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般的悖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fall_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始终散发着永恒的解读魅力。本文立足于卡夫卡的经典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将感性阅读与理性分析相结合。通过解读这篇作品中表现出的可能性、隐喻、悖论等重要的特征来进一步完成对卡夫卡小说理论的深度解析。
  关键词:卡夫卡 饥饿艺术家 隐喻 悖论
  
  卡夫卡,作为一名作家而言,你可以爱他,恨他,推崇他,蔑视他……但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领袖而言,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重要性。正如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所描述的“如果你想选出本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单独的一位作家,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绝望地徘徊在失去希望的人群中,而这时你会注意到卡夫卡在本世纪经典中的中心地位。”卡夫卡,Kafka,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正如作家一生本质品性的速写:内敛,安静,敏感,多疑,以自己表面安详的生活态度对整个世界进行着内心的反抗。卡夫卡所触及的人类精神的困境,正是每个现代人无法绕开的精神梦魇。同样是整个二十世纪时代的精神困境。如果说千百年前的庄子悠然一梦,所见的是蝴蝶翩跹,人生如绚丽的梦境展现了其纯净无忧的一面;而此刻的卡夫卡则告诉我们生活比最可怖的梦境更离奇可怕,这是一场做不完的噩梦,永远没有尽头,或者一梦醒来,你早已不是你自己了,变成甲壳虫,鼹鼠,或者其他什么令人厌恶的生物。卡夫卡的敏锐,使他拥有穿透人内心隐痛的能力;卡夫卡的单纯,使他笔下的形象鲜明可感;卡夫卡的无限想象力使他将梦境和寓言进行了自如贴切的转换……具有无限可能的卡夫卡,让人又爱又恨的卡夫卡,具有不可摧毁性的卡夫卡。
  
  一、无限的可能性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的艺术》中强调。“小说不是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所谓现实,即已经发生的现象:而所谓存在,则是可能存在的现象。卡夫卡小说的一大亮点便在于他善于以他独有的小说情态来演绎那些“未实现的可能”。卡夫卡的大多数小说都是未完成和开放性的,这就为小说的理解和阐释层面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在阅读和阐释的过程中,我们更接近的是卡夫卡敏感的神经还是我们内心深处隐秘的啜泣?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沉迷在无限的可能性之中。以小说《饥饿艺术家》为例,文中固执单纯的饥饿艺术家随着理解角度的不同,其阐释的结果也大相径庭,但无一不显示其合理性:从神学立场出发,饥饿艺术家所坚持的是神性的自由和救赎: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饥饿艺术家所坚持的饥饿艺术表演是心灵在误解与隔膜中微弱的挣扎: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饥饿艺术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危机形式。评论家和文艺理论家沉迷于不同解释的维度,各自认为自己的理解接近本意,而真正重要的却并不是理解阐释的正确与否。令人神往的却是这从单一文本中引发的无限悠远的可能性,《饥饿艺术家》为主的短篇小说所带来的是奔涌不尽的小说理解的维度,它挑战着人的理性与智慧,让不同的人纠缠在不同的意义维度之中,没人能知道卡夫卡在想什么,也没人比自己更了解卡夫卡。每个人心里都有他自己的卡夫卡,纷繁的可能性便是卡夫卡小说的意义,在这纷繁的小说解读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自己,在无限的可能性之后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唯一一条终极指向自己内心的小径。
  
  二、隐喻之外的隐喻
  
  有评论家认为卡夫卡的小说“象征之外有象征,譬喻之后有譬喻,总是探测不到渊底。”卡夫卡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不是传统整体意义的象征,而正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隐喻,是卡夫卡小说所表现出的隐喻的独特性。使得整个作品的意义产生了含混暖昧的风貌,深不可测。这种秘而不宣的隐喻,使得离奇的小说更接近我们所接触的离奇的生之现实。以小说《饥饿艺术家》为例,饥饿艺术家没有名字,他的名字和他的身份合一了,这隐喻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被符号化身份化了,一个人一旦被赋予某种身份的内涵而存在,便无法被当作一个人来感悟,于是在小说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看守对他所谓的饥饿艺术不理解,夜班看守们故意远远地聚集在一个角落里打牌,以便给他留下一个空当让他稍稍吃点东西,这让他很苦恼,他感到不被理解的孤独;为了证明自己始终没有吃东西。他不断地唱歌,可是这竟被人们赞叹为技艺高超,“竟能一边唱歌,一边吃东西”;饥饿艺术家是个彻底的孤独者,无论他怎样做,都没人能够真正理解他,无论是饥饿艺术被人们所瞩目,还是饥饿艺术被人们所淡漠,自始至终他都只是作为一个身份而存在着。这样对于人的身份化的符号隐喻一方面隐喻了人类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人越来越多的被当作一个概念来处理;另一方面则深刻的表明了注定的孤独和无法救赎,在人群中每一个人始终是另一个群体中的异类。同样正是由于饥饿艺术家没有名字而以其身份来命名更使他的孤独和悲凉隐喻了更广阔的人类性和共通性。
  值得注意的是卡夫卡小说中存在的潜在的隐喻,正如几乎在卡夫卡的所有小说中都存在着一个被取消的理由:没有人知道是《城堡》里的土地测量员是谁派遣而来,为什么派遣而来的;也没有人知道《判决》里为什么格奥威尔会因为父亲的一句“我判决你投河淹死。”就真的毫不犹豫的投河而死;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格里高尔会一觉醒来就变成一只可怕的甲虫……这些未经解释而又理直气壮存在的原因通常会被人忽视,人们的思维并不集中在追寻这些被隐藏的理由之中,而是在离奇的情节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即便再离奇的故事似乎也是正在进行时的现实生活。正如郑也夫在《阅读生物学札记》中所说,生物学中所发生的种种现象不由得人开始相信:生活比想象更离奇。而卡夫卡正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书写着这荒谬世界的种种现象,其隐喻性也不言而喻:人生比想象更离奇。以小说《饥饿艺术家》为例,故事整理描写了一位执着于饥饿艺术的艺术家的遭遇,但却缺失了一个最重要的理由:饥饿艺术能否称之为一门艺术?人们创造了各种艺术,并且不断探寻着新的艺术发展途经,但在创造艺术的同时是否也在被艺术所捉弄?是否有些艺术正以艺术的名目而践踏人类的尊严,成为人类的异己?进而从更大范围来讲我们所执着的一切,无论是信仰或者事业,是否真的值得我们为之坚守至死?我们所坚持的东西会不会真的只是存在于荒谬之中无人赏识无人知晓的无价值的存在?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座最后的堡垒,每个人都在坚持着自己的底线,但这是否值得坚持?当《饥饿艺术家》中被有意缺失的理由被补全之后,我们便很清晰的发现,很多坚不可摧的东西在一瞬间涣然冰释了。这就是缺失的理由所隐喻的可怕的力量,卡夫卡让我们莫名的感动,心痛,疑惑。发现最重要的东西正是这被有意隐藏的一笔,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宿命。
  
  三、隐藏的悖论
  
  正如柏拉图在《申辩篇》中叙述的,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悖论,paradox,是文艺学中一个隐蔽的现象,同时也是个被无限永恒言说的话题。卡夫卡的作品中都包含着带有个人印记的悖论性。例如《城堡》 中K的追寻注定是个失败的追寻,他越努力,离自己的目的就越远。K如果成功到达的目的地,那就证明他失败了;而在《判决》中格奥威尔一方面深切的厌恶父亲的统治,而同时却又甘愿收到他的支配做出逆向的选择:既恐惧,又依赖,既憎恨,又敬爱;而《地洞》中,“我”精心的为自己建造地洞,“即使从墙上掉下的一粒沙子,不弄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然而突如其来的遭遇从来就没有少过,越是抵抗越是麻烦,根本就是在劫难逃……
  追根溯源从卡夫卡的创作态度人手,在他所留下的很多书信和生平资料中我们发现,他自闭单纯的厌世个性但他同时热爱写作,将写作作为生命救赎的唯一方式。这样个人写作留下的文本同样是期待人们去理解和交流的,一个对世态人情心含绝望的作家,在他自守着内心的安静的同时暗自期待着被理解,一方面是拒绝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微弱的幻想,就这样的创作态度本身便是充满着悖论的。《饥饿艺术家》就是在这样悖论的创作态度下产生的作品:一九二二年春,卡夫卡创作了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同年十月发表于《新观察》。一九二三年,卡夫卡重新修改了遗嘱,要求布洛德将他所写的一切都销毁,但包括《饥饿艺术家》在内的六个短篇却幸免于难。可见这个短篇正是卡夫卡残存的一线希望,同时也是他自身悖论性表现的较为突出的作品。在《饥饿艺术家》的结尾,“‘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这是他最后的几句话,但在他那瞳孔已经扩散的眼睛里,流露着虽然不再是骄傲,却仍然是坚定的信念:他要继续饿下去。”这一段让人潸然泪下的描述,同样可以解读出截然相反的意味。其一,也就是最直观的理解是艺术家对饥饿艺术至死的执着,和对整个污浊世界的对立。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食物,同样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他能做的只是坚持着自己最初和最终的梦想永远孤独的固守着不为世人理解的一切,而死亡便是这最高也是最终的代价。饥饿艺术家临终微弱的话语是对自己无限向往的饥饿艺术的承诺也是对无法生存的整个物质世界的唾弃。这是对文本最初也是最直观的感受,引发了每一个向往艺术以及献身于艺术的人的共通感受。但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却可以发现这其中隐含的相反的声音:饥饿艺术家一生执着于饥饿艺术但却从来不为人所理解,他希望一次又一次的超越饥饿的极限挑战生命的可能性,但人们只是把他当作和奇异动物一样的异类在展示。但饥饿艺术家临终前的几句话。与其说是对整个木讷的世界的最终抗争,不如说是一种妥协性的自白:没有人相信有人心甘情愿的忍受饥饿,没有人认为这样的坚持值得坚持,那么找个貌似坚固的理由。这样能为人理解的理由自然得到了微弱和歧义的谅解。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适合胃口的食物,存在的只是最无望的渴求理解的心。最深刻的坚持也就是最绝望的妥协,最决绝的对立也成为了最虚弱的沟通,没有适合胃口的食物。一切只是一个借口,就好像一切都没有理由。
  对《饥饿艺术家》的解读很可能是一种误读,没有人能理解他,但又没人比自己更懂他。因为,卡夫卡是永恒的,永恒的卡夫卡拥有永恒的解读魅力,也许每一次靠近都是徒劳的,但却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动。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4:353,第一版
  [2]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_三联书店,1992:42
  [3]卡夫卡著,叶廷芳译,卡夫卡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223
  [4]同上,1990:46
  [5]同上,1990:470
  [6]同上,1990:231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由作为人类的一种永恒追求,成为人们热烈探讨的对象。意志自由论作为一种颇有影响的自由观,在人类历史中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西方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通过对意志自由论的批判,揭示出人类自由的问题,首先并不是心理学的探索对象,而是伦理学的探索对象。它不是意志是否自由的问题,而是心灵是否自由的问题,是人类行动是否自由的问题,从而将自由的探讨从一种缠绵于内在心理特质的无休止的争论中解放出来,引入到
电影《勃沙特的长征》是由潇湘电影有限公司与黄平县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一部故事影片,影片记录了瑞士籍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在贵州黄平偶遇长征途中的中国红六军团后而发生的一系列传奇故事。影片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1934年10月,贵州镇远的瑞士籍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在访友期间偶遇由湖南西征入黔的红六军团,此后,勃沙特被疑为“间谍”予以扣留并跟随红六军团一起长征,期间,勃沙特为时任红六军团团长的萧克翻译一张法文
摘要:切实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支持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和学习考察等活动,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对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和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社区 挂职锻炼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建立辅导员社会实践锻炼的工作机制,组织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支持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和学习考察等活动,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
一、 从余美颜到杨耐梅:由女性哀情事件孕育的《奇女子》  (一)题材、资金与公司成立:社会文化消费生态下耐梅影片公司的成立  1928年四五月间,中国社会轰传一位奇特女子自杀的事件。来自广东的女子余美颜平素生活浪漫前卫,喜好奇装异服,据称曾与3000名男子交往,是广东颇具知名度的传奇女性。1928年,她在由香港赴上海的轮船上投海自尽。在20年代的中国,女性因情感问题而自杀的事件并不鲜见①,但是余美
摘 要: 《抄写员巴特尔比》是美国著名作家梅尔维尔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自该小说问世一个半世纪以来,诸多学者和评论家对其进行了解读,理论成果层出不穷,而小说的主人公巴特尔比的命运更像谜一样吸引着每一个研究者。本文尝试较系统地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蕴,力求通过分析,揭示其对作品主题所起的作用,进而丰富和拓展作品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 赫尔曼·梅尔维尔 小说《抄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 巴特尔比
摘 要: 影视语言的特征、字幕的时空与文本限制因素等表明,字幕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不容忽视。本文以翻译阐释学派理论奠基者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为理论框架,以动画电影《料理鼠王》为例试图分析阐释学理论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具体指导字幕翻译以及此过程中字幕译者如何发挥主体性。  关键词: 动画电影 《料理鼠王》 阐释学 字幕翻译 译者主体性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从语言、文化和认知等角度出发
摘 要: “故都”——“孤独”。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借故都之秋景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本文从演绎生命的孤独、追寻艺术的孤独、叩问政治的孤独来一窥郁达夫之“孤独”的秋。  关键词: 散文《故都的秋》 郁达夫 “孤独”    再次品读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次次看到“孤独”二字。一直认为,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实际是写“孤独”的秋,“孤独”与“故都”,这是一种谐音,历代文人都喜用此笔法,题目中
陈加林笔名林零、子牛,1962年5月生于贵州安顺,贵州大学毕业。现为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秘书长,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贵州民族学院特聘教授,贵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贵州省人大书画院副院长,贵州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贵州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我一向视加林为书法中的现代派。虽然明知他是从传统起步,并且一直也没有远离传统,但从与他相识起,就感觉
电影《杀死比尔》是昆汀·塔伦蒂诺继以往荒诞主义表现手法之后推出的一部影片。从《落水狗》《低俗小说》到后面的《无耻混蛋》等,无序性和怪诞性的铺陈叙事是这些影片的特色,打破平铺直叙的传统模式,以一种捉摸不透和新颖的影视结构,撩动着观影人的好奇心。这些影片无一不打上导演昆汀的烙印,《杀死比尔》也不例外。《杀死比尔》采用章节体小说式拼接叙事情节,与《低俗小说》一样打乱了镜头的出场顺序,以革命性的颠覆手法展
高二适致费在山信札  茧纸纵横真绝伦,锤张骨节二王魂,  日华云朵三春丽,正气浩然北斗尊。  高二适先生的书法,不管是真书、行书、章草或今草,无一字不精美,无一字不精到。狂而不野,守法度、富变化。有神鬼莫测之机变。因此,欣赏高先生的作品,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下面,我们来赏析姜堰“高二适纪念馆”所藏的高先生致费在山的一通信札。此信篇幅不大,亦不基长,共80余字,甫一接目,即令人不禁击节赞叹,只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