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入手,试图开启人们对柏亚关于“诗”的重新认识。长久以来,占据理论上风的始终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文艺理论范围内关于“诗学”的诸多差异和纷争。从表面上看,柏拉图对待“诗”的态度的确与亚里士多德迥然不同,“诗”在二者文本中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常常阻碍人们对其诗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深层揭示,探寻二者在诗学矛盾背后的统一目的。文章首先从诗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入手,试图开启人们对柏亚关于“诗”的重新认识。长久以来,占据理论上风的始终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文艺理论范围内关于“诗学”的诸多差异和纷争。从表面上看,柏拉图对待“诗”的态度的确与亚里士多德迥然不同,“诗”在二者文本中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常常阻碍人们对其诗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深层揭示,探寻二者在诗学矛盾背后的统一目的。文章首先从诗教入手,寻找这种统一性的可能。通过分析发现,柏拉图的诗学无疑可以视为为道德教育服务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本身则是一门名副其实的课程。因此,诗教似乎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诗学的矛盾得到了化解。但是,这也并非是柏亚诗学问题的最终答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更深一层隐喻在于诗对哲人的政治庇护,或者换句话说,诗对真理的政治庇护。诗成为高贵的谎言来保护真正的哲人和真理。为什么哲人和真理需要隐藏,那是因为真理在现实世俗中的危险性。真理的危险正如政治哲学的诞生一样:哲学作为追求真理的学问,它并不能像人们认为的那样能够带给人们对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秩序的更加合理地认同和理解,恰恰相反,对真理的追寻,会让人们对传统、习俗、现存秩序、伦理甚至宗教都产生反思和怀疑,这种怀疑使你丧失了对传统和所谓科学的信任,这种怀疑足以动摇任何一种既定的事实。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城邦和政府来说,追求真理的哲人必定不能被容忍,那么真理就更加危险无疑。所以,真理并不对大多数人开放。再次回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人们会发现,他们的诗其实就是一种哲人隐藏真理的方式,这源自诗在世俗大众中的有利地位。所以,以诗的方式书写哲学,或者说,哲人以诗的状态保存真理就成为政治哲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也就在这一层面上得到了真正统一。对哲人来说,诗的存在就在于保存哲学的生活方式,一种将“理论思考的神圣疯狂和正直灵魂的节制”结合的恰到好处的最高方式。但是这种生存方式并不属于普通人,也不能强迫他人接受。所以,哲学如果要存在就需要诗,这是一种隐微的告白,是哲人隐秘生活的开始。如果说普通人的知识是关于生的知识,那哲学则是面向死亡的,或者说是可以超越死亡的永恒。而政治哲学又恰恰是在超越生死的哲人面前赋予哲人一种关于现实世界的责任:他绝不袒护哲学变成不问政治的学问,而是为了更好地关切政治,使之“与现实政治构成冲突性的张力。”这不仅是哲学存在的必要性,这也是真正哲人的生存使命,他们并不安于隐秘的安逸,而是以生命来实践哲学的道德理想,因为他们相信哲学始终要对何为美好的生活盘根问底。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回到真正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回归他们的本身,回归的就不仅仅是其诗学思想,而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发现先哲文本中隐微的教诲,那么人们完全可以脱离其诗歌本身,回归他们想要真正阐释的道理。所以,对古希腊先哲关于“诗”的探索终归还是要回到他们始终在说的唯一主题:永恒的真善和美好。尽管这种探索和追求可能穷极一生都无所结果,但是这就像人类本性追求自由和美好一样,他们知晓这是一个注定没有希望的过程,摆在面前的是古往今来重重叠叠的失败痛苦和矛盾悖论,但是哲人不会因此而停步,因为人的意识和良知告诉人们,应该崇尚自由,高尚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真理是一切都无法撼动的,虽然普通人有人性的弱点和鄙俗的欲望,但是这些先验的真理每一个人都无法抗拒,所以哲人愿意背负崇高的使命去完成人本性中必须承认的这些真理,从而承担常人不愿承担也无法承担的责任。这也许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所有真正的哲人通过不论是诗还是任何一种语言,甚至无需语言所真正想要传达给人们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从各种现存的阶级形成理论以及社会变迁分析模式来考察中国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变化,主要选择马克思、汤普森和波兰尼的观点,期望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改革前后的社会地位有何变迁?第二,如何解释这种变迁? 在研究思路方面,本文首先从定义和中国工人发展史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工人阶级,并将其细化为城市工人和农民工两类。其次,结合实证材料,从经济、政治权利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评述了中国
“公共领域”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问题,毋庸置疑地应该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当今国内在探讨有关公共领域的话题之中,人们很少把它单独出来,以不同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以及专题性研究。在言及公共领域对于政治权力的制约的问题上,人们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过于简单的“舆论监督”的层面,往往忽视了公共领域与政治权力之间深层次的互动关系。 本文认为公共领域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可
荀子之学经过宋明的长期禁锢之后,其地位在清代有了显著的提升,出现了复兴的局面。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清朝中期两大儒汪中与凌廷堪之上,将研究内容限制在二人的礼论和荀子观上。清朝中期的荀学复兴是汪中与凌廷堪所处的时代背景,亦是二人礼学思想和荀子观所产生的摇篮。首先,荀子以“隆礼”闻名,汪中与凌廷堪的荀学研究自然也脱不开对礼学的研究,他们二人在对礼学的研究上,与荀子有着很大的关联,本文着眼《荀子》,探讨汪
分级模态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分级模态逻辑的元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可靠性、完全性、对应定理、一致性定理、真扩充定理以及一些模型论性质。具体地说,本文重新阐述了各个分级模态逻辑完全性的证明,讨论了分级模态逻辑的模型论性质,包括紧致性、L(o)wenheim-Skolem性质、不变性结果、VanBenthem刻画定理以及可定义性结果
民国时期,佛教内外交困,随着居士佛教的兴起,社会思潮的激荡,佛教迎来了振兴的契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佛教界在开展义理研究与弘扬的同时,特别注意戒律的恢复与守持。戒律是佛教止恶扬善、慈悲为怀的精神与理念的产物,其目的在于维持僧团和合,正法久住。戒律的恢复与持守对于佛教的近代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戒律的恢复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更需要在实践中应化守持。本文围绕近代佛教戒律复兴过程中所遇
女性杂志作为当今大众文化中一类重要的对象近年来逐渐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向大众展现美丽、愉悦、休闲、娱乐的媒介物,其本身还是一个具有价值导向的符号系统——将信息不断编码于其中,在展示所谓美、时尚、成功等形象的同时传播着其关于美、时尚等概念、判断标准、实现方式一系列内容的论调,影响着众多女性以及整个社会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审美观甚至价值观。而另一方面,女性杂志作为一个以成百上千万资产为基础的
符号人学是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一种基于人类学立场的出场方式,是内在于符号形式哲学的致思理路和隐含逻辑。以文化为视角,以符号概念为基点,卡西尔通过对人类世界进行文化理解和重构,让符号人学从内隐形态过渡为外显形态。这种过渡的核心在于思维范式的嬗变。受康德哲学和现代解释学影响,卡西尔立足人的现实文化生活,通过对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诸种文化形式的批判,以主客体相统一为原则展示了人类文化的丰富
专名的涵义与指称问题历来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逻辑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对专名的研究从十九世纪持续到现在。这是因为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语言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专名从语词直指现实世界,正是考察这种关系的典型范例。围绕专名的意义问题,逻辑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专名的摹状词理论和因果理论,而美国哲学家约翰·罗杰斯·塞尔独辟蹊径,先后从言语行为和意向性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专名的涵义与指称展开了阐述,形成了
本文论述的是彼得·辛格的物种平等思想,这也是平等思想的新发展和新视域,物种平等思想的提出,使平等思想超越了人际平等而深化到物种间的平等的领域。对于这样的一个思想的研究,不但可以加深对平等的了解和促进平等思想的发展,同时也能为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完善提出了一些可探索的空间。本论文以平等思想历史发展作为引子,回顾平等思想发展的同时,引出本论文的主题——物种平等思想,不仅研究物种平等思想作为平等思想的新视域
人生的目的,即伦理学的主旨:幸福。回味生活,或者反思自己的目标和周围的处境,幸福的感觉就可能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在数不胜数的思想家们对幸福的理论探索中,亚当·斯密的幸福理论并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斯密终其一生致力于人们的幸福,对促进社会的物质繁荣作出了实效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经济学之父”。斯密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具有鲜明特征的著作,不只是我们了解斯密经济学理论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