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语言的研究对象逐渐从句子转移到语篇上来,这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越来越多的译者意识到,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和客观地理解原文,就必须将语篇看作最基本的翻译单位。翻译的实质就是目的语的重构。语篇是翻译的客体,因此,作为翻译的主体——译员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处理的是各式各样的语篇。翻译的实质就是追求两种不同形式的语篇功能与意义对等的过程。语篇是交际活动。Beaugrande和Dressler认为,它应该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意向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fcceptability),语境性(situationa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七个特征共同作用于语篇。由此可见,语境性作为语篇的七大特性之一,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对译员翻译语篇时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成功的语篇翻译一定是根据语篇所产生的语言环境得到的最贴近原文原意的解释。语境性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指的是语篇的研究离不开对具体语境的研究,即语境性是指语篇对语境的依赖性。因此,本文中提及的“语境”(KOHTeKCT)一词指的是语境性这一抽象概念在语篇中的具体体现。语境指的是书面语的上下文或者是口语的前言后语,解释语言外的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表达方式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确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语言的社会合适性。口译有别于笔译。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最初的听辨环节和最后的输出过程:笔译译者以静态的书面形式接受源语信息和呈现译文结果,而口译译员是通过听力来获得源语信息,并且通过口头输出译文。除此之外,口译译员在高强度、高紧张的工作环境下没有时间做更多的思考,更没有时间去咨询他人和查阅资料,而是需要在极短时间内独立完成译文,这就导致了口译结果本身包含许多变量,如口译译员的语气、语调、语速等等,我们将这些变量称之为副语言。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口译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将通过不同口译译员的副语言对比,研究语境性对口译副语言的影响。本文选取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口译课实例及2013-2018年中俄国家领导人、名人在国际重要场合的发言及采访等。论文框架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语篇与语境性,主要介绍语篇(Tекст)、语境(контекст)、语境性(ситуативность)的相关知识。接着阐释语境性(ситуативность)对评价与保证俄语口译质量的作用,从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语境性和口译之间存在的关联。第二章分析语境性(ситуативность)对俄语口译的影响,这一章将口译这一活动分为口译主体和口译过程两方面,其中口译过程又分为信息的输入过程、信息的重组过程和信息的输出过程三个环节,详细分析语境性对俄语口译的影响。第三章研究语篇语境性(ситуативность)策略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按口译实践顺序分为:语境性指导下的离线策略和语境性指导下的在线策略。离线策略指口译主体即口译译员在口译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这对应的是第二章中的语境性对口译主体的影响;在线策略指口译过程中如何灵活地根据语境性解决口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对应的是第二章中的语境性对口译过程的影响。本文将以语篇的七大特性之一——语境性(ситуативность))为出发点,论证语篇语境性分析俄语口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口译策略以提高俄语口译的质量,并为相关的口译教学工作做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