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及时而适当的科学启蒙,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地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同时,注重幼儿个体差异,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来开展以培养幼儿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的科学活动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民主、和谐、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幼儿与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教师富有创造性的言传身教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良好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仍很脆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探索创新活动中,教师应多表明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甚至应该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让幼儿感到教师只是一个对自己活动很感兴趣并能提供有益建议的“大朋友”,即使自己做错了、活动失败了,也不会受到指责,没什么可担心的。这种高度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能激发孩子巨大的创新能量。
二、提供有兴趣、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在科学活动中幼儿为什么显得特别投入,主要原因是有可操作的材料,在提供材料时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充足
有几个孩子参加活动就有几份材料提供,甚至更多一点,材料的品种也应齐全一点,以便于幼儿选择和多样性的探索。如在“认识磁铁”活动中,提供多种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及磁铁,让幼儿在充分感知的的基础上理解磁铁和铁的关系。
(二)提供的材料应富有科学因素
如在“易倒和不易倒”活动中,提供的粗细不同的材料,高度应一样;轻重不同的一对材料,外观应一样。又如活动“斜面上的发现”中,为了探索光滑和粗糙的坡面上,物体运动的不同状态,所提供的坡面光滑与粗糙应很明显。这样一来有利于幼儿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化抽象为具体,能形象的展示。由于有些动物在高楼众多的县城已很少看到燕子、麻雀等。而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展示燕子去河边衔泥、屋檐下筑巢、窝里生蛋、孵出小燕子、大燕子到处捉虫、喂哺小燕子、以及小燕子学飞等一系列燕子成长的全过程,从而让远离燕子的幼儿清楚的感知了燕子,不仅了解了燕子的外形特点,而且掌握了燕子的生活习性。
三、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的探索与思考
(一)多提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
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多提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幼儿关心着身边的一切,自然界千奇百怪的现象吸引着幼儿,一朵花、一滴水,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随机向幼儿提出问题,鼓励幼儿积极思维。
(二)及时围绕问题,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幼儿阶段,情感的发展,社会性及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自我探索、主动参与、表达意见的机会,必须通过活动才能形成自我的世界观和思考的方式,让他们从问题出发,自己主动发现知识,不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例如:在幼儿对问题“白天,月亮到哪里去了”这一问题感兴趣时,我及时请幼儿动手做实验,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白天和黑夜”形成的规律,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幼儿探索科学的热情,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四、注重个体差异,使人人获得成功体验
幼儿的经验、兴趣、学习方式和发展水平表现出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使人人获得成功体验。如在认识种子活动中,一部分幼儿只要求他们说出种子的名称、形状等,并进行简单分类,一部分幼儿要求他们能够按照多种方法进行分类。这样,不仅使每个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让幼儿在互相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
在科学区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幼儿在玩某一样材料时,常常是一个或几个人玩,当一个人想出了新的玩法时,其他的幼儿则会受到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就会在此基础上想到更好的办法,能力弱的幼儿跟着学习这种方法,使他们也对此活动充满了兴趣。
当然,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常生活与教育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应注意接受幼儿新奇的想法和做法,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的思维更富有创造性。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幼儿园 江苏】
一、创设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民主、和谐、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幼儿与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教师富有创造性的言传身教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良好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仍很脆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探索创新活动中,教师应多表明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甚至应该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让幼儿感到教师只是一个对自己活动很感兴趣并能提供有益建议的“大朋友”,即使自己做错了、活动失败了,也不会受到指责,没什么可担心的。这种高度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能激发孩子巨大的创新能量。
二、提供有兴趣、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在科学活动中幼儿为什么显得特别投入,主要原因是有可操作的材料,在提供材料时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充足
有几个孩子参加活动就有几份材料提供,甚至更多一点,材料的品种也应齐全一点,以便于幼儿选择和多样性的探索。如在“认识磁铁”活动中,提供多种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及磁铁,让幼儿在充分感知的的基础上理解磁铁和铁的关系。
(二)提供的材料应富有科学因素
如在“易倒和不易倒”活动中,提供的粗细不同的材料,高度应一样;轻重不同的一对材料,外观应一样。又如活动“斜面上的发现”中,为了探索光滑和粗糙的坡面上,物体运动的不同状态,所提供的坡面光滑与粗糙应很明显。这样一来有利于幼儿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化抽象为具体,能形象的展示。由于有些动物在高楼众多的县城已很少看到燕子、麻雀等。而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展示燕子去河边衔泥、屋檐下筑巢、窝里生蛋、孵出小燕子、大燕子到处捉虫、喂哺小燕子、以及小燕子学飞等一系列燕子成长的全过程,从而让远离燕子的幼儿清楚的感知了燕子,不仅了解了燕子的外形特点,而且掌握了燕子的生活习性。
三、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的探索与思考
(一)多提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
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多提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幼儿关心着身边的一切,自然界千奇百怪的现象吸引着幼儿,一朵花、一滴水,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随机向幼儿提出问题,鼓励幼儿积极思维。
(二)及时围绕问题,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幼儿阶段,情感的发展,社会性及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自我探索、主动参与、表达意见的机会,必须通过活动才能形成自我的世界观和思考的方式,让他们从问题出发,自己主动发现知识,不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例如:在幼儿对问题“白天,月亮到哪里去了”这一问题感兴趣时,我及时请幼儿动手做实验,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白天和黑夜”形成的规律,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幼儿探索科学的热情,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四、注重个体差异,使人人获得成功体验
幼儿的经验、兴趣、学习方式和发展水平表现出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使人人获得成功体验。如在认识种子活动中,一部分幼儿只要求他们说出种子的名称、形状等,并进行简单分类,一部分幼儿要求他们能够按照多种方法进行分类。这样,不仅使每个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让幼儿在互相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
在科学区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幼儿在玩某一样材料时,常常是一个或几个人玩,当一个人想出了新的玩法时,其他的幼儿则会受到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就会在此基础上想到更好的办法,能力弱的幼儿跟着学习这种方法,使他们也对此活动充满了兴趣。
当然,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常生活与教育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应注意接受幼儿新奇的想法和做法,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的思维更富有创造性。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幼儿园 江苏】