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大剂量立普妥(40mg/d)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的改变;对立普妥稳定颈动脉斑块的机制做初步探讨。
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58例发现有颈总动脉软斑的患者,纳入标准:①临床排除脑部出血性病变,排除心源性、低血压性脑梗死、冠心病、心律失常及糖尿病,接受至少一次的头部CT或MRI检查;②心率60~100次/分;③长期居住在温州,且双亲均为汉族;④至少有一个软斑块厚度>2.0mm(但狭窄率<60%)。所有患者被分为三组:(1)A组(脑梗死血脂增高组),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43岁~76岁,平均(53.2±8.8)岁,检查时间距发病时间1~7天,(2)B组(非脑梗死血脂增高组),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51.7±6.3)岁。(3)C组(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45.5±7.5)岁。A组及B组给予立普妥40mg/天治疗,C组不给予任何降脂药物治疗。其余治疗如降血压、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饮食控制等治疗三组均相同。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第6个月后动态监测各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各组患者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和高敏CRP水平的变化。三组均采集颈动脉斑块长轴二维图像,将斑块三等分分成上游(近心端靠近斑块边缘)、中间(最大厚度处)、下游(远心端靠近斑块边缘)三区(图1),运用VVI技术分析斑块的收缩期最大切向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6个月后再对同一斑块采集长轴二维图像进行治疗前后比较。
结果:
1.药物治疗前各组间生化指标比较:
血脂及CRP水平三组间比较:血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A、B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高敏CRP水平A组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药物治疗6个月后各参数前后比较:
共有132例患者最终完成了6个月的随诊观察。其中脑梗死组48例,非脑梗死组46例,对照组38例。
A、B两组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A组CRP水平等指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较前增高(P(0.05);A、B两组血浆CRP水平用药后均有所降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血浆CRP水平等指标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维超声结果显示:经立普妥治疗6个月后,A、B、C组患者斑块厚度、面积及狭窄率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94例药物治疗患者经过6个月服用40mg/d立普妥后,其中77例患者颈动脉斑块由低回声变为混合回声,部分斑块内出现高回声。
VVI技术显像分析显示:
1)A组斑块斑块上、下游区收缩期最大切向速度、应变、应变率比B组斑块的上、下游区最大切向速度、应变、应变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中间区收缩期最大切向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比斑块上、下游区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立普妥治疗6个月后A、B两组颈动脉斑块上游区收缩期最大切向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颈动脉斑块上游区收缩期最大切向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无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脑梗死组斑块上游区收缩期最大切向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明显比非脑梗死组斑块高,斑块的Vs等生物力学指标可以反映斑块生物力学状况的敏感指标。
2、大剂量立普妥具有良好的降脂抗炎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3、VVI技术是一种能够定量的评估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的良好的无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