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已有众多学者从功能派翻译理论、后殖民视阈等角度进行了大量关于《红楼梦》中诗歌翻译的研究,然而很少有人专门从模因论视角对著作中的菊花诗翻译进行细致的探究。鉴于模因论对翻译现象有较强的阐释作用,本文从模因论这一新视角比较《红楼梦》中菊花诗的杨、霍两个英译本,在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基础上,对诗歌翻译方法进行演绎和归纳,尝试分析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英译版本是如何成功地实现翻译的解码和编码,从而对国内外《红楼梦》相关翻译研究的空缺进行适当的填补。从模因论角度去研究红楼梦中的菊花诗的翻译是一个新的尝试,有助于解决如何将模因论推广应用于诗歌翻译中,从而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和有效性。 本文在何自然教授和切斯特曼对模因的不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从语言、文化两个维度对两个英译本在诗歌标题、韵律、叠词、意象、典故、文化负载词六个方面的翻译作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和总结。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红楼梦》中的十二首菊花为主题的诗词的英译本分别从哪些方面明显体现了模因论在翻译上的作用?(2)从模因论的角度去研究《红楼梦》中的诗的英译,哪些因素对其翻译的影响较之于其它理论更有独特之处?(3)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红楼梦》杨、霍译本的诗词英译比较分析能带给我们哪些翻译策略启示? 研究发现:(1)模因对诗歌翻译的指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形式的规范上,更是对于内容的准确传达、内涵的完整反馈,情感的真实表达以及诗歌风格的效仿等方面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2)跟其它翻译理论相比,模因论在平衡目标语与源语的内容与效果上的翻译对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3)在诗歌翻译上,应兼顾内容与形式,重内容轻形式会淡化诗歌的美,重形式轻内容会丢弃文化精髓。译者掌握的目的语与译入语的模因知识越丰富,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障碍就越小,也就更有助于完成高质量的翻译。因此,模因论指导下的诗歌翻译会满足译者在翻译质量上精简、准确、优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