风格的受试者影响有什么不同。接下来,采用方差分析,观察前导因素与场独立/依存风格因素各自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大小以及两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后,比较了补缺前导和激活前导这两种前导之间的作用大小。为了降低语言水平因素的干扰,作者筛掉了几个数据来平衡四个小组之间的语言水平,更多详情可参考第二章实验步骤一节。该研究涉及的分数比较采取的是统计学中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主要的发现如下:1.补缺前导和激活前导对阅读理解的辅助作用都具有统计意义。2.当提供阅读前导时,不同风格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即前导通过风格起作用,但场独立与场依存之间的差别倾向不具有统计意义。3.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发现,与阅读前导对阅读理解的作用相比,场独立/依存因素起的作用小,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也不明显。4.在c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测试里,补缺前导与激活前导所起作用的大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该结论与李平、齐盟的实验结论有所不同。但是这些结论仅限于本次设计的前导实验,要提高它们的普遍性和说服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