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激情引趣;以人为本;寓乐于教; 寓乐于学
根据心理学家的论证: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仍然是好玩、求乐。针对这个特点,就要让他们乐中求学,体验学中有乐、学中有趣。那么就得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枯燥无味、死记硬背为有情有趣、活学活用,变消极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乐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课堂主人——真正的学习者,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学达到多元化目标的落实、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寓乐于教、激情引趣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所谓激情引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柔和、协调之中,内外松弛,节奏、呼吸、音乐、笑声、自信心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学生的理解力与记忆力得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自然得到提高。此教学法,从生理角度上看,对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推理都有好处;从心理角度上讲,脑的活动量大幅度提高,会使学生心神安定,愉快学习,毫无恐惧和疲惫之感,达到“心定而能慧,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从教师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上讲,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幽默怡人;从学生学习方面看,会心旷神怡地学习,愉快轻松地学习。激情引趣教学法于教于学大有裨益,不仅符合教育心理学的目标,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需要。
一、所谓“激情”,就是教师设置各种有一定的艺术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实际有效性的问题情景,如:利用故事、小品、寓言、名言、或格言等设问设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探究问题的兴趣,易于接受所学理念,利于内化。如在“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一课中,首先,我采用反面故事引入学习情境,复习旧知。讲述一个中学生因存在严重的心理偏差、道德败坏而弑母的故事来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学生听后纷纷抢说,畅所欲言,痛斥恶行,义愤填膺。都认为此人因道德败坏,存在严重心理偏差,给他带来严重的危害,导致他遭受应有的下场。它将警示着我们:应该拥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才有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时我及时对学生的阐述予以肯定和鼓励,并趁热打铁引出新问题:“良好的道德和健康心理在我们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呢?”学生举手回答,互为补充。(采用加分制,予以肯定和嘉奖。)旧知得以复习巩固。
“激情”重在“激”。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列举典型的事例、有趣的故事、小品或格言、名句来创设情景,说明意义,明确目的。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跃跃欲试的感觉,兴奋精神,又为“引趣”埋下伏笔。
二、“引趣”就是通过典型的事例、有趣的故事、小品或格言来引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达到情景和情趣相融,知识与趣味相配,便于接受,易于理解,更乐于接受所学的知识与理念。此所谓“寓乐于教”,“ 寓乐于学”。达到知与行的统一、三维目标的实现,真正提高和体现课堂实效性的落实。
利用小品引于新课,引发学生对新知探求的兴趣和热情。
“小品”表演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情趣和探求新知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参与性和主动性,也开启了他们的智慧,引发了思维;在表演与观看的过程中,辨明了是非,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尤其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热情特别高涨。精彩处,掌声响起。讨论中充分流露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对待世事的态度。讨论中师与生、生与生交流看法,探究“自我”,作出比较。多元目标充分实现。
在总结发言时,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适时将同学们的偏激引于正道,并提醒他们自查自纠,明辨是非,感悟做人。
大家通过评议他人的言行,并接受他人的评价,而后定出做人的原则标准。
如同学们说:“做任何事情,不要只凭一时冲动,感情用事,要遵纪守法。”
“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想当然,鲁莽不得。”
“有勇有谋,百战不殆。有勇无谋,大事难成。”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人为镜,才能正己。”
……
遇此可需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底和探究教学艺术化的时代精神。
三、激情引趣教学法,关键在于教师在“引”字上下功夫。
首先、要“引”得有艺术性——就是常人所说的是“导演”的角色。
其次、要做到有激情—— 那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又成为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尽情尽兴地发挥他们的精彩演技,充分地展现自我,凸显求知的个性。
再次、要“引”得有趣味性——要求教师广采博取,为我所有,做到幽默、风趣。所以,要上好一节课,就得做到:
课前、教师“导”好课。导方法、步骤的安排,重点、难点的如何突破,教材先后顺序的安排。需在吃透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导”好课。即备好课、编写好教案。
课中、教师要“引”好课——主持好课堂。即当好课堂“主持人”。时而引疑,时而评述,时而有感而发,时而解疑释难。师生共议,生生互答,情趣浓烈,气氛融洽。
课后、教师还要做同学们的好朋友、好伙伴。利用课外活动或小组活动,经常与同学们保持交流、谈心,成為好朋友。以利于了解学生心理及需要,上课时才有的放矢。
总之,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只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实效性,就应该是好的方法。激情引趣教学法,能利于学生轻轻松松地将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多元目标得以实现,真正落实:一切为了学生而教,教会一切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最终达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之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
[2]《泉州师院论文集增刊》.
[3]《求索与创新》.
福建省南安市宝莲中学 362300
根据心理学家的论证: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仍然是好玩、求乐。针对这个特点,就要让他们乐中求学,体验学中有乐、学中有趣。那么就得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枯燥无味、死记硬背为有情有趣、活学活用,变消极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乐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课堂主人——真正的学习者,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学达到多元化目标的落实、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寓乐于教、激情引趣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所谓激情引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柔和、协调之中,内外松弛,节奏、呼吸、音乐、笑声、自信心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学生的理解力与记忆力得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自然得到提高。此教学法,从生理角度上看,对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推理都有好处;从心理角度上讲,脑的活动量大幅度提高,会使学生心神安定,愉快学习,毫无恐惧和疲惫之感,达到“心定而能慧,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从教师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上讲,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幽默怡人;从学生学习方面看,会心旷神怡地学习,愉快轻松地学习。激情引趣教学法于教于学大有裨益,不仅符合教育心理学的目标,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需要。
一、所谓“激情”,就是教师设置各种有一定的艺术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实际有效性的问题情景,如:利用故事、小品、寓言、名言、或格言等设问设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探究问题的兴趣,易于接受所学理念,利于内化。如在“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一课中,首先,我采用反面故事引入学习情境,复习旧知。讲述一个中学生因存在严重的心理偏差、道德败坏而弑母的故事来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学生听后纷纷抢说,畅所欲言,痛斥恶行,义愤填膺。都认为此人因道德败坏,存在严重心理偏差,给他带来严重的危害,导致他遭受应有的下场。它将警示着我们:应该拥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才有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时我及时对学生的阐述予以肯定和鼓励,并趁热打铁引出新问题:“良好的道德和健康心理在我们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呢?”学生举手回答,互为补充。(采用加分制,予以肯定和嘉奖。)旧知得以复习巩固。
“激情”重在“激”。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列举典型的事例、有趣的故事、小品或格言、名句来创设情景,说明意义,明确目的。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跃跃欲试的感觉,兴奋精神,又为“引趣”埋下伏笔。
二、“引趣”就是通过典型的事例、有趣的故事、小品或格言来引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达到情景和情趣相融,知识与趣味相配,便于接受,易于理解,更乐于接受所学的知识与理念。此所谓“寓乐于教”,“ 寓乐于学”。达到知与行的统一、三维目标的实现,真正提高和体现课堂实效性的落实。
利用小品引于新课,引发学生对新知探求的兴趣和热情。
“小品”表演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情趣和探求新知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参与性和主动性,也开启了他们的智慧,引发了思维;在表演与观看的过程中,辨明了是非,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尤其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热情特别高涨。精彩处,掌声响起。讨论中充分流露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对待世事的态度。讨论中师与生、生与生交流看法,探究“自我”,作出比较。多元目标充分实现。
在总结发言时,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适时将同学们的偏激引于正道,并提醒他们自查自纠,明辨是非,感悟做人。
大家通过评议他人的言行,并接受他人的评价,而后定出做人的原则标准。
如同学们说:“做任何事情,不要只凭一时冲动,感情用事,要遵纪守法。”
“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想当然,鲁莽不得。”
“有勇有谋,百战不殆。有勇无谋,大事难成。”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人为镜,才能正己。”
……
遇此可需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底和探究教学艺术化的时代精神。
三、激情引趣教学法,关键在于教师在“引”字上下功夫。
首先、要“引”得有艺术性——就是常人所说的是“导演”的角色。
其次、要做到有激情—— 那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又成为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尽情尽兴地发挥他们的精彩演技,充分地展现自我,凸显求知的个性。
再次、要“引”得有趣味性——要求教师广采博取,为我所有,做到幽默、风趣。所以,要上好一节课,就得做到:
课前、教师“导”好课。导方法、步骤的安排,重点、难点的如何突破,教材先后顺序的安排。需在吃透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导”好课。即备好课、编写好教案。
课中、教师要“引”好课——主持好课堂。即当好课堂“主持人”。时而引疑,时而评述,时而有感而发,时而解疑释难。师生共议,生生互答,情趣浓烈,气氛融洽。
课后、教师还要做同学们的好朋友、好伙伴。利用课外活动或小组活动,经常与同学们保持交流、谈心,成為好朋友。以利于了解学生心理及需要,上课时才有的放矢。
总之,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只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实效性,就应该是好的方法。激情引趣教学法,能利于学生轻轻松松地将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多元目标得以实现,真正落实:一切为了学生而教,教会一切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最终达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之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
[2]《泉州师院论文集增刊》.
[3]《求索与创新》.
福建省南安市宝莲中学 3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